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
每10個重慶成年人中就有3人超重,應該如何吃“美食”?
17日至23日是2020年全民營養宣傳周暨520學生營養日宣傳周,宣傳口號是健康·中國、營養先行合理膳食、全民營養新時代。17日,記者從市衛生
-
你知道嗎?“發?!辈粌H有礙美觀,還影響腦容量
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可能不僅僅只是為了追求好身材的一個說法。近日,有研究顯示,肥胖更易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而且,還有研究顯示,
-
左側睡壓迫心臟? 心臟其實沒那么脆弱
想必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因為心臟在左側,所以一定不能朝左側睡,不然會壓迫心臟。關于各種睡姿的優劣,不同人也有不同看
-
每天喝兩杯咖啡能讓人類預期壽命延長兩年?
近日,發表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適量飲用咖啡與死亡率降低相關,就本研究而言,每天喝兩杯咖啡能讓預期壽命延長兩年。
-
飲用過多果汁危害身體健康
相比碳酸飲料和其他含糖飲料,人們常以為果汁更健康。然而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飲用過多的果汁同樣危害健康,死亡風險不亞于碳酸飲料。美國
-
患病的原因可能藏在家里的食譜中
麻辣燙、甜甜圈、燒烤、炸雞、火鍋……八方十里不同味,有人無辣不歡,有人迷戀甜點,還有人無法抗拒油炸食物。然而,你偏好的這些美食中,
-
你能夠看懂食品包裝背面的營養成分表嗎?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注了食品
-
注意補充水里的營養 科學補水有益于身體健康
對于人類來說,水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體內水分大約占體重的70%,其中腦髓含水量為75%,血液含水量為83%,肌肉含水量為76%,連最堅硬的
-
飲食習慣、遺傳原因都是肥胖的危險因素
肥胖是因體內的能量無法有效地排除體外,體內脂肪積聚過多,尤其是皮下脂肪堆積所致。在肥胖兒童中,95%以上為單純性肥胖。單純性肥胖是由
-
吃到才能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 科學的答案來了
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深受消費者喜愛。但不同產地的蟹,無論品相還是價格都相差巨大。優質的中華絨螯蟹經常遇到冒名頂
-
一輩子都吃罐頭 能否保證營養夠不生?。?/a>
末日求生罐頭真能吃一輩子?出人意料,答案或許是能。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近日推出的世界末日罐頭套裝走紅,包含果蔬干
-
蘑菇的味道為何那么鮮美?
蘑菇是人們日常餐桌上十分常見的一種食材,它們營養極其豐富。例如,其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蛋白質含量也超過絕大多數蔬菜,
-
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有可能有損人體對細菌抵抗力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5日報道,研究人員對實驗小鼠和10位人類志愿者開展研究后得出結論稱,高鹽飲食可能損害人體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
-
吃飯如何吃出健康長壽?聽中醫講講專心吃飯該怎么做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環顧我們周圍,餐館酒店林立,各種美食琳瑯滿目,就連微信、互聯網、圖書、電視、廣
-
藥膳進補要因人、因時、因地 盲目食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藥膳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但目前大眾對藥膳的認知還存在著許多誤區。很多人認為,只要把好的材料放在一起就是藥膳,結果非但沒有起到保健
-
食用竹筍的好處都有哪些?什么人不宜食用竹筍呢?
竹筍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與豬肉、牛肉等葷菜混合烹調味道鮮美,單吃也非常美味。雖然竹筍既美味又很有營養,但并非人人都適宜食用。下面
-
吃水果減肥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
目前已知的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40多種,這些營養素都要從各種食物中獲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需求量最大的三種營養素,稱為宏量
-
日研究發現:膳食纖維攝入越多死亡風險越低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自1995年至2016年連續調查了各種生活習慣與癌癥、腦卒中和心肌梗塞等疾病之間的關系。在多地11個保健所轄區
-
脫水蔬菜是如何制作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吃泡面的時候,里面常常會有一包脫水蔬菜,那么,你知道脫水蔬菜是怎樣制作的嗎?脫水蔬菜是經過人工加熱脫去蔬菜中大部
-
肌肉抽筋別急著補鈣?看看常見的原因通常都有什么
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過肌肉抽筋帶來的短暫疼痛感,短短十幾秒,卻讓人咬牙切齒。這時,大部分人通常會認為是缺鈣了,得抓緊補鈣。其實,引起
-
小小無花果其實很“厲害”,看看都有些什么療效
憑借甘甜、清爽的口感,無花果贏得了很多吃貨的青睞。小小的無花果,輕輕一掰,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籽擠在紅色的果肉里,然后輕輕咬一口,籽
-
喝完含糖飲料之后,身體會有哪些變化發生呢?
盡管內心經歷過千萬次掙扎,但無論是誰恐怕都很難拒絕含糖飲料帶來的幸福感,大概是因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大家都喜歡甜的感覺。甜的
-
智商能“吃出來”嗎?核桃、動物腦、保健品靠譜嗎?
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為了讓孩子腦袋更靈光一些,不少家長絞盡腦汁。有些家長道聽途說,知曉了很多吃出高智商的秘訣,比
-
神奇!基因編輯技術“剪”出肉多個大黃顙魚
北方人愛吃的黃辣丁,南方人喜食的昂刺魚,其實都是黃顙魚。但是,個頭小、出肉率低、生長慢的黃顙魚著實讓吃貨們等得心急。21日,記者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