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104家上市游戲公司財報:38家出現虧損,7家觸及退市紅線

    2021年可能是游戲行業近幾年來變化最為復雜的一年,而記錄這種行業變化的一個重要方式,便是各家上市游戲公司的年度財報。

    截至四月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財報已經悉數披露。借此時機,葡萄君整理統計了104家上市游戲公司的游戲業務營收情況。

    名單排序以公司游戲業務營收規模為準,其中「利潤同比變動」列的標紅數字為利潤虧損狀態下的變動,正數為虧損擴大,負數為虧損收窄,具體數據如下:

    1.表格及文章中的「上市游戲公司」,指擁有游戲業務的上市公司,且該公司的游戲業務對公司本身或游戲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2.第104位長城國際動漫游戲游戲營收為零,財報稱因游戲板塊導致相關公司歇業所致。

    營收:騰訊游戲收入1743億元,三七互娛成為游戲A股新龍頭

    從游戲業務營收規模上來看,游戲市場頭部依舊由社交、文娛等「身兼數職」的互聯網大廠把守。2021年游戲業務營收規模TOP 10的上市公司依次為騰訊、網易、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嗶哩嗶哩、IGG、吉比特、搜狐暢游和中手游。

    其中騰訊2021年游戲業務營收1743億元(人民幣,下同),網易游戲業務營收為628.06億元,僅兩者的游戲業務營收規模,便占到本次統計的104家上市游戲公司游戲營收總額的64.8%。

    作為僅靠游戲業務支撐的三七互娛,以162.61億元的游戲業務營收位列榜單第三,同時該公司也以約500億的市值成為A股游戲新龍頭。

    A股游戲公司市值排行(部分)

    從游戲業務的營收同比變動情況來看,在統計的104家上市游戲公司中,共有54家保持游戲業務的營收增長,其中游戲業務營收規模增幅最大的為手游天下,增長率約為339%;其次為極致互動和華清飛揚,其游戲業務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約為139%和111%。

    此外,共有50家游戲業務營收有所下滑。除長城國際動漫游戲與晨鑫網絡幾乎沒有游戲業務營收外,下滑幅度最大的為米兔網絡和惠程科技(哆可夢游戲),分別達到82.32%和75.28%。

    利潤:63家游戲公司利潤下跌,最高虧損約68億元

    在統計的104家上市游戲公司中,有63家公司利潤下降,其中13家利潤率轉盈為虧,38家處于虧損狀態。虧損最大的游戲公司為嗶哩嗶哩,2021年歸母凈虧損達到約68億元,同比虧損擴大125.43%。

    同時,也有部分游戲公司因研發相關費用增長而致其利潤虧損。例如心動公司期內研發開支為12.42億元,同比增長88.9%;祖龍娛樂2021年研發人員超千人,目前擁有11款在研產品(《諾亞之心》已上線)。

    而凈利潤最高的上市游戲公司為騰訊和網易,分別為2248.22億元和168.56億元,同比均增長約40%。

    這兩家游戲公司的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其長線產品的穩定表現。例如據Sensor Tower統計,騰訊《王者榮耀》和《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2021年全球收入均超過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7億元,該統計數據不包括中國及其他地區第三方安卓市場)。

    而除了騰訊和網易之外,也有多家上市游戲公司,依靠單款或少量長線產品的穩定營收保持利潤增長。例如IGG的《王國紀元》、網龍的《魔域手游》、神州泰岳的《Age of Z Origins》和《War and Order》,游族網絡的少三系列、智明星通的《列王的紛爭》、盛天網絡的「三國志」系列、富春股份的「RO」系列……其中網龍游戲業務的利潤還超出公司總利潤7.34億元,超出部分用于填補其教育業務的虧損。

    當然,去年也有不少游戲公司依靠期內新品實現利潤增長,例如吉比特在2021年保持了約40%的利潤增長率,財報稱公司新品《一念逍遙》自2021年2月上線以來表現優異,在iOS游戲暢銷榜平均排名為第11名。

    財報稱,該表格的排序是根據產品重要性及運營業績等,足以見吉比特對《一念逍遙》的重視

    再比如三七互娛期內上線的《斗羅大陸:武魂對決》《Puzzles & Survival》,分別在各自的賽道和市場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前者月流水最高達到7億元,后者截至2021年底累計流水超過25億元。

    《斗羅大陸:魂師對決》iOS暢銷榜排名

    除上述游戲公司及其新品外,網易的《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完美世界的《幻塔》《夢幻新誅仙》、富春股份(駿夢游戲)的《航海王熱血航線》、世紀華通(點點互動)的《菲菲大冒險》等2021年上線新品,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趨勢:頭部公司重視出海,非頭部公司開始「八仙過海」

    在疫情帶來的「宅經濟」影響下,2020年和2021年中國自研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增長了33.25%和16.59%;與之相比,2021年國內游戲市場規模僅增長了6.5%,處于歷年增長率的最低值。

    因此,除了加大對新老產品的投入外,產品出海也成為了去年游戲廠商實現突圍的重要方向。

    根據統計數據能發現,一些很早就關注產品出海的游戲廠商,在近兩年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利潤增長。例如神州泰岳在財報中表示,旗下《Age of Origins》和《War and Order》的充值流水及利潤仍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其2021年流水分別為17.45億元和11.98億元。

    《Age of Origins》目前仍處于全球51個游戲市場的iOS暢銷榜TOP 50

    而得益于海外游戲推廣業務爆發的匯量科技,在2021年實現了28.47億元的游戲類Mintegral廣告收入,同比增長98.9%。

    當然,除了對出海一直保持關注的游戲廠商外,期內也有許多游戲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了對全球市場市場的重視,并且部分公司已經在期內頗具成效。

    例如去年Q3財報中,騰訊首次將游戲業務數據劃分為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且2021年騰訊海外收入增長31%至455億元,占游戲業務總營收的26%。

    2021年12月,騰訊在海外推出了發行新品牌 LEVEL INFINITE

    此外,三七互娛海外業務增長122.94%至47.77億元,公司稱其海外發行的游戲最高月流水達到7億元;中手游出海業務營收增長72倍,CEO肖健稱希望公司能在2023年實現海外收入占比達到50%;心動公司TapTap國際版月活同比增長154.3%,黃一孟表示下一步TapTap將在以歐美為核心的海外市場站穩腳跟。

    以下為財報披露的16家上市游戲公司海外業務營收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有4家游戲公司海外營收超過公司總營收的90%,有9家游戲公司海外業務營收超過或接近公司總營收的一半。

    當然,產品出海對于不太了解海外市場環境、或是暫時不具備出海能力的中小游戲公司來說還過于困難,于是在面對國內游戲市場環境嚴峻的2021年,他們開始謀求非游戲業務的新增長點,甚至有點兒「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感覺。

    例如云游控股實現165%營收增長的原因為,2020年底公司收購了深圳行云科技,在電子設備相關業務上實現了約421%的營收增長,反之其游戲業務的營收下跌了38.7%。

    可以看到云游控股的游戲業務占總營收比例,從2020年的55.6%下降至去年的12.8%

    而盛訊達也并非依靠游戲業務實現增收。根據財報數據,期內盛訊達直播帶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84.88%,占公司總營收的76.12%。

    創夢天地財報顯示,公司體驗零售業務營收為3656萬元,同比增長463.1%。其IP衍生品業務CEO文永生表示:「公司已經找到了屬于自身的‘體驗+零售’模式。2022年將新增40至50家線下體驗門店。」

    全國首家QQ family體驗店

    報告期內,鈦礦業務成為鼎龍文化新增的主營業務,期內營收為1537萬元,占公司總營收的3.46%。財報稱,該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方向。

    2021年3月,天潤數娛收購有邀邀林公司51%股權,新增主營業務電商產品銷售,該業務為公司提供了28.93%的年度營收。

    離場:5家公司退出游戲行業,7家游戲公司觸及退市紅線

    據統計,2021年共有5家上市公司選擇剝離游戲業務,退出游戲行業。

    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是榜單中營收規模達到25.03億元的臥龍地產,該公司并沒有合并其投資的君海游戲的營收數據(因持股不足50%)。而在2021年,君海游戲年營收達到8.57億元,凈利潤為0.19億元。

    雖然君海游戲營收規模大幅上漲,利潤也扭虧為盈,但臥龍地產依舊選擇減持君海游戲股權,2021年內拋售了君海游戲3%的股份,而臥龍地產的董事王海龍也在業績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網絡游戲將不再作為公司產業發展方向」。

    任子行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公司此后將不再經營游戲行業相關業務。其中他們已于報告期內向關聯方飛花文化出售唐人數碼和泡椒思志的全部股權,并已于2021年6月30日完成交割;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網娛也已完成注銷。

    而中南文化則是因游戲子公司被司法拍賣而退出游戲行業。2015年和2017年,中南文化分別以8.7億元和6.68億元收購值尚互動和極光網絡進入游戲行業,但因對賭失敗和借款合同糾紛,這兩個子公司先后被司法拍賣。

    值尚互動評估價約為6000萬元,流拍兩次

    極光網絡以135萬元成交

    2020年6月,聚力文化為減少文化娛樂業務虧損對公司整體業績的影響,將公司游戲業務主體公司帝龍文化及其子公司進行全部股權轉讓,因此2021年聚力文化也不再擁有游戲業務。

    2019年底,元力股份出售其子公司原力互娛全部股權,完成游戲業務剝離,在該公司2021年的財報中,已經沒有了「游戲」二字。

    除了非游戲公司退出游戲行業外,也有7家游戲公司觸及退市紅線,已經被、或即將被證券交易所強制退市。

    2021年7月,因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2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富控互動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成為第一家退市的A股游戲公司。

    2022年4月19日,因觸及《股票上市規則(2022 年修訂)》的終止上市情形,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長城國際動漫游戲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并于4月27日進入退市整理期。

    4月26日,力港網絡摘牌整理期結束并終止掛牌;4月27日,艾格拉斯觸及強制退市指標,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并摘牌。

    同時,游久游戲、眾應互聯、晨鑫網絡三家游戲公司觸及終止上市條件,或將終止上市。

    除了被強制終止上市的游戲公司外,還有一些包括青游股份、超游網絡在內主動摘牌的游戲公司,和一些包括樂蜀網絡、火巖控股等因未能及時披露財報而被停牌的游戲公司。

    結語

    一些公司在公布2021年報的同時,也披露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情況,葡萄君也整理了42家上市游戲公司2022Q1營收數據,其中超過半數游戲公司實現營收增長,32家游戲公司保持盈利,具體數據如下圖。

    此外,也有不少游戲公司逐漸適應疫情下游戲行業的陣痛,并實現了營收或利潤的長足發展,例如三七互娛Q1凈利潤增長達550.80%;冰川網絡營收增長約326%,凈利潤利潤增長約1632%;慈文傳媒實現約2968%的營收增長,凈利潤也扭虧為盈。

    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疫情逐漸結束和行業環境回暖的2022年,游戲行業或許會再次迎來一波發展機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游戲葡萄”(ID:youxiputao),作者:秋秋,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