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可以多放1天假了嗎?每周4天工作制剖析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人類漫長的30萬年歷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上半階段是占據了95%時間,干最少的活就能保證自己過上好生活的前匱乏時代;下半階段則是大部分人要為了生活日夜操勞的匱乏時代。那我們什么時候能進入珍惜空閑時間勝過金錢的后匱乏時代呢?南非人類學家詹姆斯·蘇茲曼曾經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現在隨著全球各地紛紛開展每周4天工作制的試點計劃,我們似乎看到了一點后匱乏時代的跡象。文章來自編譯。

    一周工作4天好還是5天好?相關的討論有很多。讓 32 小時而不是 40 小時成為常態,這可以改善員工福祉,但又不會降低企業生產力。

    很多研究表明,到了一定時候,工作時間增加反而會導致生產力下降。每周工作 40 小時可能會造成員工不必要的倦怠。

    世界各地已經有很多公司推出了每周4天工作制,執行的時間已有1年或更長時間,日本政府已經把它當作一項國家政策來推薦。這不是什么新想法,但隨著 COVID-19 的大流行,引發了大家對應該怎么工作(包括去公司上班向在家工作的大遷徙以及混合辦公的實施)廣泛的重新評估以來,這方面的考慮變多了。

    關鍵要點

    每周4天工作制背后的想法是用更少的時間里實現同樣的結果,這樣大家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其他的興趣,花時間跟親人呆在一起,并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通過銷售額增長、員工倦怠現象減少,流動率下降等積極面,企業將受益。 強調結果導向而不是記錄工作了多少時間,這意味著沒有必要削減工資或福利。 我們思考和處理工作的方式的出現了重大轉變,這是把每周工作4天標準化的先兆。

    什么是每周4天工作制?

    理想情況下,每周4天工作制是指每周工作 32 小時,但生產力、薪酬或福利維持不變。視公司和行業的不同,人人都可以在周一工作到周四,然后周五休息。其他可能性包括允許每位員工可多選擇一個休息日,或者在公司范圍內制定不同的第3個休息日政策,比如選擇周一或周三。

    不同的選擇各有其優點和缺點。比方說,如果讓大家都按照同樣的日程安排的話,協同工作的機會是增加了,但在別人大多數都在工作的日子里,公司卻沒了人手。靈活安排第三天休假對個人員工也許更好,但對團隊來說會增加更難。

    安德魯·巴恩斯(Andrew Barnes),《4天工作制》(The 4 Day Week)作者

    5天工作制是 19 世紀的觀念,已不適合 21 世紀的目的。

    少干一點的起源

    用更短的時間干完更多工作,從而可以多休息一點,這個想法并不新鮮。在這一點上,我們都要感謝福特汽車公司(以及工業革命),感激我們現在一周只用工作5天而不是6天。 1926 年 7 月在部分工廠開展的一項實驗,很快就在同年 9 月成為公司政策。

    1938年通過的美國《公平勞工標準法案》(Fair Labor Standards Act ,FLSA)規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 25 美分,每周的工作時間為 44 小時,加班費應該是工人正常工資標準的 1.5 倍。這項法案規定,到了1939 年每周工作時長縮短為 42 小時,到1940 年進一步縮短為每周工作 40 小時。

    注:

    至少從 1916 年開始,亨利·福特就一直在考慮采取每周工作5天的做法,然后終于到 1926 年開始實施。

    至少從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就嘗試了每周工作4天的做法。另一項實驗發生在 2004 年,猶他州西班牙福克市(Spanish Fork City)政府對市政府雇員推出了每周工作4天的做法,但每天的工作時間延長到 10 小時。從 2008 年到 2011 年間,猶他州政府也進行了類似試驗。甚至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前,這個想法就已經開始流行起來,2018 年和 2019 年提供的職位空缺數量已經比 2017 年更多。

    我們每周究竟工作了多長時間?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的數據顯示,2020 年,就業人員年平均工作時長最小的是德國,為 1332 小時(每周 25.6 小時)。美國人年平均工作時長為 1767 小時(每周 34 小時),而加拿大人年平均工作時長為 1664 小時(每周 32 小時)。而在其他一些實驗每周4天工作制的地方,英國人每周工作時長為 26 小時,西班牙人每周工作時長為 30 小時,日本人每周工作時長為 31 小時。

    看著這些數字時,你會感覺 16 歲或以上的普通美國人的工作時長幾乎相當于每周工作4天了,而其他一些國家的員工空閑時間甚至更長。

    但如果你更仔細地看一下美國的數據的話,就會發現高中以及大學年齡的工人拉低了平均水平。 2021 年,16 至 19 歲的人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 25 小時,20 至 24 歲的人每周工作時間為 34.8 小時。 25 歲及以上的人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 39.6 小時。

    每周4天工作制的好處

    每周4天工作制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通過減少整體的工作時長,提供整整3天的休息時間,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以下個人優先事項:

    跟家人、朋友以及寵物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看護 就診預約 個人發展 教育 旅行 愛好 住宅修繕維護 家務

    但對于雇主來說也會有一些好處。真正把員工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是例外,而不是常態。 (據統計,目前只有 82 家企業能做到這一點——標準包括多元化/包容性、靈活的日程安排、遠程辦公以及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40 小時。)

    作為讓員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時間的回報,雇主可能期望得到以下一些好處:

    增加銷售額 員工倦怠減少,員工留存率增加 降低辦公的運營成本(除非公司已經完全實現遠程辦公) 填補空缺職位的申請人才庫變大

    工作時長縮短可以減少通勤和交通擁堵,從而帶來環境效益。

    每周4天工作制的挑戰

    每周4天工作制未必能保證員工可以維持原有的工資和福利。據報道,有些組織是把每周4天工作制作為節省成本的措施,比方說, Stanley Black 、 Decker 以及洛杉磯時報,這些機構采取每周4天工作制后在三個月內就削減 20% 的工資成本。采取每周4天工作制取得成功的短期試驗如果長期執行下去,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

    比方說,在線編碼學校Treehouse從 2013 年就開始實施每周4天工作制。從 2006 年開始,公司首席執行官 Ryan Carson在他之前的公司就已經采取這一策略。直到 2015 年的時候,他還公開稱贊壓縮每周工作時長的各種好處,如可以提高生產力,讓工作生活更加平衡。

    但在 2016 年,Carson在Treehouse恢復了每周工作 40 小時的做法,并且被迫裁員。他說,每周工作 32 小時造成他自己職業道德的缺失,而這又對企業及其使命造成了根本性的損害。 到了2018 年,他說自己現在每周工作要 65 小時,而且遵循一套嚴格的時間表,從早上 4 點 30 分開始,到下午 6 點結束,早上會安排一段休息時間,用來鍛煉、吃早餐和陪妻子,但從早上 8 點 30 分開始就沒有休息時間了。

    每周工作 4 天,要但求人們每天工作 10 小時,這可能與工資條例規定不符,或者對員工來說太累了,既不能提高生產力,也不能替公司節省資金。到了 1990 年代的時候,很多組織都發現了這種情況,隨后改為采用 9/80 的時間表,也就是周一到周四每天工作 9 小時,每兩個周五工作 8 小時,然后換取中間一個周五的休息時間。

    出于多種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每周工作4天的想法。比方說,他們可能喜歡工作時候的社交活動,或者覺得自己的工作太吸引人了,以至于他們并不想少干活。部分員工可能會發現,把一周的工作時間壓縮后,會持續給他們造成周四綜合癥,被迫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而這種壓力水平是不可持續的。

    事實上,根據 2020 年 3 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蓋洛普得出的結論是,與每周工作 5 天或 6 天的人相比,每周工作 4 天的人報告說自己的倦怠程度比較低,幸福感水平較高;而每周工作5天的人,工作分心的比例是最低的。

    蓋洛普發現,對于員工敬業度,工作體驗質量的重要性要高于工作天數。組織如果管理不善,光是縮短每周的工作時間并不足以提高員工的敬業度。盡管如此,員工確實非常重視日程安排的靈活性,因為這可以降低壓力水平,幫助他們更有效地管理生活的其他方面,從而工作更加投入。

    然后是行業問題。與依賴服務性工作的工作相比,依賴知識性工作的工作轉向壓縮每周工作時長的時間表相對容易。我們不希望看到客戶服務或技術支持,更不用說醫院和消防部門,每周也休假3天,連人都找不到——雖然允許個別員工每周工作4天有這種可能性。

    此外,光靠工作得更聰明一點,有些工作,比如服務或物流方面的工作,你是沒法事半功倍的。比方說,亞馬遜倉庫的員工,他們每小時可以挑多少件物品,或者 UPS 的司機,他們一天可以去到多少個送貨地點,這些都會有實際限制的。不過,一項研究確實發現,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呼叫中心座席的工作效率會降低——因為處理呼叫的時間會變長。

    減少工作天數也存在現實的、文化上的障礙。如果每周工作5天(或在某些行業還是7天)仍然是常態,那么每周工作時間較短的公司可能會導致工作時間較長的公司出現令人沮喪的延誤(因為對方不上班了)。接受這些延誤需要轉變思維方式,體諒對方是在為員工福祉著想。

    每周4天工作制的迷思

    你可能已經看到冰島成功實施了每周4天工作制。悉尼科技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 Anthony Zeal 在 The Conversation 的一篇文章里面解釋了對這種成功的迷思。

    Zeal 寫道,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主流媒體誤報了 2021 年 6 月的一項研究的結果。在這項研究里面,冰島共有 66 個工作場所的 2500 名政府工作人員參與,他們嘗試從每周工作 40 小時改為每周工作 35 或 36 小時。大多數工作場所最終每周的工作時長只減少1到3個小時,不過確實保持了生產力,提供的服務水平跟原來也大致相同。這項實驗確實帶來了冰島全國范圍內工作時間的減少,但私營部門僅減少了 35 分鐘,公共部門則減少了 65 分鐘。

    每周4 天工作制的成功故事

    Wildbit是一家于 2000 年在費城成立的小型軟件公司,該公司在2017 年開始嘗試每周4天工作制,然后把這項制度永久化。該公司強調的是結果導向而不是數量,強調工作的專注與深度,而不是記錄工時,所以,他們的政策取得了成功。

    Wildbit每周4 天工作制是其以人為本的理念的一部分。這一理念認為,工作是為了生活,提供好的福利,但優先考慮企業而不是員工的福祉,這不是正確的做法。這家公司還采取了遠程優先的辦公方式,而且薪酬一視同仁,跟員工在哪里上班無關。

    每周4 天工作制的最新動態

    每周4 天工作制似乎在全球范圍內均受到了關注,美國加州眾議員Mark Takano已提出一項法案,打算實施每周4 天工作制。盡管不太可能很快成為法律,但該法案(要求公司為每周工作超過 32 小時的加班時間支付加班費)仍然是督促企業重新考慮每周工作 40 小時的關鍵一步。這場疫情也促使更多雇主考慮遠程辦公以及每周4天工作制。

    2021 年年中的時候,冰島公布了 2015 年至 2019 年間每周4 天工作制試點計劃的結果。結果表明,員工在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家庭活動的同時,壓力或倦怠程度也比較低。

    還有一些地方也在進行每周4 天工作制的試驗,其中西班牙政府表示將向公司支付費用來進行試驗。聯合利華在新西蘭也實施了為期一年的每周4 天工作制計劃,該計劃已于去年結束。

    英國也將于 2022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啟動每周4 天工作制試驗(參與的員工在試驗期間的工資不會減少)。

    總部位于美國的Kickstarter也將在 2022 年進行每周4 天工作制試驗。該公司將成為美國的試點計劃4 Day Week US的一部分。社交媒體軟件公司Buffer已經在2020年開始實施每周4 天工作制。

    為了保證每周4 天工作制的成功,公司采取了哪些策略?

    重新評估任務,并排定優先次序 減少干擾和分心 提高自動化程度 強調人的創造力 限制工作型的社交活動 減少和縮短會議 減少花在在電子郵件和聊天app上的時間 定義明確的目標 設定可在工作周變短的情況下實現的目標 看工作結果,而不是工作時間 實施異步工作 維持員工工資不變 信任員工 定期征求員工反饋 從試錯中學習

    有哪些公司試過過每周4天工作制?

    清單可以列很長,這里舉13個例子:

    Atlassian Buffer Bunny Studio The Financial Diet Galt Pharmaceuticals GooseChase 微軟日本 Perpetual Guardian TGW Studio Treehouse47 UpBuild Wanderlust Group Wildbit

    誰在推動每周4天工作制的更廣泛采用?

    4 Day Week Global Wildbit Buffer 日本政府 蘇格蘭政府 西班牙政府

    有關如何讓每周4天工作制取得成功,去哪里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不妨看看這些書:

    《每周4天工作制》(The 4 Day Week: How the Flexible Work Revolution Can Increase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and Well-being and Help Create a Sustainable Future),作者:Andrew Barnes 《如何縮時工作》(Shorter: Work Better, Smarter, and Less—Here’s How),作者:Alex Soojung -Kim Pang 《深度工作》(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作者:Cal Newport

    另外,也可以試試這些在線資源:

    《哈佛商業評論》的每周4天工作制實施指南

    Wildbit博客關于每周4天工作制的系列文章

    4 Day Week Global網站

    總結

    很多公司和員工都成功地縮短了每周的工作時長,同時享受到諸如生產力提高,有更多時間追求個人興趣和目標等好處。不過,每周4天工作制并不是所有行業、企業或個人均適合。此外,實施每周4天工作制也沒法修復職場的不友善與“毒性”。

    COVID-19 的大流行迫使全世界對工作進行重新評估,推動著大家對每周4天工作制的想法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但要讓它成為新常態,就需要進行文化和思維方式上的轉變,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工作的重要性;仔細研究可以哪些工作活動可以自動化、降低優先級,或者完全放棄;同時要克服對變革的不適與惰性。

    譯者:boxi。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