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環球新動態:騰勢D9訂單過3萬,但比亞迪離高端之路還很遠 | 產品觀察

    文|周有輝


    (資料圖片)

    編輯|彭孝秋

    三萬臺大定訂單,這是騰勢D9上市兩個月之后的成績。“大定”的意思是客戶交出訂金5000元,若不購車將不再退回。如果三萬臺訂單全部交付,意味著騰勢在過去兩個月中,賣出了最近三年銷量的總和。這一數字也達到了國產同車型競品——廣汽傳祺M8在2021年全年銷量的一半。

    近日,36氪在廣州實地試乘了還未量產的騰勢D9,不論是車輛性能還是駕乘舒適度,以及MPV車型所應具有的大空間,騰勢D9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據騰勢內部統計,一半以上的訂單來自于增購的BBA車主。

    單純從預訂數字和駕乘體驗的維度上看,騰勢起碼已經超越了自己。

    不過,在比亞迪高端難鑄之下,騰勢D9就像礦工下井前用于測試氣體環境的金絲雀,為比亞迪探索高端前路的未知,但大概率沒法分享到未來豪華車型的蛋糕。

    最大的原因在于價格,騰勢在30至50萬的價格區間是比亞迪集團產品矩陣的空白。30萬是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的價格上限,而50萬又是邁向豪華品牌的價格地板,更高價格的高端車型顯然還是要被比亞迪自身握在手中。

    一、論務實還得是比亞迪

    MPV的核心就是盡可能給到最大的車內空間,滿足一家人出游或者是日常商務接待的需求。事實上,比亞迪并不缺乏MPV車型的設計經驗,早在2018年,比亞迪就曾推出過燃油版宋MAX,當年銷量達到了14.1萬輛,占據MPV市場第三。

    在騰勢D9身上,可以看到其賣點基本圍繞著MPV的核心展開——最大程度地考慮車輛的實用性,均衡設計的內核依舊是比亞迪理工男般的務實。

    騰勢D9選擇了MPV最主流的2-2-3座椅布局,前排的設計中規中矩,中控臺屏幕和檔位把手設計仍然有著比亞迪的風格,品牌辨識度并不強。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屏幕,駕駛員可以直接看到后排乘客的情況,對于帶孩子出行的奶爸來說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功能。倒車時,還能夠呈現高清的540度高清影像。

    前排座椅

    中排的“老板椅”則集中了主流MPV的大多數優點。例如零重力座椅的設計和豐田埃爾法的航空級座椅如出一轍,騰勢座椅配備了通風、加熱和按摩功能,并且所有座椅的功能調節都由扶手上的一塊屏幕就能夠實現。座椅前方還配備兩塊高清大屏,中側下方有一個兼具保溫保冷功能的小冰箱。

    中排座椅

    第三排座椅的空間可以提供和轎車后排同等的乘坐體驗,完美解決了7座車第三排淪為“小板凳”的問題。后排座椅拉起的情況下,騰勢D9的后備箱還可以放下7個20寸行李箱。

    另外,騰勢擁有四音區獨立控制的智能語音交互,前后四個方位均有麥克風,可自動識別來自各區的指令,各乘客之間互不干擾,實現分區控制。

    在車輛性能方面,MPV一般為了實現空間最大化要犧牲一定程度的性能體驗,龐大的車身結構在行駛過程中也會帶來不小的震動。

    因此,騰勢D9的底盤設計也是以留出更多空間和保證乘坐舒適為出發點,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組合,并全系標配可變阻尼懸架。36氪實際試駕的車型還配備了DiSus-C智能阻尼懸架,可以根據路況自適應調節懸架阻尼進行減震,以實現最佳的舒適體驗。

    在動力類型方面,騰勢D9提供了混動DM-i和純電EV兩種型號,超過70%的人都選購了DM-i版本。可見在這一價位,可油可電同樣是該群體的剛需。

    唯一的遺憾是智能化,試乘車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沒有開啟。比亞迪相關人士告訴36氪,試駕首先要保證展現核心賣點,輔助駕駛仍在調校之中所以還沒法呈現。

    據騰勢負責人趙長江此前表示,D9的輔助駕駛將采用前期預埋硬件,后期升級的方式。這一路線和蔚小理一致,但D9目前的智能表現仍然很基礎,DM-i 版本的前三個配置在行車功能部分只有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四驅頂配車型具備打燈變道。

    而智能化原本應該是騰勢D9與主流MPV競爭,拓寬更多場景的一塊重要砝碼。

    這是因為,MPV在國內消費者端的感知大多還是被別克GL8和豐田埃爾法所定義。MPV市占率第一的別克GL8在二十多年前進入中國,最早的宣傳標語為“陸上公務艙”,一度將MPV鎖定在了商務場景。豐田埃爾法更是頻頻出現在明星大咖出現的新聞照片中,不少消費者仍然認為駕駛MPV會被認為是職業司機。這一觀念的變化顯然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二、用“蔚 小理”直營模 式直指新興市場

    騰勢D9的背后,是過去兩年騰勢品牌重新打磨后的呈現。從2014年和奔馳合資開始,到2021年,騰勢一共虧損了50億元。這在比亞迪主品牌熱銷不斷的場面下,騰勢顯得相當沒落,更意味著將30萬-50萬這一肥美的市場拱手讓給了蔚來、理想等一眾造車新勢力。

    所以,比亞迪在全面收回騰勢的主導權之后,就試圖對“蔚小理”模式進行一次復刻。從渠道布置、用戶運營到品牌營銷,騰勢的競爭打法都與比亞迪原有的模式迥異。

    在渠道層面,騰勢采用了全直營的模式,完全區隔于比亞迪傳統的4S經銷渠道。

    騰勢預計今年年底將在全國117個城市開設約270家門店,在渠道建設投入5-10個億元。趙長江的發言更是火藥味十足,“騰勢的售后服務將用一年時間做新勢力五年沒做到的事情。”“門店拒絕外包、全部直營。”

    據趙長江表示,騰勢將擁有三種不同定位的渠道門店。第一種是具有全功能的騰勢中心,位于汽車城或汽車一條街等4S店集中的區域,具備騰勢用戶體驗、汽車銷售交付、全功能售后服務等功能。

    第二種是靠近用戶的騰勢MINI中心,位于地標建筑、地鐵口、核心主干道、商業步行街等人流密集處,具備除噴漆之外的用戶體驗、汽車銷售、汽車交付、快修快保等業務功能。第三種則是騰勢體驗店,位于城市核心商圈或區域核心商圈商超等,僅有汽車展示的功能。

    對比來看,騰勢規劃的270家直營門店數已經超過了理想,緊隨蔚來和小鵬,而比亞迪集團自身的經銷商總門店數也不過1452家。直營模式和經銷模式在盈利分配上的差別,以及帶來的運營模式改變,無疑會讓騰勢面臨不小的挑戰。

    造車新勢力直營門店數對比

    放棄傳統4S門店的經銷體系,必然要用新的營銷方式進行補足。

    自轉任騰勢負責人后,趙長江是發聲最多的比亞迪高管,其擁有個人微博賬號,在產品定義初期就與用戶頻繁交流。從微博互動內容來看,223的座椅布局、電動側滑門、航空座椅、配備DM-i技術基本都被騰勢團隊所采納。10月10日,騰勢還上線了獨立APP,進一步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因此,作為一個重整升級的新能源品牌,騰勢的新形象確實讓消費者耳目一新,這是其訂單大增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更有比亞迪集團技術的全面加持。“騰勢不僅可以共享比亞迪所有的核心技術,最新的智能技術也會率先用在騰勢車型上,例如這次智能語音技術和多場景設計就是比亞迪現售車型所沒有的。”騰勢負責人告訴36氪。

    今年的MPV市場異常熱鬧。傳統燃油車陣營現代、起亞和豐田都發布了新款MPV車型,而嵐圖、極氪都紛紛推出純電MPV車型,和騰勢一樣,試圖以此為跳板,抓住新興的MPV市場。

    MPV去年共賣出了一百多萬輛,雖然相比轎車和SUV超過九百萬輛的銷量略顯小眾,但勝在強勢品牌不多。據統計,6家合資品牌占據了30%以上的中高端(價格30萬以上)MPV市場,新能源車僅有廣汽傳祺M8一款。

    趙長江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過去以燃油車為主的MPV市場早已到疲憊期,從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從不智能的汽車到智能汽車這樣一個階段的轉變,D9正好匹配了目前MPV市場的需求。”回歸之后的騰勢,能否助力比亞迪破局高端,值得期待。

    歡迎關注36氪華南

    標簽: 比亞迪集團 汽車銷售 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