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三維視覺軟硬件產品公司「跨維智能」獲近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智慧“眼睛”助力機械臂柔性生產
文|戴昊彤
編輯|彭孝秋
36氪獲悉,近期,三維視覺軟硬件產品公司「跨維智能」完成近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松禾資本、真格基金等。本輪融資所得資金將投入在產品研發、團隊搭建等方面。
「跨維智能」成立于2021年6月,專注于三維視覺軟硬件產品研發,提供3D視覺相機、算法和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該解決方案已應用于半導體、3C電子、汽車、金屬加工等工業制造場景。
公司所提供的核心業務可概括為技術與產品兩個層面。「跨維智能」CTO李平博士告訴36氪,在技術路線上,「跨維智能」基于3D數字孿生與混合智能(Mixed AI)核心平臺,利用三維幾何深度學習技術解決工業制造場景中的不同問題,包括:感知、定位、識別、姿態估計等。跨維智能自研的Mixed AI平臺,融合了仿真渲染產生數據、幾何深度學習模型設計以及深度域適應模型訓練這三項技術,以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方式實現成像感知一體化。
系統關系
通過實現快速精準的檢測、識別與三維定位,賦予機器臂一雙“眼睛”,解決了工業制造中因三維感知能力不足導致自動化設備難以靈活部署的痛點,滿足柔性生產的需求。
在產品層面,「跨維智能」自主研發了工業級3D視覺深度相機,搭配算法模型訓練和工業軟件,賦予給客戶一體化三維視覺能力。目前,針對空間大小不同的應用場景,公司推出了“大視野”與“小視野”兩款深度相機,并已實現量產。“小視野”相機適用于近距離地精準拍攝小巧的物件,而“大視野”相機適合在面積較廣的場景里。
產品結構
「跨維智能」的核心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與團隊。首先,公司突破了本身具備高技術門檻的幾何深度學習,經過對海量仿真數據的訓練,最終輸出的算法模型在真實場景中取得良好的應用。其次,團隊核心創始人員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在深度三維物體檢測與姿態估計、深度三維表面重建、以及深度遷移與域適應學習等方面都保持國際領先的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目前全球市場約千億規模,每年依然以14%以上的速度增長。盡管中國只占據全球市場的20%,但國內制造業占比全球已超三成,因此對機器視覺的需求仍有廣闊的空間。
為了更廣泛地應用在工業制造中,在商業模式上,「跨維智能」將三維視覺解決方案銷往制造業集成商,再經過集成商交付至制造廠商,目前,公司已積累了一批客戶資源,包括美的、藍思科技等制造業頭部企業。
關于本輪融資,領投方松禾資本合伙人顧文婷表示,作為幾何深度學習技術的領跑者,跨維智能通過其新一代視覺算法平臺——3D數字孿生與混合智能(Mixed AI)平臺可打造性能好、成本低、通用性高的三維視覺軟硬件產品,可解決人工智能應用于智能制造所面臨的成像、數據、模型與感知等方面的技術難題,使三維幾何深度學習算法能夠真正落地于工業現場。 此外,Mixed AI平臺技術也大幅度減少了企業在面對新需求時定制化開發的工作量,提升了研發資源的投入產出比。未來,松禾資本希望聯手跨維智能以三維視覺技術創新為核心,為智能制造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