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客戶決策周期縮短,「姜歌機器人」一季度營收達2021全年4倍

    隨著SLAM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旺盛,傳統AGV向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發展)。行業報告表明,2021-2025年中國工業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超45%,至2025年中國工業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50億元。從市場規模結構看,GGII預計:2024年AMR機器人將占據工業機器人市場的50%以上。

    目前,中國AMR市場尚處于早期階段,企業都處于產品打磨階段,運用場景仍在不斷探索中。部分終端客戶對AMR持有觀望態度,少數企業愿意借助AMR機器人進行現代化物流升級改造。

    對于電商等倉儲企業而言,雙11等大促活動容易引起訂單波峰情況,對企業而言是一個大考。要實現客戶對極速網購體驗的需求,企業需要考慮分揀派送效率、人員配備成本等痛點,對物流進行智能化升級。

    隨著前端商業模式的創新,客戶多樣化、重點打造爆款等模式特點帶動了后端供應鏈物流體系的升級,物流過程中的入庫、分揀、運輸、打包等環節向一體化和柔性化發展。

    在以往的作業流程中,員工需推著貨架車行走至揀貨點,完成揀貨任務后繼續推車前往下一揀貨點,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在揀選環節。

    姜歌AMR機器人為該領域創業公司,公司產品可以實現倉庫的智能化揀選。揀貨員只需站在相應的揀選區,AMR機器人通過任務信息移動至庫位進行人機協作操作,揀貨員點擊任務確認完成后,機器人移至下一個揀貨臺,直至完成整個波次任務。

    姜歌機器人CEO吳月忠告訴36氪,目前多數倉庫招聘了大量的臨時工以應對訂單波峰期,1臺機器人的效率可抵2個臨時工的效率,而租賃一臺機器人月租金還不到一個臨時工的一半,因此企業愿意嘗試使用AMR機器人代替臨時工。

    AMR機器人有著0成本實現倉庫改造的優點,18個月快速實現ROI,柔性強,可根據業務量情況實時增減機器人,設備高度智能化,簡單培訓后即可。

    此外,吳月忠表示,目前各企業在物流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下對AMR機器人的接受度明顯增加,并紛紛開始主動尋求與AMR企業的合作,企業決策周期大幅縮短。

    以姜歌為例,2021年,客戶整體BD的周期較長,部分POC項目甚至需要3個月才能簽定合作。但經過2021一整年的意向積累、突發疫情增多和臨時工工資上漲等因素影響下,2022年,公司接連獲得用戶訂單。

    根據姜歌數據,姜歌2022年一季度已運行的合同AMR臺數是去年一整年的4倍。預計總營收額是去年的10倍,其中包括了一些合作企業進行了復購。

    目前,姜歌計劃在未來的2-3年內對產品進行功能升級和云端機器人系統的升級,并向 美妝、百貨和服裝等SKU多的場景客戶提供方案采集、規劃設計、設備安裝到交付培訓的整體解決方案,且面向日本和韓國進行跨國市場推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