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從真旗艦到輝煌不再:三星Galaxy Note成也差異化,敗也差異化

    近年來,有關三星Galaxy Note系列是否還應單獨存在的討論,現在終于有了官宣結果。

    在MWC2022期間,三星電子移動體驗部負責人TM Roh宣布:Note 系列從現在起將以Galaxy S Ultra的名義出現。

    三星這一舉動,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保住了Note產品,但也意味著其輝煌不再。

    在此回首三星Galaxy Note系列從異端走入主流再又跌落至三星已難為其單獨召開一次發布會的尷尬境遇,則或可說其是“成也差異化,敗也差異化”。

    異端崛起

    Note系列產品誕生在iPhone的光環之下,如何與iPhone產生差異化,三星想到的辦法是將智能手機大屏化并給它配上內置手寫筆。

    但在喬布斯所定義的3.5英寸為智能手機黃金操作尺寸的現實下,三星將首款Note產品的尺寸設置為5.3英寸,成為了市場“異端”,畢竟這一屏幕尺寸在當時算得上是絕對的巨屏產品。

    但就是這樣的異端,卻以更大的內容顯示面積、更好的觀影娛樂體驗,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

    數據顯示,初代Note上市九個月,全球銷量就已超過1000萬部。

    這一銷量成績不僅遠超市場預期,更讓三星成功改變了智能手機市場風向,更進一步將智能手機帶入了大屏時代,也讓三星成功樹立起了蘋果挑戰者的形象。

    三星Note系列一戰成名,在此后的幾代Galaxy Note系列中,三星也一直延續著這樣的核心升級路線——擴大屏幕尺寸、增添S—pen功能,并不斷在市場取得成功。

    從市場數據來看:三星Galaxy Note 2,上市三個月全球銷量超過500萬部,與Note銷量合并超過了3800萬部;三星Galaxy Note 3在上市兩個月之后銷量突破1000萬部。

    創新受阻

    這是三星Note 的高光時刻,但隨著大屏iPhone推出以及自身創新受阻,自Note 3之后,三星Note系列的產品銷量事實上也逐步進入了下滑期。

    數據顯示,Note 4上市首月銷量僅為450萬部,已不敵Note 3;而后Note 5市場銷量更是進一步走低,上市五個月銷量僅為500萬部。

    而最有希望重現Note榮光的Note 7,卻又遭遇電池事件黑天鵝,讓三星一度深陷產品質量信任危機之中,這也為Note系列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埋下了伏筆。

    雖然三星在隨后又繼續發布了幾代Note產品,但在銷量上卻始終無法重現Note榮光。

    成也差異化,敗也差異化

    在此復盤三星Galaxy Note系列從異端崛起到并入S系列的發展境遇,則或可用“成也差異化,敗也差異化”來概括。

    于Note系列產品來說,其誕生之初錨定的就是iPhone當時所忽略的大屏市場,而大屏和S—Pen則是其區別于其他產品的核心特征。

    但如我們所見,在Note系列的成功助推下,智能手機市場集體進入大屏時代——即使是iPhone也放下了喬布斯的金科玉律,在iPhone系列中推出了5.5英寸的iPhone 6S Plus,與三星正面競爭。

    這種集體的屏幕持續躍進,也讓三星Note系列的差異化越來愈小,即使是三星自身——其S系列產品與Note系列產品的尺寸也是越來越接近,并讓S和Note這兩個系列的產品愈發內卷。

    從某種程度來說,當下S系列和Note系列的唯一區別,就在于S—Pen。

    但于S—Pen而言,其雖然證明了三星的工業設計能力,也的確滿足了部分用戶創造力的需求,但從整體市場來看,用戶對于S—Pen的需求卻是相對小眾的,而在數代更迭之后,三星自身也很難在S—Pen上開發出能切中用戶需求的功能了,并且S—Pen的存在,還犧牲了電池容量、輕薄手感。

    如此種種,都使得三星Note系列銷量,逐步走低。對此現實,三星自身也在求變——于市場推出了可折疊產品三星Galaxy Fold產品。

    而Fold系列的相對成功,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壓倒三星Galaxy Note生存空間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別是在Galaxy Fold也支持S—Pen之后。

    畢竟即使是強如三星,也很難同時支撐多款旗艦的同時研發,其必然也要追求投入產出最大化。所以如今三星將Note系列并入S系列,以S Ultra的名義出現,事實上也算是一種比較討巧的做法。

    寫在最后:

    觀察三星Galaxy Note系列產品的境遇,不難發現差異化于一款產品的生命力的重要性,而這于正在積極探索、塑造產品差異化特征的國產手機而言,想必也有不少借鑒和警示意義。

    諸如,在尋找產品核心差異化特征時,更需要考慮差異化的生命力;又如如何讓產品的差異化擁有足夠的區隔力,不與自家產品內卷,并與競品拉開差距等等,這都是國產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鄰章”(ID:TMT317),作者:鄰章,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