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 | 匯天網絡與華為數字能源簽約,將共同建立零碳數據中心
作者 | 鄧詠儀
編輯 | 蘇建勛
2月25日,匯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天網絡”)與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數字能源”)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匯天網絡和華為數字能源在2022年的合作金額規模預計將達到10億元以上。雙方將基于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和國家“雙碳”目標,以及數據中心綠色節能創新技術,共同建立全球最大的“源、網、荷、儲”的綠色零碳數據中心。
在會上,匯天網絡董事長楊美玲,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華為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楊友桂代表雙方簽約。
雙方現場簽約合作
匯天網絡成立于2007年,主要業務為互聯網基礎設施、大數據和云計算服務,目前已經完成多個數據中心項目環京戰略布局,提供20萬個機柜服務。
2021年11月,華為成立智慧公路、海關和港口、智能光伏以及數據中心能源等軍團,和華為三大業務運營商、企業、消費BG屬于同一個級別。華為數據中心能源軍團就是四大軍團之一,當前已經能夠提供全場景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滿足多行業、多場景、多模式對數據中心建設的需求。
在會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華為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楊友桂表示,華為數據中心能源軍團與匯天網絡優勢互補,雙方將聯合研究更高效的“綠電+數據中心”的創新模式,應用源網荷儲解決方案,例如采用風電、光伏等綠電接入等,未來這個數據中心將采用100%清潔能源供電。
從以往的“低碳數據中心”到“零碳數據中心”,對建筑方法、能源使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會后的采訪中,楊友桂向36氪介紹,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周期通常在24個月左右,很多數據中心都是先蓋樓,再設電力、制冷模塊,一體化很難做好。
當前,華為的全預制模塊化的建設方案能夠縮減到9個月左右,時間減少,并且新的建筑方法也能讓建設中的碳排放減少50%左右,占地面積縮小40%,出柜率提升10%,對業務而言是較大提升。此前,華為就用全預制模塊化的方法,在阿聯酋用兩年時間交付了100兆的數據中心。
在“雙碳”和“東數西算”的大背景下,綠色數據中心成為如今互聯網行業的焦點。據IDC預計,到2024年,數據中心耗電量將占到全社會耗電量的5%以上,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因此,包括傳統的數據中心產業以及自建數據中心的互聯網大廠,都在研制效能更高、消耗更低的解決方案,加速向市場推廣。在這個月,華為前不久也完成了與迪拜水電局的簽約,將承建中東和非洲最大的太陽能供電數據中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