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與6座城市傳出緋聞,特斯拉中國新工廠到底要放哪?

    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選址再次成謎。

    就在昨天,特斯拉對外表示有關其國內第二工廠選址沈陽市大東區的消息不實,并表示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的選址目前仍未確定。

    這件事在熱鬧了一整個周末后,讓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的選址再次留下懸念。

    此前,除了沈陽市外,還有青島市、廣州市、宜賓市、西安市等城市都與特斯拉傳出過建廠“緋聞”,并且在這些城市近兩年的政府工作計劃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字眼也是頻頻出現。

    隨著上海工廠的落成和投產,給周邊地區帶來了稅收紅利、就業紅利以及可持續發展紅利。所以,全國多座城市的招商部門都想邀請特斯拉入駐,幫助該城市乃至整個省份完成產業升級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那么,特斯拉此前都與國內哪些城市傳出過“緋聞”?這些城市又分別有哪些優勢能夠吸引特斯拉落戶呢?

    對此,車東西匯總了國內此前與特斯拉傳出過“緋聞”的六座城市,并以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順序從地理區位、政策條件以及產業結構等方面逐一分析特斯拉新工廠選址的可能性。

    01 沈陽已被官方否認,周邊產業配套是優勢

    今年2月12日,“遼寧發布”公眾號推送了一篇名為《沈陽市大東區“五抓”并舉 爭當振興發展排頭兵》的文章,在文章中出現了這樣一句話:“結合文官片區城市更新,拉開工業發展空間,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車項目落地奠定基礎。”

    讓不少媒體都紛紛猜測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或將要落地沈陽市大東區。但是,特斯拉方面對此表示,此消息不實,而“遼寧發布”公眾號也馬上刪除了此文章。

    但坐擁多家整車生產廠的沈陽市就真的在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的選址競爭中出局了嗎?

    ▲“遼寧發布”公眾號截圖(現已刪除)

    相比于其他城市,沈陽在整車制造上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豐富的汽車產業配套企業和大量上下游企業和人才,像是華晨寶馬、華晨汽車、上汽通用等多家車企都在沈陽市或者遼寧省有自己的整車生產工廠,而相對應的整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的數量也比較多。

    除此之外,遼寧省的隔壁省份吉林省也是我國汽車制造業大省,更是國內汽車“老大哥”一汽的大本營,與遼寧省同樣坐擁多家整車制造工廠以及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企業。

    ▲華晨寶馬沈陽大東工廠

    但對于特斯拉來說,如果按照目前其在中國的供應商分布情況來看,遼寧省乃至整個東北三省的直接或間接供應商只有不到5家,僅占國內供應商總數的2%左右。所以,沈陽市乃至東北三省目前已有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并不能吸引特斯拉于此建廠。

    但是,相比于我國中東部的發達城市,沈陽市的用地用工成本相對更低,這對于采取“以產量降成本”的特斯拉而言,以及對“精打細算”的馬斯克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址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2018年宣布首家海外工廠落地上海之前,也曾否認過此前與上海市的傳聞。

    所以,沈陽是否真的已經出局,或許只有在官宣那一刻才能見分曉。

    02 青島第一個被否,可能性尚存?

    在這次沈陽與特斯拉傳出緋聞并被否之前,去年也有一座境遇相同的城市——青島市。

    去年11月初,有部分媒體宣稱青島市有關部門已經與特斯拉中國高層進行溝通,特斯拉第二工廠或將落戶山東省青島市,一時間引起行業熱議。但隨后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發微博稱:“敬告大家,目前網絡上關于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的信息不屬實。”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

    青島雖然是眾多候選城市中第一個被特斯拉否認的,但是它真的就沒可能了嗎?

    青島市位于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全市GDP高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雖然青島并不是我國傳統的汽車工業重鎮,但是依然擁有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奇瑞汽車等整車生產廠,而像特斯拉在銷量上唯一的對手——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在青島市生產。

    ▲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外景

    對于特斯拉來說,青島雖然同樣擁有相對豐富的上下游配套產業以及汽車生產經驗,但相對趨于飽和的地區產能以及倉儲物流壓力或成為“勸退”特斯拉的因素之一。

    根據青島市政府部門的數據顯示,2020年,青島市整車產量接近120萬輛,并且連續三年產量突破100萬輛。而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年產能接近50萬輛,如果特斯拉在青島市建立國內第二工廠,青島市每年的整車產量將會接近或突破200萬輛。

    有趣的是,如果特斯拉最終選擇在青島市投資建廠,那么未來特斯拉Model 3、五菱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Y這三款全球乘用車銷量領先的車型都將在同一座城市生產。

    除此之外,中國市場作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場,如果上海工廠未來繼續作為特斯拉出口全球的生產基地,那么國內第二工廠的職責大概率就是“管夠”中國市場。

    03 供應商扎堆成片,圖方便會選寧波杭州灣?

    如果特斯拉要“圖方便”,寧波杭州灣或成首選。

    之所以稱為“圖方便”,是因為寧波市大約擁有16家特斯拉供應商,占到全國總供應商數量的9%,而整個浙江省有超過30家特斯拉直接或間接供應商,占到全國供應商數量的20%。如果再加上鄰近省份江蘇省,那么位于江浙兩省份的特斯拉直接或間接供應商的數量將超過80家,接近全國總供應商數量的50%。

    ▲國內直接、間接供貨特斯拉上市企業省份分布圖(數據來源網絡)

    所以對于特斯拉來說,把自己的工廠建在一眾供應商之間可能是最能節約運輸成本的做法了,與當地供應商的位置關系可以稱得上是“眾星捧月”。

    當然,特斯拉第二工廠在寧波杭州灣落地并不只是無端猜測,特斯拉與寧波杭州灣新區之前也傳出過“緋聞”。

    此前,有網友曝出一張寧波杭州灣投資合作局的回復截圖,上面寫著:“特斯拉作為一家非常成功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新區一直以來都有關注。特斯拉未來的發展新區也會持續關注。”雖然整段內容中并未提到工廠建設等事宜,但或許可以說明,寧波杭州灣新區已經參與到這場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選址的競賽之中。

    ▲寧波杭州灣投資合作(圖源網絡)

    除了眾多供應商于此之外,寧波與上海同屬長三角經濟區,而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積累的經驗或許可以照搬到寧波杭州灣新區,幫助特斯拉“零水土不服”完成快速投產。

    04 廣州南沙曾落敗上海臨港,或再次競爭

    2021年,特斯拉在上海市的銷量排名全國第一,高達51818輛,而緊跟其后的就是深圳市,銷量達到了24225輛,而廣州市的銷量也達到13417輛。整體來看,特斯拉在廣東省的銷量也位列國內第一梯隊。

    所以,如果按照市場份額的高低來預估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的選址,廣東省取勝的概率相對較大。

    并且,在2018年特斯拉宣布其海外首家工廠落地上海之前,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也曾無限接近過特斯拉。

    此前,有位來自廣州市南沙區政府的內部人士曾向當時的媒體透露:“特斯拉不僅在跟上海談也正在跟廣州談,誰給的條件更優惠,就選擇哪里。”并且,財新網也在當時爆料稱,廣州市南沙區為了拖住特斯拉,還專門籌備了相應的計劃方案,并命名為“T計劃”,“T”或代指特斯拉。

    曾有位熟悉南沙區招商引資事務的人士向當時的媒體透露,之所以特斯拉放棄廣州南沙轉而選擇上海臨港,是因為南沙區希望引進的電動汽車廠將研發、運營等部門全部或者部分設在本地,但是特斯拉更像在中國設立的是生產工廠,而并非自主研發部分。

    ▲廣州南沙港

    但時至今日,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規劃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生產需求,如果從特斯拉在上海落成研發創新中心和數據中心,并已經開始準備籌建設計中心可以看出,特斯拉在中國的布局要逐漸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

    并且,那款傳聞已久,并得到馬斯克承認的入門車型或就將由特斯拉中國團隊設計并生產制造。

    所以,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規劃與當時廣州市南沙區的意愿不謀而合,所以廣州市南沙區準備的“T計劃”這次或許可以拿出來繼續用了。

    05 網傳特斯拉將用刀片電池,西安或也是備選

    最近一段時間,除了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之外,特斯拉將采用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的傳聞也在網絡上不脛而走。

    有消息人士爆料,特斯拉未來將會采用比亞迪單體型號為C112F的刀片電池,并且裝車量將可能達到20.4萬臺/年,并且有可能會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量產交付。

    與此同時,車東西從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的網站上也找到了一份文號為市政辦發〔2021〕46號,名為《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

    在該文件第四個副標題的第二小段里,有這么一段文字。“做大做強動力電池產業。推動比亞迪、三星環新等企業持續放量和提產擴能,加快比亞迪刀片等新型動力電池、北汽雙園等高端動力電池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市汽車動力電池形成配套西安、供應全國,產銷規模居全國前列的發展格局。(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投資局、市發改委)”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網站截圖

    這說明,西安已經成為繼重慶市璧山區之后,比亞迪刀片電池新的生產基地,而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年產能也將會不斷上升。

    如果特斯拉將采用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這則傳聞坐實的話,那么特斯拉也就有可能會去西安投資建廠。

    假想一下,如果特斯拉選擇在西安建廠并采用來自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那么西安工廠產能就可能會與上海工廠的產能完全獨立,由西安生產的刀片電池特斯拉車型或主銷國內,而由上海工廠生產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特斯拉車型或只出口。

    畢竟,像特斯拉如此體量的公司肯定不希望將關鍵市場中的關鍵零部件都放到一個“籃子”里。

    但是,西安市并非我國的汽車工業聚集地,所以整體來看,特斯拉在此建廠的可能性比較小。

    06 寧德布局200GWh產能,宜賓或成最優選擇

    那么,如果“特斯拉將采用比亞迪刀片電池”這則消息不屬實,寧德時代依然是特斯拉國內最大的電池供貨商。所以,如果特斯拉要在國內建造第二工廠,國內車輛年產能翻番的話,寧德時代的電池產能也得跟上。

    縱觀寧德時代在國內多地的投資建廠,四川省宜賓市一定是最亮眼的一個,而特斯拉也有可能跟著來這里。

    從2019年開始,寧德時代就已經開始在宜賓市投資,并且總投資超過了300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宜賓生產基地的產能約為100GWh,已經超過寧德時代上海臨港生產基地的預計產能。

    ▲四川時代一期項目

    而在去年年底,寧德時代宣布將在宜賓投資建設新的動力電池制造基地,本次投資額將達到240億元。

    據悉,寧德時代宜賓生產基地未來的預計產能將會達到200GWh。而目前宜賓市附近只有凱翼汽車、奇瑞汽車等電池年裝機量較少的車企,寧德時代在宜賓布局產能如此之大的生產基地,不禁讓人產生猜疑,這是否是為了給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提前鋪路。

    除了寧德時代之外,天宜鋰業、光原鋰電、宜賓鋰寶等鋰電池上下游企業都扎堆在宜賓建廠,宜賓已經形成了原料、電池材料、鋰電池、應用產品、回收完整產業鏈。

    而車東西從宜賓市政府的官方網站了解到,宜賓市作為四川省經濟副中心,并且是四川省首座擁有轎車、SUV、MPV三大類傳統乘用汽車生產資質的城市,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宜賓市產業轉型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依托,并且車東西也從宜賓市政府官方網站上檢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字眼發現,宜賓市委書記以及當地領導班子曾多次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及鋰電池產業開展專項座談以及實地考察。

    截至目前,宜賓市已在其轄區內的三江新區建立了汽車產業園區,并已落地吉利汽車、凱翼汽車、奇瑞新能源汽車等4家整車企業和幾十家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

    從地理區位條件上來看,宜賓處于三江匯流處,水電能資源豐富,生產基地用電成本將會相對更低。而像是我國長江以南的東部經濟區,都屬于國家“西電東送”項目的目的地區域,而特斯拉超級工廠如此體量的工廠,或會對當地的電網產生一定壓力,生產產能或受到影響。

    并且,此前寧德時代方面也向媒體表示,其海外客戶會把是否使用綠電納入供應商考核標準。

    從運輸條件上來看,宜賓處于長江上游,相較于武漢等中游城市來說,內河通航條件并不占優勢。車東西查閱資料了解到,宜賓所處航段運輸汽車所用的滾裝船噸位在1000噸左右,如果按每輛特斯拉汽車平均2噸重來估算,一艘噸位在1200噸左右的滾裝船,單程只可以運輸600輛特斯拉,與遠洋滾裝船的運輸能力相差較多。

    ▲長江干線過閘滾裝貨船標準船型主尺度(圖源:長江航務管理局)

    水路運輸雖不占優,鐵路運輸則是宜賓的最大優勢。

    宜賓市附近有一條可以直達歐洲的快速鐵路貨運直達班列——蓉歐快鐵,該鐵路從成都青白江集裝箱中心站出發,可直達歐洲東部、中部多個城市,并且運輸時效在半個月左右,將遠超從上海工廠水運至歐洲的速度。

    這對于目前只依靠水運完成大陸之間運輸的特斯拉而言,遠洋貨運所面臨的氣候條件更復雜,所以車輛到港交付時間也就存在眾多變數。而這趟可以直通亞歐多座城市的中歐貨運班列或將成為特斯拉選址宜賓乃至川渝地區建廠的重要區位條件。

    對于宜賓市來說,擁有政府大力扶持、企業全力投資以及優良的區位條件,或許是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一個不錯的選址。

    07 結語:特斯拉新工廠選址還待官宣

    以上是車東西從歷史因素、政策條件、地理區位等方面分析了國內6座曾與特斯拉傳出過“緋聞”的城市,當然除了這六座城市之外,國內仍有不少城市都有可能成為特斯拉國內第二工廠的選址。

    所以,特斯拉究竟會在何處建立新工廠,只有等當地政府和特斯拉官宣那一刻才能塵埃落定,畢竟馬斯克也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人。

    雖然目前無法準確預判特斯拉新工廠的位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特斯拉全球不可或缺的市場之一,在中國的持續加注投資將會成為特斯拉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車東西”(ID:chedongxi),作者:昊晗,編輯:曉寒,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