•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強大的分組功能來了,這幾個新變化,讓你的 《Notion》更好用

    要論筆記 app 的引領者,《Notion》當之無愧。它的出世在筆記市場這片死海重新掀起了波瀾,同時也催生了《Roam Research》,才讓我們看到筆記 app 原來還有這么多可能性。

    如果你不了解《Notion》是什么,可以先參考這兩篇文章:《待辦、筆記、協作樣樣精通,這個七合一全能型 App 究竟有多好用?》《高效工作必備,手把手教你玩轉 Notion 模板》。簡而言之,你可以用《Notion》記錄可視化筆記,還能用它來管理日常任務和各種材料。一千個用戶手中有一千個《Notion》,完全取決于你的靈思妙想。

    下面讓我們來總結下近期《Notion》的重要更新以及實用案例。

    1. @now 會實時更新

    《Notion》不容錯過的一個實用小功能是利用「@」快速輸入具體的時間戳,你可以把它用在日記里,或者是工作日志等。但此功能用在模板里沒辦法實時更新。具體來說,假設今天是 17 號,當你在模板里用了「@Today」,無論你在多久之后利用這個模板創建新頁面的時候,它只會顯示「17 號」。而新的「@Today」則會動態更新,假設今天是 28 號,你用同個模板創建新頁面的時候,會發現它變成了「28 號」,而非之前的「17 號」了。

    ▲ 「@時間」功能實現動態更新

    這個功能幫我們節省了大量需要輸入時間戳的時間,喜歡記錄閃念或者間歇日記的朋友,可以添加個模板模塊實現快速記錄了。

    2. 更實用的列表模塊

    有序和無序列表同樣也變得更加實用了。之前的列表模塊沒有層級,無論你縮進多少層,都是沒有變化的,這很不符合我們直觀視覺,尤其是有序列表,縮進之后還是顯示「1., 2., 3.」。但現在有了明顯的變化,不過如果你還是喜歡無變化的列表模塊,則直接修改為某一個具體格式即可。

    ▲ 新舊列表模塊對比

    3. 不同模塊終于可以合并

    不同模塊可以組合一直都是用戶的念想,雖然標題模塊和 Toggle 模塊還不能組合,但引用模塊和 callout 模塊已經可以跟其他模塊組合了,這讓這兩個模塊類型變得更加實用,更加有條理性,唯一的缺點就是第一行必須是普通文本。

    ▲ 引用模塊可以融合其他模塊

    但我認為更實用的是 callout 模塊。第一,調整背景色為默認顏色之后,它可以讓你的頁面更加整齊。第二,它讓數據庫模塊不再溢出頁面,引用模塊也可以實現此功能,但無法去掉左邊的黑色線框。

    ▲ Callout 模塊實現更整齊直觀的布局

    你甚至還能在內部實現多欄布局,整潔中又有差異化。

    ▲ Callout 模塊內部實現多行多欄布局

    4. 復制多欄模塊保持排版

    《Notion》之前讓人最惱怒的一個功能是復制多欄內容到別的頁面之后,沒辦法保持原有布局,而是全部調整為上下布局,但該功能也更新了,你可以大膽復制粘貼。

    ▲ 新的復制粘貼功能保持原有布局

    5. 評論功能大更新,強化協作

    《Notion》的主要盈利都是來自公司用戶,而非個人用戶,主要原因是它的數據庫模塊和分享功能非常適用于團隊文檔的協作,但此前的評論功能稍微差些,只能評論文字,而且也沒有占據主要區域。但在更新后,你還能上傳各種附件,幫助同事、同學更好地理解你的想法。

    另外,點擊右上角的評論圖標或者「Command/Ctrl + Shift + \」,可以快速進入評論的匯總頁面,你可以在此處看到所有的評論。

    ▲ 評論功能大更新

    6. 新增分組功能,優化工作流

    分組功能可以說是近期更新里對普通用戶來說最實用、最強大的功能。話不多說,讓我們直觀地來看下它帶來了多大的變化。

    第一,當然是《Twitter》友人當即開發出來的四象限任務管理模板。首先,新建一個「看板視圖」,然后添加「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的「Select Property」,接著將 Group 和 Sub-Group 分別以「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分組即可。

    ▲ 分組功能實現四象限任務管理

    第二,你可以結合「時間軸視圖」更加完美地展示「目標」和「項目」之間的時間進度,同時利用「Formula」、「Relation」、「Rollup」這三個 Property 讓任務、項目和目標之間鏈接得更加緊密,比如后兩者的時間長度全是由同個項目的所有任務決定的。

    ▲ 分組功能實現更直觀的 OKR 管理

    第三,你還可以結合列表視圖和分組功能更好地分類管理你的所有資料,比如寫好的文章和需要閱讀的論文。

    ▲ 分組功能實現更直觀的資料管理

    7. API 打破軟件壁壘,讓數據自由流通

    API 的作用是默默地在后臺幫你把數據從一個 app 里傳送到另一個 app 里。《Notion》的 API 功能上線有一段時間了,但由于還在開發中,而且需要雙方 app 都支持 API,對于非程序員來說,可玩性不高。

    但是,近期終于出了一個較為實用的案例了!你現在可以把《flomo》中的各種奇思妙想自動同步到《Notion》中,并進行更深層次的創作了。如此,一來你不會再有打開《Notion》卻只記錄一點內容的焦慮感,二來也不會讓自己的靈感沉沒在《flomo》中,失去創作的良機。

    ▲《flomo》自動同步到《Notion》。圖片來自:《flomo》官網

    目前為止,《flomo》會自動同步內容、創建日期、標簽等 3 個屬性,附件還需要等《Notion》支持。另外,在《flomo》中新增內容或者編輯現有內容都會自動同步,在《Notion》中增減內容則不會同步回《flomo》,這幫我們打造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流:隨時隨地搜集碎片化靈感,毋需復制粘貼便可以在《Notion》整合并產出新內容。

    同時,你還可以結合分組功能,打造一個更符合你閱讀或者創作需求的主頁。如下圖,你可以很方便地瀏覽每月生產的內容。而在《flomo》中,你只能按照標簽瀏覽全量內容。因此,結合《flomo》和《Notion》,你多了很多維度去碰撞新思想。

    ▲ 分組功能實現每月靈感匯總。圖片來自:《flomo》官網

    具體實現步驟可參考《flomo》幫助文檔,并且由于需要服務端資源支持,該自動同步功能僅限《flomo》付費用戶使用。如果不了解《flomo》是什么的,可以查閱《還在用「文件傳輸助手」寫備忘?這個近期很火的工具,讓你邊聊微信邊做筆記》。簡而言之,《flomo》是一個進化版的蘋果備忘錄,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記錄靈感。

    以上就是《Notion》近期實用的重要功能更新,除此以外,你還可以公開某個頁面并設定域名,或者動態預覽《GitHub》《Trello》《Slack》等內容。

    或許你覺得這么多功能會提升學習和使用成本,這讓你望而卻步,但其實我們也可以「重器輕用」。沒有人在一開始就會用上全部功能,甚至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使用部分功能,但當你需要的時候,如果它有,豈不美哉?而且對于這類 app,重點是活得久,目前來看,《Notion》可能是新型筆記類型里能活得最久的 app 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黃勇濱,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