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默安科技」宣布完成D輪融資,金額為3億人民幣
36氪獲悉,杭州默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默安科技」)于今日正式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3億人民幣,由博裕投資和中金資本旗下基金聯合領投,航行資本提供獨家財務顧問服務。
36氪此前曾報道過默安科技,其成立于2016年4月,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目前,公司員工人數超600人,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其它二十余個省份完成服務網絡的覆蓋,主要圍繞左移開發安全(DevSecOps)與智慧運營安全(AISecOps)兩大主線提供安全產品與服務。回顧過去,公司創始人兼CEO聶萬泉向36氪介紹,過去六年間默安科技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2016年-2018年,默安科技聚焦欺騙防御賽道,打磨"幻陣"——高級威脅狩獵與溯源系統。另外在打磨產品的基礎上,2018年左右"實戰攻防演練"在國內大規模鋪開,默安科技的欺騙防御類產品也進一步引起產業關注,成為市場標志性產品之一。 2018年-2019年,公司基于第一款"幻陣"產品,不斷圍繞欺騙防御進行產品拓展,目標將主機型的欺騙防御產品延展到網絡、應用等層面,覆蓋更多場景。并且在這一階段,公司還致力于通過欺騙防御產品所獲取的數據,形成精準的威脅情報感知能力,從而形成較為系統的欺騙防御體系。同樣在2018年,默安科技也開始拓展業務方向,將DevSecOps當作重點業務。 2019年及之后,默安科技初步打磨出以DevSecOps為核心的開發安全和以欺騙防御為核心的AISecOps兩條業務方向,并在這兩個方向中持續拓展產品邊界。當前,業內已對DevSecOps希望達成的目標和其中所需的基礎工具相對達成共識,在此不做贅述。而關于AISecOps,聶萬泉介紹,這一業務線主要針對云化的數據中心場景,希望通過AI,智能化地替代需要傳統人力的安全運營和運維工作。其中,欺騙防御是這條業務線的重點。聶萬泉表示,由于欺騙防御產品的特性,其所覆蓋的威脅情報非常精準,基本不會出現誤報,所以默安科技希望借力欺騙防御產品的大規模部署,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情報能力。
另外,由于默安科技自2018年起就圍繞欺騙防御進行產品拓展,當前也有"刃甲" — 網絡攻擊干擾壓制系統和"幻陣"互動結合,覆蓋網絡層和應用層,從而做到對較多場景威脅情報的覆蓋能力。"整體來看,我們對安全事件的覆蓋率能做到98%以上。"聶萬泉說。
另外36氪還了解到,在AISecOps產品線之中,也包括云原生安全的部分。前文提到,這一業務線針對云場景,在云場景的安全部分,欺騙防御可以完成前半段發現威脅的任務,而云原生安全(包括容器安全等)則會完成后半段的處置、響應部分,這也是公司接下來會重點打磨的部分。
另在DevSecOps方面,聶萬泉認為,這條業務線和AISecOps結合,分別幫助客戶解決業務上線前和上線后的安全問題。其介紹,2018年左右DevSecOps領域的國內廠商不多,而默安團隊出身于甲方,了解業務在上線前的安全痛點,進而開始拓展這一方向。當前其"靂鑒" — 軟件開發全流程安全框架已具備對安全開發流程的管理能力,并且還包括STAC、SAST、SCA和IAST等工具鏈。
整體評判公司這兩條業務線的特點,聶萬泉表示,默安科技是國內最早專注欺騙防御類產品的公司,也是國內唯一具備將欺騙防御產品進行體系化拓展的公司。當前,其已把欺騙防御從原來的被動式防御(如蜜罐產品)升級至主動式防御體系。
而且聶萬泉還觀察到,2018年之后欺騙防御市場出現不少公司,但默安科技一直深耕于此,在技術上申請了十余款專利,希望從底層提升該類產品的能力——其認為這是一件"需要戰略定力"的事,也是默安科技和不少公司在理念上的差別。而在DevSecOps方面,聶萬泉認為默安科技的產品推出較早,當前也已具備和國際友商PK的能力。談及產品目標,他還坦言未來的2~3年間,默安科技希望能在自身業務所涉及的各個細分領域,均占據前兩名的位置。
商業化方面,當前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已覆蓋政府、央企、金融、能源、運營商、教育、醫療、高端制造、互聯網等多個領域,累計客戶數量突破千家,銷售方式以直銷為主。整體來看,本輪融資后公司將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同時擴展商業化能力,以期為更多客戶提供更完善的產品、服務體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