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真人明星VS虛擬偶像,誰是車企代言的最優解?

    3月15日,“鄧倫偷逃稅被追繳并罰款1.06億元”登上微博熱搜,當地稅務部門依法對鄧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06億。鄧倫的商業價值全面崩塌,多個品牌與其解約,刷屏熱搜。

    事實上,在車圈代言人塌房的事件也不在少數,2021,堪稱各路明星的塌房元年,車圈代言人翻車的瓜也不少。吳亦凡事件持續發酵,保時捷迅速官宣終止合作;與勞斯萊斯合作的網紅夫婦被指拉低產品格調,不系安全帶的黑歷史更是遭到全網控訴;李云迪作為長城WEY及廣汽豐田的車主,人設翻車后,兩家車企迅速撇清關系。

    當真人偶像頻頻翻車,車企開始將目光投向塌房風險低的虛擬偶像。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0年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已達34.6億元,當時預測2021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62.2億元,2023年將達205.5億元。

    風口之上,各車企爭相開拓虛擬偶像的藍海市場,這群“紙片人”能否幫助品牌成功出圈?

    01、明星“向下”,虛擬偶像“向上”

    在2021年的車圈,因代言明星翻車而受損的品牌形象很難補救。明明是甲方,卻慘成背鍋人,更有營銷人自嘲:“今年品牌方最熟悉的業務就是解約”。

    明星自身的話題及流量,會給代言產品帶來關注度。但與快消品不同,由于購車決策成本高,明星效應對消費者選車的影響較小,更多體現在了人群價值觀的吸引。消費者在選擇汽車產品時,往往更加理性,價格、品牌、空間、動力、配飾、智能化等,才是購車時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商業競爭下,明星效應也無法市場趨勢相抗衡。即使是大眾偶像周杰倫代言的納智捷納5、流量明星鹿晗代言過的甲殼蟲,最終也難逃銷量下滑甚至停產的結果。

    娛樂圈輿論迭起,“鍋”隨時會從天上來。在現在的風險社會中,車企選擇真人明星代言產品,不一定能享受流量帶來的紅利,同時也要承擔明星人設翻車的風險和責任。

    被明星翻車害慘了的車企們,也痛定思痛,開始尋找營銷的新出路。隨著虛擬偶像商業價值不斷攀升,其商業變現能力將會愈發強勁,與虛擬偶像合作,是否會成為汽車行業的新趨勢呢?

    02、“紙片人”爆紅,車企蜂擁而至

    當真人偶像接連“社死”,備受年輕人喜愛的虛擬偶像,逐步成為品牌營銷的流量密碼,闖入汽車行業的賽道。

    保時捷的代言人失德退圈后,品牌決定另辟蹊徑,投資萬像科技——一家專門打造虛擬偶像的科技公司,創造一個不會翻車的“代言人”。

    對于許多不“沖浪”的人來說,虛擬偶像也許是個陌生的名詞。與大眾熟知的偶像明星不同,虛擬偶像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制作,行為由人類算法操控。他們擁有動漫人物或真實人類的外貌,不會崩塌的顏值和人設,也滿足了觀眾們的對完美偶像的想象。

    其實虛擬偶像與車企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2011年,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就成為了豐田卡羅拉2011代言人。而“元宇宙”的走紅,讓虛擬偶像迎來了新一波發展高潮,年輕用戶在消費市場的比重逐漸增加,各大品牌火速加入戰場,以博得年輕用戶的好感。

    2021年9月,上汽名爵MG原創的虛擬代言人——MG ONE機電潮人,潮流的科技造型與汽車智能化亮點有機結合,讓企業收獲了一波熱度。

    2021年12月31日,長安汽車首位數字員工“宮”入職,她有一頭紅色的利落短發,身著極具科技感的機甲,再次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及殘奧會舞臺上,我們將看見虛擬歌手洛天依的身影。二次元世界的“紙片人”逐漸走向了大眾的視野,被更多人認識。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48.9%網民為虛擬偶像花費金額與現實偶像基本相同,37.6%網民為虛擬偶像花費金額比現實偶像更多。中國消費者對虛擬代言青睞有加,虛擬偶像的品牌營銷手段,已經成為新的商業趨勢。那么,誰最樂意為虛擬偶像買單呢?

    騰訊發布的《2019 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的Z世代人群達1.49億人,到2020年將占據整體消費力的40%。可以看出,消費力強、敢賺敢花是Z世代的特點。

    受二次元文化影響,95后、00后的Z世代是虛擬偶像的最大受眾群體,車企想在虛擬偶像這片藍海拔得頭籌,必須先抓住他們的心。但正因他們對二次元及虛擬形象的長期接觸與喜愛,對作品往往有更高的評判標準。

    《2021中國虛擬偶像消費市場調研報告》顯示, 65.93%的消費者希望虛擬偶像有自己的事業,另有高達71.27%的消費者希望虛擬偶像具有一技之長。年輕人喜愛的虛擬偶像,也必須搞事業!

    當一個虛擬偶像兼具真實感和互動性,從外形、人設、性格到行為,都能滿足Z世代的期待,其代言的產品,才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

    虛擬偶像的頭部IP蓬勃發展,引領了很強大的消費力,但也并不意味著有了虛擬偶像代言人,產品就能夠銷量大漲。細究之下,因制作技術成本高、形象同質化、發展后勁不足等難題,腰部及以下的IP破圈難度較大。

    百花齊放,真正火的卻不多。近年來,被大眾知曉的虛擬偶像僅有活躍于各大晚會的歌手洛天依、字節和樂華聯手企劃的女團A-SOUL、小紅書帶貨博主AYAYI、湖南衛視新上崗的小漾等寥寥幾個。

    想要打造一個成功的虛擬偶像,從創意、生產、宣發到市場流通,都需要成熟的生產運營模式,輸出源源不斷的正向話題。面對前期研發及后期營銷的高投入,車企是否應該跟風創造虛擬偶像,仍需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2021年5月1日,虛擬歌手洛天依、言和等5位虛擬偶像助陣“天貓青年實驗室”淘寶直播間,帶貨共9款產品,一小時內在線觀看人數最高達到270萬。6月25日,《全職高手》的主角葉修也現身美特斯邦威天貓直播間。

    在未來,車企也可以根據產品風格,選擇與洛天依、葉修、AYAYI這類已經發展成熟且有粉絲基數的虛擬偶像聯動合作,尋求更多的營銷方式。畢竟不是每個新生的虛擬偶像,都能成為下一個洛天依。

    03、虛擬偶像機會無限,尷尬與挑戰并存

    想象一下,當你坐上一輛新款汽車,最想收獲怎樣的體驗?

    知名車聯網專家張人杰曾提到,“過去,我們用技術推動產品,未來,我們用體驗推動產品”。用戶渴望實現的駕車體驗,能夠推動汽車未來的發展。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呼喚AI語音助手,如蔚來的“小CAN”、小鵬的“小P”,完成打開車窗、播放音樂、語音導航等基礎指令。

    未來,當虛擬偶像邁向物質空間,能為你的出行帶來什么改變?

    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帶來了大量電子零部件需求,帶動電子行業飛速發展。同樣,人機交互正在賦能汽車,虛擬偶像的興起也帶動著AI、VR、MR等技術全速前進。

    2022年1月,歐尚Z6攜虛擬代言人首發亮相。車主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和聲音復刻技術,錄入身邊人的形象和聲音,成為“觸手可及”的貼心陪駕。

    以虛擬偶像為媒介,今后還會產生更多的人車交互功能。基于強大的數據及算法技術,虛擬偶像擁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能在合適的時間播放你喜歡的音樂及新聞資訊,規劃完美的自駕游路線,協助處理基礎的工作業務,也可能通過表情及聲音進行情緒識別,成為陪伴者、傾聽者或心理咨詢師。

    隨著技術發展,機器逐漸生物化。電影《異形:契約》中的生化人大衛最終覺醒,開啟了一場AI對人類的背叛。我們時常從科幻片中看到這樣的超現實情節,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類情緒及語言的多樣性和歧義性,要實現人機的自由交流并不簡單。當“人機交互”成為“人人交互”,虛擬偶像就被賦予了智慧和人格,這也正是AI人工智能技術的意義。

    虛擬偶像會與汽車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我們期待。他們與真人偶像最大的不同是掙脫了時空的限制,能夠全天候陪伴,不會出現真人明星失德違法的行為,永遠不用擔心容顏或身材的變化。在粉絲經濟下,許多企業會選擇可塑性高的虛擬偶像代言,自行設計符合產品調性的“完美”形象,達到吸粉的目的。

    “造車新勢力”也新在營銷,雅閣在2021年10月上線的虛擬車主Cora就是用戶共創的產物,虛擬偶像做什么,叫什么,都可以由用戶自己決定。同時基于深度算法,在參加活動、與真人對話時,虛擬偶像也在進化成長。這樣的偶像文化,與當代熱愛自由、追求個性的年輕人一拍即合。

    不止汽車,快消品行業也在用虛擬偶像“整活”。肯德基近年為迎合年輕化市場,慈祥的老爺爺代言人,變身成為時髦帥氣的虛擬偶像。知名國貨品牌花西子也站上風口,希望通過這位自信優雅的時尚佳人,向全球展現中國妝容和東方之美,宣傳自身品牌理念。

    噱頭很足,數據卻很糟。虛擬形象的官宣微博互動數據遠低于真人明星,而在“花西子-東方佳人”的賬號中,微博互動量更少。

    除了數據不盡人意,因為虛擬代言人沒有體感,一些用戶無法信服“滋潤不干”“舒適柔軟”等帶貨反饋。如帶貨虛擬偶像翎_LING和AYAYI的小紅書評論區,就收到了關于商品和廣告的負面評價。

    許多虛擬偶像運營的戰線太短,只能吸引眾人短時間的關注,這樣的尷尬境地在汽車企業也很常見。長安汽車策劃的虛擬偶像競演舞臺《2060》口碑平平,甚至不少觀眾表示“有被尬到”。其中脫穎而出的虛擬偶像“宮”,雖捕捉到了不少過路人的目光,之后的關注度卻不高。

    虛擬偶像與大眾文化還有一定的距離,如何用虛擬偶像講好品牌故事,如何制定IP化的運營策略,成了品牌方未來的新挑戰。

    04、智行觀

    根據知萌咨詢在《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中調研數據顯示,近70%用戶了解虛擬偶像,并關注虛擬偶像的發展和最新動向。現階段正是虛擬偶像發展的黃金時代,新的商業生態悄然形成。

    這批“紙片人”的出現,為當下汽車品牌營銷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帶來了更多有趣的玩法,與注重互動體驗的年輕用戶進行深入溝通。可以預見,在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虛擬形象脫穎而出。

    面向新的趨勢,回歸自身的制造研發則更為重要。當汽車駕駛的用戶體驗及汽車品質得到提升,虛擬偶像的代言才能稱為錦上添花。在汽車品質過關的前提下,你愿意為虛擬偶像買單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行駕道”(ID:vrfan-),作者:小道哥,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