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
裸子植物千變萬化 可能與干冷氣候環境有關
7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伊廷雙和李德銖團隊與多個國外研究團隊合作,在裸子植物物種多樣化和表型進化研究取得重要進
-
通過調節 高斯光可變為渦旋光!
近日,上海光源中心自由電子激光團隊在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振蕩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理論提出了一種產生渦旋X光的方法。研究表明,僅僅通
-
防護服可無需消毒重復用?水凝膠就地殺毒!
以有機磷為基礎的神經毒劑是人類已知毒性最強的化學物質之一。近日,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化學催化》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美國西北大學的科
-
新型催化劑制取丙烯效率高達10倍
在制造業供應鏈遭受重創的這一年里,另一種短缺正在使制造商和消費者的生產生活更加艱難:塑料——尤其是對食品包裝、汽車零部件、服裝、醫
-
地球最古老動物追溯到八點九億年前
英國《自然》雜志28日發表的一項演化學研究指出,海綿可能早在8 9億年前就生活在地球海洋中了。這一結果若最終證實,其將代表迄今已知最早
-
天文學家近日觀察到系外衛星的誕生
近日,天文學家在一顆名為PDS 70c的遙遠行星周圍發現了一個碎片盤,這顆年輕的系外行星可能正在形成它的衛星。相關結果發表于《天體物理學
-
地震預警網應用突顯“中國智慧”
7月23日晚,一些正在收看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四川居民突然發現,電視屏幕右下角彈出了地震預警!原來,當日20時55分,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發生了
-
“洞察”號首次揭密火星內部結構
2018年11月2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攜帶一種被稱為內部結構地震實驗(SEIS)的六傳感器地震儀在火星上降落,任務是
-
氣候變化莫測打破“溫度天花板”
熱浪襲來連呼受不了?這才哪到哪!最新報告稱:破紀錄熱浪未來還會成倍發生。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26日發表的模型分析顯示,氣候變化使
-
首個基因修飾有袋類動物順利培育成功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生物系統動力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培育出首個基因修飾的有袋類動物——負鼠。相關論文發表于近日的《當代生物學
-
中微子到底是什么?
LEGEND-200實驗的水箱,低溫恒溫器使鍺-76保持低溫。圖片來源:《自然》網站1938年3月25日晚上,意大利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登上從巴勒
-
為躲避捕食者,翼龍進化出“逆天”本領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2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研究,新孵化的翼龍或許直接就能飛,不過飛行能力可能和成年翼龍不同。翼龍是一類會飛的
-
睡覺打呼嚕突然被自己憋醒 是病!
生活中,打呼嚕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很多人以為打呼聲越大,說明睡得越香,可事實上打呼嚕卻是一種病!相信很多打呼嚕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
阿爾法折疊法從結構角度解答新的科學問題
英國《自然》雜志22日發表了一項結構生物學重磅研究,世界知名人工智能團隊深度思維(DeepMind)報告了阿爾法折疊(AlphaFold)對人類蛋白質組(
-
金星夜間發現奇怪的風環流
日本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撰文稱,他們設計了一種新方法,利用日本金星氣候軌道飛行器曉號(Akatsuki)上的紅外傳感器,首次揭示了
-
暴雨大澇之后,怎樣做好衛生防疫
河南雨災后需防大疫。7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指出,水災后衛生條件差,特別容易出現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應格外注意預防。張伯禮指出
-
權威專家解答新冠病毒溯源熱點問題
7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冠病毒溯源情況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院
-
在世界屋脊,探求高原地氣作用過程“最優解”
日前,在青藏高原地氣間水熱交換立體綜合觀測研究平臺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馬耀明研究員講述了數十年艱難科研探索之路,也
-
“酸水解”合成, 一網打盡沸石吸附劑碳捕集弊點
7月19日,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工學院王軍教授課題組聯袂浙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合成自成型含
-
你腸道中的這些微生物 竟然與深海碳循環有關
微生物驅動的深海碳循環是各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碳固定、碳降解、甲烷循環及其他碳循環途徑等,其中有機碳的降解是促
-
火星上古代生命的證據或已消失,“罪魁禍首”竟是鹽水
2021年4月18日,NASA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HiRISE相機拍下的好奇號的照片。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科
-
臨期打折食品促銷力度令人動心,吃了是否安全?
原價126元的進口曲奇餅干,清倉價12 6元;原價18 5元的方便面,臨期特惠買一贈一……臨期打折食品促銷力度令人動心,但吃了安全嗎?臨期食品
-
世界上近700種水生物種受微塑料的不利影響
近年來,海洋污染的問題愈發嚴重。其中,塑料垃圾是重要的污染源——預計到 2030 年,某些海洋區域中塑料(包括微塑料)的數量將增加一倍,
-
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球超半數河流每年至少斷流一天
英國《自然》雜志16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中,加拿大科學家首次創建可表達長達2330萬公里的全球河流的數據模型,并由此發現:全球超半數的
-
想象在科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2019年12月,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科學哲學家Arnon Levy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哲學家Peter Godfrey-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