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的天花板,已然就在眼前
市場一直都在驚嘆,抖音的爆發性成長,從用戶到商業化,絲絲相扣。
提起電商業務,抖音電商風頭蓋過了一眾競爭者,打垮阿里,打殘京東,掀翻拼多多,干掉唯品會;
最近618前夕,看到大量的推文,吹噓抖音的“興趣電商”。
但仔細思考,很難認同。
畢竟,說興趣,討好取悅的是用戶,是消費者,是做宣發的業務人,但商家呢?
興趣意味著沒復購,沒回頭率,一切成交,都要買抖音的又貴轉化又低的流量。
這對老板,是致命傷,尤其是想在上面沉淀,長期經營的商家。
更離譜的是,看到抖音直接在主頁,推出抖音商城,表示難以理解。
一個好好的短視頻休閑網站,簡單看看帥哥、美女、萌寵、搞笑等等,歡樂多多。
這本是挺好的,硬生生的給人整成購物網站,甚至權重一調再調。
擱幾年前,一定會脫口而出那句「國粹藝術」。
抖音的興趣電商,或許沒有復購
興趣電商,這提法很迎合用戶,但其實更迎合做S&M的人。
品宣人,需要的就是發酵,需要品牌認知塑造。
抖音最強大的,無疑是對用戶興趣的了解,知道你喜歡什么類型的東西,各種用戶喜好標簽很豐富。
而基于此,給用戶推薦短視頻,往往能很快地讓消費者,完成自己對品牌的認知,尤其是看完推送視頻后。
而持續不斷地跟拍發酵,能強化這一認知。
品宣人能不喜歡嗎?抖音的強曝光、強廣告能力沒得說。
但問題也因此埋下了,做完宣發后,能做用戶留存和復購嗎?
興趣,表面意思是短期的,隨機成交。但問題是長期有興趣的客戶,能留下來嗎?
這一問題,直戳所有做生意人的內心。
是個傻子都知道,抖音上面的產品,不是一錘子買賣的,畢竟不是買房、培訓、教育等等。
抖音強勢品類,如服飾、美妝和日化,是需要消費者持續購買,才能長青的業務。
回頭客,才能決定企業是否活得夠久,是商家的根本利益。
但抖音上是非常難留住這些興趣客戶的,畢竟抖音強公域。
我看到的信息是,一些大牌自播店,如果不去抖音買公域流量,直播間VV也就十幾人或幾十人。
這對商家端來說,想持續健康經營下去,難度很大。
固然宣發不錯,但問題是這地兒,適合爆品,適合營銷人,但不適合沉淀下去做經營。
抖音的興趣電商,有未來,但或許沒有復購。
當然, 我相信抖音也知道,所以才有后面的自建商城,在抖音主頁面推出,試圖去挽救復購。
但這一推出,又帶來一堆新問題。
我是來看短視頻娛樂的,不是來看你賣貨的
抖音的用戶心智,是短視頻娛樂,很難變成電商購物。
每一次電商購物,本質上都一次廣告。短視頻是信息流媒體,是天然有adload上限的。
少了說15%,多了說20%,再高了,估計比渣浪微博更爛了,產生用戶逃逸。
換句話說,抖音本質是一個流量平臺,如果一直插入電商廣告,會出現用戶走人,時長下滑的情況。
這決定了抖音的基本屬性,沒辦法無限制插入帶貨的直播或短視頻。
畢竟帶貨是一種打擾,用戶長久看著煩。
抖音電商,想做更高GMV:
要么提升總流量;
要么提升加載率;
要么把原來賣廣告的位置換成電商業務,變換加載率內部結構;
要么把目前現有調整電商SKU、商家結構,做到更優,奔著GMV方向變大調整;
提升總流量,基本沒戲。畢竟用戶規模、用戶時長,基本大幅增長不太可能。用戶粘性也到達了60%,再提升就要超越微信的80%了。
甚至近期,身邊買方朋友反饋,抖音已經開始有,伸手向字節其他app要流量的情況。我也看到類似情況,如皮皮蝦的跳轉等。
加載率的提升,顯然不現實,現在抖音的加載率接近天花板,早已過了15%的線。繼續提升,帶來的可能是用戶流失,時長下滑,反而會拖累廣告和電商業務。
而關于加載率本身結構的調整,需要在廣告和電商之間決策,涉及太多利益。
廣告部門讓利給電商部門?這現實嗎?兩部門應該會打架,字節內部相關人士,應該更清楚。
即便看起來,或許行得通。但問題是,電商賺錢能力一定強于廣告嗎?
商業化老大張利東怎么平衡是他的事。我是沒看到有這方面的信息,說流量賣電商比賣廣告的ROI強,能幫助集團賺更多的錢。
鋪一個曾經看過很屌的賣方分析的試算:
有興趣的買方朋友,可以自己找數據測算。(我司研究團隊,晚一些會推出相關測算分析)
我相信論述到這里,沒有人會有一個特別篤定的答案。
但是另一個問題,擺在眼前,抖音上市在即,如果廣告收入yoy同比數據,非常糟糕,你會怎么看?
會給高估值嗎?所以也是非常難的決策。當然,抖音內部是否有清晰的決策,目前沒看到他們相關跡象。
其實,更大的可能空間,還是電商業務,在已定加載率下,內部品類、商家類型的調節吧。
抖音這方面,確實做了很多調整,核心目的都是提升GMV。
如:增加商家自播放、品牌化,甚至不惜大補貼。
至于邏輯,當然是品牌客單價更高,同樣數量的品牌和白牌,品牌含量高的GMV,明顯占優。
而達人轉店播,則是take rate方面的努力。
這種細節調整非常多,大家可以自己觀察一下。
但這些細節,都指向一個方面,基本對中小商家,不太友好。興趣電商,說到底,都是抖音自己的利益盤算。
相關參與方,只是集團ROI最優化的籌碼而已。
總結一下:
核心看下來,就是覺得抖音的興趣電商,缺乏真正意義的復購,長期可能乏力,對長期經營商家不友好。
而抖音的電商天花板,已然就在眼前。
這是由產品屬性決定的,并不以人大力出奇跡,逆天改命就能實現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秋源俊二”(ID:QYJEQYJE),作者:秋源俊兒,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