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多年,iPhone?13?Pro?的高刷屏真比安卓好?
我們似乎習慣了一種現象,各式花樣繁多的新功能,總是安卓手機先一步采用,蘋果 iPhone 則要慢上半拍。功能落地之后,后發制人的蘋果卻收獲了最多的光環與贊譽,慢人一步的毛病也會因為“打磨”、“慢工出細活”而被寬恕。
高刷屏就是如此。安卓手機用了幾年高刷屏,甚至把高刷普及到千元機身上時,蘋果才不慌不忙地跟進。圍繞高刷屏,一場新的討論又出現了:安卓用戶可以說我的高刷用得早,iPhone 用戶可以說我的高刷體驗好。
那么,iPhone 的高刷屏,真的要比安卓手機體驗更好嗎?
ProMotion 不只是高刷
首先解釋一下高刷屏的概念。高刷屏一般指支持 60Hz 以上刷新率的屏幕,即屏幕每秒刷新的頻率大于 60 次。在電腦顯示器領域應用已久。市場上常見的高刷屏手機,可以支持 90Hz、120Hz、144Hz、165Hz 刷新率顯示。高刷新率帶來的好處是,動態畫面更絲滑順暢,能直觀地提高系統流暢程度,成為消滅手機卡頓的“最后一公里路”。
高刷屏動態顯示效果更佳,常用于游戲領域
今年的 iPhone 13 Pro、Pro Max 是最先支持高刷屏的 iPhone,最高可達120Hz。不過,iPhone 高刷屏技術的精妙之處在于,它能根據畫面內容動態自動調節,在不需要高刷的情景(閱讀、觀影、靜止畫面)以較低的頻率運行,節約電量。
蘋果將該技術稱為“ProMotion 自適應刷新率技術”。根據蘋果的開發者指南,iPhone 13 Pro、Pro Max 支持多達 12 檔刷新率:10Hz、12Hz、15Hz、16Hz、20Hz、24Hz、30Hz、40Hz、48Hz、60Hz、80Hz、120Hz。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蘋果對自適應刷新率的調校非常極端。iPhone 13 Pro 系列高于常規 60Hz 的刷新率有 2 檔,低于 60Hz 的則多達 9 檔,均多于 iPad Pro。因為高刷新率意味著更高的功耗,手機作為移動手持設備,既不像 iPad 那樣裝一個大電池,又不能像電競顯示器一樣全時接電源使用,所以更需要低刷新率來兼顧續航。要是高刷新率火力全開的話,怕是免不了高刷一時爽,時時充電忙。
不僅如此,不同檔位的刷新率還能各司其職,負責不同的內容。比如說,24Hz、48Hz 對應傳統電影 24fps 制式(每秒 24 幀畫面),30Hz、60Hz 對應傳統電視以及部分網絡視頻 30fps、60fps 的制式。最高一級的 120 是 24 與 30 的公倍數,可以適應多種類型的內容。
如此一來,在那些沒有必要 120Hz 火力全開的場合,iPhone 會挑一個合適的刷新率運行,既能避免畫面內容與刷新率不匹配出現的撕裂,又能照顧續航,一舉兩得。
沒有采用該技術的 iPhone,顯示屏的刷新率被鎖定在 60Hz,所以在部分場景下,iPhone 13 Pro 的功耗甚至能比它們更低。打磨至此,蘋果可以放心地給 iPhone 13 Pro 安排一塊 3000mAh 出頭的小容量電池,無需采用折中的 90Hz 屏,也不用擔心續航尿崩。
iPhone ProMotion 顯示的精妙之處就在于此,這也是大多數安卓手機所不具備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 iPhone 13 Pro、Pro Max 的高刷屏體驗,要比大多數安卓機的高刷屏更好。
需要強調的是,這里說的是“大多數”,而非全部。高刷屏的安卓機數量眾多,也經歷了不同的時期,我們這里分兩部分來分析。
高刷屏手機 1.0 & 2.0:LCD 永不為奴!
首先一個事實是,安卓手機用上高刷屏比 iPhone 早了好幾年,而且一開始就支持了可變刷新率。
嚴格意義上來說,世界上首款采用高刷屏的安卓手機出自夏普之手。早在 2015 年,夏普就推出了一系列搭載 120Hz 高刷屏的手機,甚至比蘋果 iPad Pro 12.9 第二代還要更早。
AQUOS ZETA SH-01H,發布于 2015 年
可惜的是,夏普手機在國際上沒有引起太大反響,以至于維基百科都沒把它們收錄到高刷屏手機名單里,首發高刷屏的頭銜也就落到了 2017 年的雷蛇手機 Razer Phone 頭上,稱得上是一樁小冤案了。
作為老牌顯示器廠商,夏普最早的高刷屏手機已經是有備而來。2015 年面世的夏普 AQUOS ZETA SH-01H 搭載了 5.3 英寸 1080P 的高速 IGZO 液晶屏(ハイスピードIGZO),支持 120Hz 高刷。同時,該機支持可變刷新率技術,只有在需要的時候使用 120Hz 高刷新率,靜止的時候可以實現低至 1Hz 的刷新率,做到性能體驗與持久續航的平衡。
此后數年的時間里,高刷屏手機還是稀有物種,鮮有廠商敢冒險嘗試。這一階段的高刷屏手機普遍采用液晶顯示屏,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高刷屏手機 1.0”。這不是一個嚴格的概念,只是方便我們總結歸納。
隨著 OLED 顯示屏技術逐漸成熟,因為更輕薄、色彩表現比 LCD 屏更討喜,高端手機紛紛轉向了 OLED 顯示屏。OLED 顯示屏改變了智能手機顯示,也改變了高刷屏的發展方向,我們姑且稱之為“高刷屏手機 2.0”。
高刷屏手機 2.0的主要特征是:采用 OLED 顯示屏,支持 90Hz、120Hz 等檔位的高刷新率,但是不支持自適應刷新率。
這些機型普遍采用 LTPS 顯示面板(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低溫多晶硅)。它們不支持可變刷新率這一點,是 OLED 顯示屏的工作原理決定的。為了提高刷新率,面板驅動像素的負擔會增大,加上 LTPS 中的 TFT 器件(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容易漏電,需要不停地充電彌補損失,難以實現低頻驅動,因此要做到可變刷新率難度很大。
如果這些內容讓你頭昏腦脹,可以看看下面這兩款機型的對比:高刷屏 1.0 代表 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以及高刷屏 2.0 代表 Redmi K30 至尊紀念版。
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采用 144Hz LCD 液晶高刷屏,支持 7 檔自適應刷新率;Redmi K30 至尊紀念版采用 120Hz OLED 高刷屏,不支持自適應刷新率,你只能鎖定為 60Hz 或 120Hz。
它們的優缺點非常明顯: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續航更好,Redmi K30 至尊紀念版色彩表現更好但續航稍差。最初由于限制,Redmi K30 至尊紀念版即便選擇了 120Hz,許多應用也會因為無法調用而跑不出絲滑的感覺,與其他跑在高刷的場合一對比,還會顯得卡頓。
Redmi K30 至尊紀念版體現出了高刷屏手機 2.0 的掣肘,為了續航,需要犧牲一部分的體驗。在 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上,你可以體驗到更多的絲滑、更長的續航——什么叫“LCD 永不為奴”啊!
可是,OLED 顯示屏終歸是智能手機顯示的大勢所趨,難道 OLED 屏手機就不能有完美的高刷屏體驗嗎?
高刷屏手機 3.0:LTPO 的時代
這時候,三星帶著一項新技術出現了。
2020 年 8 月,三星 Galaxy Note20 Ultra 發布,宣告了 OLED 自適應變刷新率的到來,開啟了高刷屏手機 3.0 時代。
三星 Galaxy Note20 Ultra 搭載了自家的 LTPO 顯示屏,官方名稱為 HOP 技術(Hybrid Oxide Polycrystalline,混合多晶硅氧化物),可根據顯示內容自動調整刷新率,進一步延長電池續航時間。
稍有遺憾的是,這時 LTPO 的技術還不完美,直接的表現是三星 Galaxy Note20 Ultra 不支持同時開啟 2K 分辨率和 120Hz 高刷。你只能做個二選一,要細膩畫面還是流暢動作。
但這難不倒三星。幾個月后 Galaxy S21 Ultra 發布時,三星已經攻克了這個難題,實現了 2K、120Hz 同時開啟,無需用戶二選一。許許多多的智能手機廠商也從中受惠,紛紛推出了高刷新、高分屏兼備,且支持可變刷新率的旗艦。
所以,蘋果為什么到了今年才把 ProMotion 技術帶到 iPhone 上,大家應該都能理解了吧?
如果去年 iPhone 12 Pro 系列為了高刷,冒險采用三星 LTPO 顯示面板,用戶可能就會像同期的 Galaxy Note20 Ultra 一樣,不得不為了 120Hz 的流暢體驗,放棄視網膜顯示屏的細膩。萬一中間三星的產能出現點問題,供應跟不上,2020 年的 5G iPhone 超級周期就會毀于一旦。
同時,iPhone 電池容量比許多安卓手機小,鎖定高刷新率肯定會續航尿崩;有限地開放高刷新率,又會割裂系統的絲滑體驗。這些權宜之計,都太不蘋果了。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問,既然 LTPO 這么神奇,為什么只有極少數手機采用呢。讓它成為標配高刷屏手機不就完美了嗎?確實可以,但是需要時間。作為一項新興技術,LTPO 顯示面板的成本較高,對于非高端手機來說成本控制的壓力很大。因此在目前階段,LTPO 基本由高端手機獨享。
現階段采用 LTPO 顯示面板的手機
來自DSCC,部分仍在傳聞階段
所以,要想普及 LTPO,就必須寄希望于技術的改進,成本降低、產能提高之后,就會有更多的智能手機用上 LTPO 顯示屏。顯示器供應鏈咨詢機構 DSCC 預計,到 2023 年,LTPO 面板的市場份額將會超過 LTPS。屆時,會有更多人體驗到更加完美的高刷屏手機。
體驗才是王道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直截了當地給出結論:iPhone 13 Pro 系列的高刷屏體驗,確實比大多數安卓手機更好、更全面;是的,大多數,不是全部。
iPhone 的 ProMotion 技術,既帶來了流暢體驗,又兼顧了續航,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手機是移動手持設備,需要保持最基本基本的續航能力,才能時刻隨我們左右接管各項事務。如果不介意 24 小時插著充電寶或者電源,想必每個人都會將手機保持在高刷新率檔位。
但這要全部歸功于蘋果的調校嗎?不完全是。任何高新技術的落地,都離不開現實材料的支持。新 iPhone 的 ProMotion 顯示技術背后,三星生產的 LTPO 顯示面板功不可沒,要不是等待成熟的三星 LTPO 工藝,蘋果也不至于等到今年才推出高刷屏 iPhone。
安卓手機也是如此,現階段想擁有更完美的高刷屏體驗,也離不開 LTPO。三星 Galaxy S22 Ultra、一加 9 Pro、OPPO Find X3 Pro、iQOO 8 Pro 等機型用表現證明,擁有足夠好的硬件,安卓手機的高刷屏體驗未必會敗給 iPhone。
再者說,iPhone 13 Pro、Pro Max 剛剛推出,現階段還不是所有 App 的動畫都能匹配高刷新率,需要進一步的適配。即便是擅長潛心打磨的蘋果,也不總是能一步到位。未來的 iOS App 需要如何與高刷屏協調工作,動靜結合到位又不讓續航尿崩,就需要考量蘋果對應用生態的掌控力了。
畢竟,iPhone 13 Pro、Pro Max 已經比很多手機都要貴了,蘋果需要用實際體驗證明,它們對得起這筆價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ZEALER”(ID:zealertech),作者:ZEALER,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