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茅臺做電商,目標經銷商

    1

    這幾天,很多人去茅臺的APP搶茅臺了。

    搶茅臺不是重點,重點是,茅臺又開始做自營電商了。

    不,準確地說是茅臺搖號平臺。

    靠酒達到了車牌和一手房的效果,不愧是醬香科技。

    3月31日,上午9時到10時,一個小時內,超過229萬人、622萬人次參與申購。

    很多人奔著套利去了,才發現最出名的硬通貨飛天茅臺并沒有在上面。只有4款產品:兩種不同規格的茅臺虎年生肖酒(簡稱虎茅)、珍品茅臺(簡稱珍茅)、茅臺1935。

    但不重要,不妨礙大家哄搶。

    最貴的虎茅(盒)投放了376套,申購人數是122萬人,中簽率0.031%。

    而且這個數只是個統計數字,因為即使申購你也得選所在城市的線下的專賣門店來提貨。

    所以實際上的比例只會更夸張。

    醬香,果然是核心競爭力。

    2

    對于茅臺此次重啟電商APP,很多人的看法是茅臺要多弄點利潤了,要跟經銷商爭利了。

    不能說錯,但格局小了。

    因為茅臺賺錢不需要弄這么小氣和直接,大家都知道醬香科技永遠是股票的親爹。

    茅臺的主航道,或者說,最核心的利益,是啥?

    是三價。

    股價,貨價和品價(品牌價值)。

    股價怎么能夠持續漲?

    成為賽道第一名,成為高端白酒的王。

    高頻高價,還不需要給下游賬期。

    數據永遠漂亮,增長永遠穩定。

    貨價怎么持續漲?

    掌握定價權,供持續小于求。

    品價怎么維持?

    不僅僅是講故事,更是把貨價和股價掌握住。

    這一切,靠的都是一個路徑:制造稀缺,以及證券化(或者說投資or投機價值)。

    而這套操作,離不開關鍵角色:經銷商。

    故事的起點是廠商先在產能上搞出了稀缺,同時還給經銷商限制了終端零售價。

    雖然供小于求,雖然市場價不斷漲,但你只能賣這個價格。

    這樣就存在了巨大的套利空間。

    這種供需緊張狀態和套利空間又會反饋到經銷商這里,經銷商會按照市場價賣給一些熟人大戶。

    而這些大戶也并不會真正消費,而是開始居奇囤貨,搞投資。

    囤貨又會導致進一步稀缺,指導價和市場價的價差會越來越大。

    巨大的差價會給中間商帶來巨大的利潤,這種造富故事又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倒賣和囤貨的陣營,進而繼續制造稀缺。

    這才是神話的運作思路。

    沒有廠商對經銷商限價,不會有這么離譜的稀缺。

    沒有中間商的囤貨倒賣,也不會有這么離譜的稀缺。

    而中間商和經銷商之所以如此放心大膽的投資,是因為共識。

    3

    思路再開闊一點,把茅臺不要理解成消費品,理解為具有消費能力和社交一般等價物水準的投資品。

    大概類似于什么呢?

    然后,用股票交易所的思維理解茅臺的運作。

    炒茅臺,和炒股票一樣。

    是資金和籌碼的匹配游戲。

    經銷商以指導價賣到市場上,是一級市場。

    買到的人再以市場價賣出去是二級市場。

    玩過股票的朋友都知道,二級市場波動頻繁,影響價格唯一的變量是參與者的共識。

    新品尤其是非標產品剛上市的時候,放的量少,籌碼也少,那么很容易用一點錢就能把價格推高。

    后期廠商會不斷把量推到市場上去,如果想要維持原先的價格,就需要拿出更多的資金來囤積,來吃掉市場上流通的份額。

    一個新的炒作標的,往往維持熱度的時間并不會太長。因為熱錢會不斷流動,流到下一個值得炒的標的上去。除非一個炒作標的,被市場上所有的人認可,形成共識和信心。

    飛天茅臺就是這種共識和信心的典型。

    稀缺和共識是這種金融游戲的兩個齒輪。

    稀缺會形成共識,共識又轉而繼續制造稀缺。

    4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摒棄白酒,但這絲毫不影響大家對茅臺的共識。

    我眼睜睜看著身邊很多人,從對茅臺不屑一顧到開始搶茅臺。

    因為愛喝酒?

    不,一方面是應酬確實需要,茅臺就是酒桌上的一般等價物。

    另一方面,是因為愛賺差價。

    但現如今因為疫情的持續,這個共識正在開始松動。

    畢竟酒局都沒了呀。

    那哪是酒局呀,那是密接。

    所以,需要一些操作維持共識。

    維持這個共識需要廠商、經銷商、中間商、大買家的共同參與,并且是拿錢參與。

    有的需要炒,有的需要囤,有的需要一次性買入放著喝或者間接囤。

    但現在,這個體系上很多人的頭寸是緊張的。

    大家都沒有余糧了。

    慢慢地,一小撮經銷商們就會開始關心供需狀態。

    比如今年三月份,白酒進入了消費淡季,再疊加疫情,別說自己喝,送禮都出不了門了,被限制了。

    需求減緩,供給又增加。

    茅臺三月份在生肖酒這些非標產品的投放節奏要比往年加快,再加上很多人之前囤積的茅臺也會出現在市場上。

    茅臺仍然有共識,但共識還是受到了一定的折扣。

    即使仍然很多人仍然有信心,但至少手頭得有頭寸,得有現金。

    沒有利潤只是難受,沒有現金直接折壽。

    所以三月份下旬一小撮經銷商出現了拋售行為。

    這種拋售行為有對茅臺開放電商的擔心,但更恐懼的其實還是對終端需求減少的恐懼。

    所以這個時候出現的i茅臺其實是對共識和信心的一種鞏固。

    你看,哪怕是黃牛嫌棄的茅臺1935,都是被哄搶的狀態。

    愁啥愁。

    要繼續給茅臺信仰充值,繼續當好忠誠的蓄水池。

    也是給股民看的。

    我不花一分錢廣告費,不買流量,只是說自己要推出APP了,就有一百多萬人安裝、注冊、實名,去搶購4599一瓶酒。

    去哪里找這樣的產品?

    去哪里找這樣的品牌?

    在消費品都被卷成麻花的時代里,我還有能力讓消費者這么跪著,讓他們爭破頭去搶,你還擔心什么呢,對吧。

    只要經銷商的信心繼續充沛,共識繼續維持,那么這種稀缺就會持續。

    你以為電商平臺,但人家其實是廣告,是給經銷商的興奮劑。

    一切魔幻,又合理了起來。

    越合理,又越魔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綠牙齒 半佛,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