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東南亞,實現企業合作共贏
訪問36氪出海網站letschuhai.com,獲取更多全球商業相關資訊。
“人口紅利”、“數字經濟騰飛”、“獨角獸涌現”、“B2B 科技藍海”……一個個炙手可熱的標簽與東南亞緊密相連,這塊區域儼然已經成為全球資本和企業密切關注的又一顆“明星”。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亞洲經濟師西恩·芬奈爾預測,東盟六國2022年經濟增長率將達6.1%,是全球增長率最高的地區。東南亞的魔力何在?企業又如何搭上東南亞發展的快車,在經濟增長的大潮中分一杯羹?
東南亞助力企業開啟成功的大門
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蓄勢待發。根據東盟秘書處,東南亞坐擁6.6億總人口,其中19歲以下人口占比超過33%,20-54歲人口占比達50.8%。據世界經濟論壇預測,預計到2030年,70%的東南亞人口會成為中產階級,消費市場的規模將有望增長至4萬億美元。一大批能夠投入勞動并且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是東南亞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他們在不斷創造財富的同時,又有強大的消費能力。
新冠疫情加速了東南亞數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用戶數量和數字經濟規模都持續擴大。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21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2021年,東南亞新增4000萬互聯網用戶,同比增長10%,總數達4.4億。并且80%的互聯網用戶都在網上進行過消費。2021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740億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3600億美元。電子商務、外賣配送、無現金支付等生活方式在東南亞逐漸流行。消費者行為的轉變讓廣受歡迎的應用加速增長。2021年第三季度,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 總訂單數同比增長123.2%,訂單數連續九個季度實現同比三位數增長。昔日獨角獸、如今的上市公司 Grab 的配送業務自疫情以來一直保持著持續且強勁的增長,2021年第三季度 GMV 同比增長66%;2021年3月,印尼國內共有250多萬用戶使用數字支付平臺 LinkAja 的服務,相比于去年4月,該平臺交易量增長了600多倍。
除了消費端的改變,數字化浪潮也席卷了金融、教育、醫療、傳統工業等產業。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在這些領域。2021年躋身獨角獸行列的金融科技公司 Nium 重新定義了消費者和企業跨境收付款的體驗;教育技術公司 Ruangguru 為印尼1000多萬學生提供在線課程;平安好醫生與 Grab 合作開展的在線醫療服務平臺 GrabHealth 疫情期間每日咨詢數量達到近1萬次;大族機器人完成泰國李爾汽車2000多萬元座椅骨架機器人焊接生產線的出口項目。
合作是新的財富密碼
洞察到東南亞的增長潛力,眾多企業都想前往東南亞尋找新的商機。面對陌生的環境,尋找優質合作伙伴攜手開拓新市場能夠事半功倍。在東南亞,不同行業和規模的公司,都能找到理想合作伙伴。
“我們深信,通過與Grab以及其他領先的保險公司合作,我們將能夠更好地滿足東南亞客戶的保險需求。”
——許煒,分管國際業務的眾安副總經理
2019年,眾安國際與 Grab 達成合作,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探索東南亞互聯網保險分銷業務。眾安國際幫助 Grab 搭建數字化保險分銷平臺,并提供后臺技術支持,為東南亞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提供20余款定制化、按需型的保險產品,例如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上線按需型重疾計劃、按需型車險、家庭版意外險等。用戶可直接通過 Grab 手機 APP 購買到價格實惠的創新型保險產品。
2020年,眾安國際與 Grab 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到了印尼,在印尼的 Grab Express 上推出了保障貨物快遞時發生損毀風險的按需型財產保障產品。疫情期間,眾安國際通過向 Grab 平臺運營司機、乘客、送餐員、物流快遞人員等不同群體提供涵蓋新冠病毒責任風險保障、送餐延誤風險保障、同城快遞貨運風險保障等方面的保險服務,助力當地企業在疫情后期復工復產。
截至2020年底,Grab 生態在眾安的合作下,已累計產生超過7,000萬張保單。在這次合作中,眾安國際借助 Grab 影響力拓展了東南亞市場,Grab 無需擔憂技術難題,當地消費者享受到便捷、定制化的保險服務。
“與用友達成長期伙伴關系,對福智霖來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我們可以攜手為落戶新加坡的中資企業提供更完整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用友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系統搭建經驗,也可以幫助到來新加坡設立總部,在東南亞設廠的企業。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愿出海的中國企業,通過新加坡的平臺和朋友圈,可以順利起航,大展宏圖。”
——周璠,福智霖集團董事
新加坡本地秘書公司福智霖集團和中國企業云服務與軟件提供商用友的優勢互補也是企業合作的典范。新加坡持有會計企業管制局法定秘書牌照的本土服務商超過3000家, 福智霖集團面臨著激勵的行業競爭。如何在紅海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提升競爭優勢?在新加坡政府機構的支持下,福智霖集團采用了用友的產品和系統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數字化能力釋放了福智霖集團的產能,幫助其在新加坡發展壯大。這樣的成長不僅得益于生態伙伴的“跨界”支持,也凸顯了新加坡政府鼓勵企業擁抱數字化、實現產能升級的格局與遠見。
在此之外,福智霖集團還與用友達成合作,攜手賦能中資企業出海。用友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定制化的系統來簡化會計和行政工作,福智霖集團提供企業顧問服務,包括公司注冊、會計及年審等。這樣的“跨界”合作,不僅能為企業雙方帶來新的突破,同時也惠及了其他出海路上的同行者,對正在國際化的中資企業來說,是企業發展的模范,也是落地新加坡過程中的便利。
“公司主要業務是數字孿生,屬于智慧城市建設,這類業務需要政府渠道,通過政府機構的支持,我們不僅可以承接政府項目,還可以利用政府搭建的商業網絡交流平臺來接觸客戶等利益相關者。”
——Eric Liu,孿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TO
一些初創公司也通過政府支持與企業合作,在東南亞謀得一席之地。中國數字孿生解決方案提供商孿數科技申請了新加坡政府的 SPARK 認證計劃,在業務拓展中獲得政府和本土企業的優先考量,成功合作承建了新加坡市政公用設施數字孿生項目。孿數科技新加坡分公司 Virspatial 還成功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為其打造基于 5G 及云的數字孿生凈零能耗建筑平臺。政府扶持與官方認證背書為初創企業帶來承接大型項目的機會,也減輕企業在異國他鄉運營業務的“水土不服”問題。
新加坡,合作共贏的起點
“如果有到新加坡的朋友,都會知道我們資源上面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們都很鼓勵企業去運用科技和技術,來提高生產的效率。我們會提供一些平臺,把新加坡企業的一些問題跟痛點聚集起來,開放給全球各地的企業,讓他們來參與提供方案,希望從中幫助去解決痛點,同時創造新的機遇。”
——黃靜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大中華區副司長
憑借連接性優異、人才豐富、全球企業云集等特點,新加坡在東南亞脫穎而出,成為企業出海的最佳跳板。新加坡位于世界主要的貿易航運和航空航線上, 4個小時之內可以到達東南亞所有主要城市,7小時飛行圈覆蓋亞洲各主要城市。人力資源豐富,根據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美國研究機構波圖蘭研究所(Portulans Institute)聯合發布的《2021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第二,僅次于瑞士。此外,全球各地的優秀公司紛紛落地新加坡,46%的全球100強公司、59%的科技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成為新加坡企業合作網絡的重要部分。
政府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生態合作的鼎力支持也是新加坡的一大亮點。十多年前,用友通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簡稱 EDB 經發局)了解到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的好處,來到新加坡發展。“他們和我們一起拜訪新加坡的企業軟件服務商。拿出一張新加坡地圖,耐心給我講解新加坡各區的企業集群情況……” 用友新加坡董事總經理陳崑對 EDB 經發局給予的幫助念念不忘。作為中資企業,用友新加坡子公司在當地實現了本土化經營,為各行各業的東南亞客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開源分布式數據庫廠商 PingCAP 副總裁劉松曾提及,“新加坡政府愿意去做創新,新加坡衛生局是 PingCAP 在中國以外的第一個海外的政府客戶。”
EDB 經發局也聯合了其他新加坡政府機構如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共同創建與推廣了許多交流平臺,如開放式創新網絡(Open Innovation Network,簡稱OIN)、開放創新平臺(Open Innovation Platform,簡稱 OIP)以及新加坡認證計劃(Accreditation@SG),協助來自各國的企業交流,碰撞合作機會。
尋求解決方案的政府機構、企業、商會與商團可通過 OIN 提出要求,再經由平臺媒合找出方案供應商。德國無人機應用開發商 Third Element Aviation 通過 OIN 接受了新加坡建設局和建屋發展局的呼吁,與智能傳感器公司 Claritas Technology 建立合作,利用無人機每年為4,000多幢建筑物提供安全檢查服務,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讓建筑檢查減少50%的人力應用。
OIP 集合了企業和政府的需求,讓科技企業有機會與業界及其他技術提供商就多學科和復雜問題展開合作創新。新加坡旅游科技公司 Vouch 通過 OIP 與新加坡泛太平洋酒店、新加坡濱海賓樂雅酒店等客戶合作,提供自動處理客人簡單需求的數字禮賓解決方案、可遠程入駐及退房的平臺、內部管理自動化系統等。加入 OIP 后,Vouch 收入增長了兩倍,并將業務拓展到了韓國、印尼和歐洲。
新加坡認證計劃則助力企業贏得與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的合同。美國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WalkMe 參與新加坡認證計劃后,獲得了8個政府項目。公司通過構建一系列屏幕步驟提示,幫助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新加坡教育部等機構提高網站和內部應用的可用性。
作為區域門戶,新加坡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便捷的交通與數碼連接條件、豐富的資金流動等優勢,能夠助力企業滲透東南亞市場。并且依托得天獨厚的總部經濟以及與時俱進的政策支持,新加坡能為企業帶來的廣泛的合作伙伴網絡。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跨國財團,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優質伙伴,攜手共贏。
掃碼關注【企航新加坡】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第一手新加坡商業資訊與服務。
尋求報道、與作者交流、商務合作、投稿轉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36氪出海”,點擊菜單欄-聯系我們-合作需求,掃碼填寫表單,與我們聯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