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夢醒時分,裁員已至

    恒紀元是偶然,亂紀元才是常態。

    ——科幻小說《三體》

    2016年夏,坐標北京。

    小譚的高中同學小張從北大研究生畢業。經過小譚的介紹,順利簽約了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圖。按照當時阿里的年薪結構及業績預期,小張一畢業的年薪至少在40w以上,甚至倒掛了已經在互聯網工作好幾年的小譚,一躍成為周圍人羨慕的對象。可在當時看來奇怪的事也很快發生了,入職一個月后,小張決定辭掉阿里的高薪工作,并選擇前往西藏地區擔任選調生。一邊是北京高薪的互聯網工作,一邊是西藏地區選調生,為什么小張會選擇后者?當時的小譚并不是很理解。臨行前,小張給小譚提過一個問題,小譚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一直記在心中。

    “你覺得現在互聯網繁榮的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么?”

    后來人們在總結的時候才發現,從2016年開始,中國互聯網幾乎沒有再誕生新的商業模式,有的只是對流量的搶奪。各家互聯網大廠關注的核心是把人們的時間和注意力用各類App占滿,把更多的交易從線下搬到線上,基于流量的商業模式向各行各業蔓延。

    2022年,疫情籠罩下的第三年。由于奧密克戎的肆虐,全國各地神經緊繃,春天的城市和田野與往年相比,顯得疲憊又缺乏生機。與此同時,互聯網行業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裁員從一季度延續到了二季度,并沒有要停止的意味。

    不知道在未來的幾個月,又有多少人會被迫“畢業”?

    01 開 端

    2020年初,疫情開始在中華大地肆虐,人們開始頻繁地居家,經濟遭遇到很大的下行壓力。與此同時,互聯網行業中的游戲、短視頻、直播、電商卻趁著東風繼續發展壯大,似乎虛擬經濟根本不受實體經濟影響。

    然而這些熱火朝天的表現背后,卻是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過去互聯網高速發展,得益于中國流量紅利和基礎建設發展。現如今,流量早已見頂,甚至連農村地區和老人群體都已經被薅光,增量只能靠出海。但在全球化倒退的影響下,加之政策對互聯網亂象的監管與處罰,以前野蠻生長的日子一去不返。

    互聯網公司的高薪底氣來自于兩點,一是融資,二是賺錢。前者需要高增長、好賽道和好故事,在目前的環境下高增長比較困難。后者簡單來說就是開源節流,開源比較難,節流最快最直接。所以曾經為公司努力奮斗的員工成為一個個成本,被迫從公司“畢業”,加入失業大軍中。

    裁員這件事,在疫情爆發后的職場已經并不新鮮了。從去年開始,我們耳熟能詳的優質公司就已經在裁員。有的是因為國家重大產業政策的調整,例如在國家雙減政策出臺之后,與教育相關的崗位成為了裁員的重災區——2021年下半年,大的教育公司高途、學而思等幾周裁掉上萬人也并不罕見;有的則是因為經濟下行,公司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對現有的業務線進行調整和收縮。只是到了今年,這波裁員力度變得更大。互聯網公司都在重新梳理自己手里的業務,剝離掉核心之外的業務度過疫情,而這種剝離也意味著要剝離掉這部分員工。

    時代的每一粒沙,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02 一個中年人的故事

    早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也有過一次破滅,一些公司破產倒閉,剩下的也在裁員。只不過那會泡沫主要來自于納斯達克,國內的互聯網仍然是一片處女地,等待著互聯網先驅們去開發。伴隨著中國經濟飛躍式發展,互聯網行業迎來了春天,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從業者也信奉用互聯網技術改變生活。尤其在2012年,中國手機網民首次超過PC網民,標志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開始大量涌現出各種商業形態。比如外賣、打車、直播、共享單車、短視頻……

    2012年左右的互聯網,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互聯網行業的高薪也成為全國人民津津樂道的話題。一個小白應屆畢業生的起薪,能趕上其他行業中高層管理的薪資;一個互聯網員工如果跳槽到其他競品公司,薪資漲幅甚至能翻倍;大廠持股的員工,一年分紅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雖然社會上對互聯網行業頗有微詞,但架不住高薪資的“真香定理”,大量名校畢業生趨之若鶩,互聯網行業的人才不斷涌入。

    小趙見證了整個互聯網上升的“美好時代”。他2010年從上海的某985高校畢業后,毅然決然來到了北京。按照小趙的說法,上海是一片互聯網“荒漠”,中國互聯網的根基在北京西二旗。

    時值中國移動互聯網開發熱潮,小趙很快找到了工作,擔任ios開發工程師。經過幾次跳槽,2013年的小趙在BAT就能拿到3萬的月薪,此時在北京買房按照小趙說法“毫無壓力”。后來小趙兩口子在2016年果斷出手,購置了一套800萬左右的學區房,月供3萬元左右,此時的小趙也已經是大廠中的一個小領導,薪資+股票能達到一年150萬的級別,是妥妥的“成功人士”。小趙每年休假時,都會帶著老婆孩子出國旅游,住當地最好的酒店,并且給老婆買一大堆化妝品和名牌包。

    小趙的媽媽對此一直很擔心,經常勸小趙生活要節儉,多做一些儲蓄工作,畢竟自己家只是南方一個小城市的普通家庭,現在背著幾百萬的貸款不說,還到處奢侈消費,生活其實很有危機。小趙對此卻嗤之以鼻,他覺得自己只要當上了大廠的小主管,即使未來出現裁員,也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

    2021年底,周圍開始有一些流言蜚語,小趙所在的業務線要整體裁撤。小趙每天都心煩意亂,時不時上脈脈職言區去看看公司裁員的最新進展,有人在上面告誡這個項目組的成員早做打算。

    2022年一開年,小趙就聯系了其他幾個部門管理者,請求轉崗過去,但人心惶惶之下,大家的招聘指標都被卡死。對方有的表示自己的部門接到公司通知“只出不進”,有的則說需要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小趙在各大招聘平臺掛了簡歷,大廠基本都石沉大海,只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公司在熱心回復,但對方又無法承接小趙目前的薪資水平。況且在大廠當主管多年,小趙寫代碼的水平早已生疏,更多時間是做管理及PPT匯報工作,這樣的工作能力在中小公司更加無法勝任工作。小趙周圍有幾個朋友去中小公司的,都因為和老板不和很快又離開了,最長的也只干過1年。

    小趙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在具體的業務操作上已經生疏,長期遠離業務一線無法滿足公司對具體技能的需求,而再往上走一步也幾乎沒有可能。

    3月一開始,小趙所在業務線果然接到了人資部門的通知:全員裁撤,按照國家規定的N+1進行賠償。雖然小趙拿到了一筆不菲的賠償金,暫時能解決每個月房貸問題,但如果半年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小趙家就會出現嚴重的財務危機。

    小趙夜里睡不著,坐在陽臺上刷朋友圈,看著朋友圈里轉發的各大互聯網公司的財報,盈利能力還是比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強,但是自己卻已無容身之處。小趙突然明白,之前的高薪并不是資本家發善心,只是時代的力量而已,自己把得到的東西當成了自身能力的體現并覺得理所應當。當大環境發生改變的時候,公司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性價比低的自己,去招募更多便宜好用的年輕人。

    小趙無奈地在沒有熟人的微博里發布了這樣一條狀態:現在才明白,潮水退去裸泳的滋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來咖智庫”(ID:laikazk),作者:金刀,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夢醒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