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13億人的工業革命和世界工廠背后的故事:36氪“ 乘風破浪的中國制造” 系列報道正式啟動

    微信公眾號“數字時氪”(ID:digital36kr)

    文| 石亞瓊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首發 | 數字時氪

    **

    哪個行業最能代表中國?

    不同的解讀角度可能會指向不同的詞匯,但有一個行業一定最能服眾——中國制造。

    它為中國打造了一張全球矚目的名片—— 世界工廠。這是繼美國、英國、日本之后,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獲得此稱號。2021年一個調研顯示,中國制造業對全球貢獻率有望超過40%。更重要的是,這場由13億人一起引爆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中國和全球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

    自2010年36氪成立,我氪的分析師一直堅持記錄中國制造的點點滴滴。

    我們報道過中國制造的成績——在眾多不利的內外環境下,中國制造持續高速增長,如今在全球中高端產業的競爭里面,中國幾乎是發達國家以外唯一的玩家。我們報道過中國制造的差距 —— 在諸如集成電路、制藥業、高端裝備等領域,“國產替代”艱難追趕;在諸如工業軟件、工業數據庫等領域,“自主可控”艱辛向前。

    其實,這正反映了當下中國制造所處的歷史進程:在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諸多國家二三百年的工業化進程后,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中國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演進,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產業故事值得去記錄。比如,現在一杯牛奶背后還有170兆數據量。比如,明星企業家發布會上他們的一句“功能亮點”背后,就是無數產業人千千萬萬個不眠的加班夜。只是這些產業故事,幾乎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在鎂光燈下。記錄這些故事,往往需要優秀的作者有一雙慧眼,心懷樂觀、善意、審慎、思辨,用專業的認知,探討這背后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在我們長達12年的報道中,我們深刻的感受到創造之難——創造這些故事,需要優秀的企業家排除一切噪聲的勇氣與智慧,需要業務推動者用前沿的眼光挖掘創新、 用科學的方法放大價值,更需要他們將自己放置在社會之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和歷史重任。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演變過程,“創造”的難度還會增加,需要更大量的資金、資源支持,需要更優秀的人才、智力支持。中國制造的價值是產業上下游數字化串聯的過程,僅靠單點切入難發生質變;任何行業與企業,都無法僅憑借一套信息系統完成產業鏈的重塑。這背后一定需要完整的戰略、技術、人才、資源、資金等的支持與幫助。這些恰恰是36氪所擅長的。因此,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真正助那些“創變者”一臂之力,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幫助。

    今年,我們希望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去記錄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演變過程中的故事。在這個春天,我們正式啟動了 “ 乘風破浪的中國制造” 這個系列報道——比如,用多篇深度圖文報道去記錄當下產業的變化,還原當下中國制造最真實的現狀;比如,用多篇研究提煉中國智造的新需求;甚至一些特定行業的大會,去系統討論新興機會。

    這個過程中,“ 揚帆起航的中國智造” ,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制造業的數字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但已經是中國智造必須要回答的產業問題。市面上,關于制造業的數字化有太多的“判斷”,但卻鮮有完整的產業研究,可以為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價值。因此,我們也希望通過一份 《中國制造業數字化現狀與需求調研報告》來為這個系列收尾。

    如果你正身處中國制造行業,或者正從事產業數字化建設相關的工作,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 閱讀原文鏈接)參與我們的此次調研,或者與我們進行交流(郵箱:syq@36kr.com;微信:15300063873)。

    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現狀調研問卷

    微信公眾號“數字時氪”(ID:digital36kr)

    微信公眾號“數字時氪”(ID:digital36kr)

    標簽: 正式啟動 乘風破浪 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