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決心:如何培養更好的習慣?這里有一份秘籍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人們的日?;顒?0%都源自習慣。各個領域杰出的人士——成功的運動員、律師、政客、醫生、企業家、音樂家、銷售員,以及所有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在他們的身上你都能發現這樣一個共性,那就是良好的習慣。正是這些好習慣,幫助他們開發出更多的與生俱來的潛能。那怎么才能養成更好的習慣呢?本文為你揭秘,文章來自編譯。
劃重點:
小處著想
利用硬核的提醒
例行公事
決定你想要成為誰
安排好日常用品
跟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交往
鍛煉“放棄”肌肉
釋放寶貴資源
好習慣也可以放縱
加入一項計劃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
每當歲末年初,總要盤點一下過去的一年過得怎樣,希望新的一年如何可以變得更好。這一實踐,其實真正要思考的是習慣。我們做到的、沒做到的,或者希望做到的事情——這些通通都是我們習慣的副產品。
斯多葛主義有個詞叫做areté,是卓越(美德)的意思——包括道德上、身體上以及精神上達到卓越。這就是斯多葛派的追求。也是你今天要追求的東西。斯多葛主義強調,通過習慣的重復動作是達到卓越的必經之路。卓越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卓越是一種生活方式。它就像一個操作系統,而這個系統上面跑的代碼則是習慣。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如果我們想取得成功,如果我們想成為偉大,我們就必須養成讓這一切變成現實的日常習慣。以下就是我正在踐行的步驟。當你凝望著新的一年時,我要問你的問題是:如果現在不去培養好習慣,你想等到什么時候?
小處著想
喬治·華盛頓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是“積少成多”(many mickles make a muckle)。這是一句古老的蘇格蘭諺語,它說明了我們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東西積累起來就會變多,哪怕是小東西。 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芝諾說:“幸福是靠一步步實現的,但其實小事情并不小?!辈灰S下空頭承諾,說自己會多看書;相反,答應自己每天都看一頁就行。大處著眼很好,但小處著想更容易。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要追求正是容易些。因為一旦開始,你就可以形成勢頭。
利用硬核的提醒
弄個真的圖騰,這可以讓你想要堅持的習慣或標準不僅僅只是個想法,這是有幫助的——可以幫大忙。心靈導師威爾·鮑溫(Will Bowen)設計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可以幫助大家停止抱怨。他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制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只手上。這種方法簡單明了,很容易就能讓自己承擔責任。在我的桌子上,我放有一張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的照片。在背景里他拿著一個標志,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不!”這可以提醒他(以及現在的我)要說出這個強大的詞。我們之所以要給 Daily Stoic 制作硬幣,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一旦有了可以觸摸的實物時,你就會感覺比較踏實。鑄造這些硬幣的鑄幣廠,就是發明第一個匿名戒酒互助社籌碼的那家,它們背后的想法其實是一樣的。如果你兜里放著或者手上握著10 年的清醒,你就不大可能會為了喝一杯而把它扔掉。
決定你想要成為誰
一般而言,我同意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觀點,也就是要放低身段,總的來說,我認為身份政治是有毒的。不過,培養某些對你的身份至關重要的習慣或承諾是好的,會讓你擁有巨大優勢。比方說,要想了解我是什么樣的人,守時這一點必不可少。我也已經決定了,我是那種不會錯過最后期限的人。這也有助于消除不良習慣。《美國甜心小姐》有這么一幕,泰勒·斯威夫特談到了自己在看狗仔隊拍的自己的照片時的感受。她說,她這輩子有個習慣,就是總想看自己的外表有什么問題,然后本能地看出自己需要減肥。但當她凝視那張照片時,她停了下來,向那個已經老生常談的習慣靠攏,說:“不,我再也不要這樣了?!彼J定了再也不要這樣的自己。我們也可以決定要成為那種“再也不要這樣”的人,或者成為在截止日期之前把事情做完的人,或者成為堅持晨跑的人,或者成為不會對家人發脾氣的人。一切都取決于你——你自認為是誰?
例行公事
斯多葛主義者很喜歡例行公事。他們說,在一個有太多我們沒法控制的世界里,堅持我們可以控制的慣例,可以讓自己變得有力量,并提醒我們這一點。如果沒有嚴格的時間表,不可避免就會出現拖延,然后各種混亂、自滿與困惑就會隨之而來。我該做什么?我該穿什么?我吃什么?我該先做什么?之后又該做什么?我應該做什么樣的工作?我得先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趕緊救那邊的火?這是一場折磨。 塞內卡(Seneca)稱之為設計問題。 他說:“缺乏設計的生活是不穩定的。一旦有了設計,原則就變成必需。我想這一點你得承認,沒有比猶豫不決與懦弱地撤退更可恥的了。我們所有的事情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除非我們把囚禁我們精神,阻止我們前進與全力以赴的錯誤改掉?!弊骷掖迳洗簶湔劦搅俗约簽槭裁疵刻於家裱瑯拥囊惶壮绦?。 他說:“重復本身變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是一種催眠術。我給自己催眠,好達到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狀態?!?/p>
安排好日常用品
每天早上我來到辦公桌前的時候,我要寫的三本日記就擺在那里了。如果我想跳過寫日記這個習慣,我就必須把日記拿起來放到一邊。所以大多數的早上我都不會拿走放到一邊,而是翻開寫日記在上面。你也可以采取同樣的策略,比方說,假設你想開始晨跑鍛煉。你可以先將鞋子、運動短褲與運動上衣放到床邊或臥室門口,方便馬上就可以穿上。如果做你想做的事情簡單得不得了的話,你就不大可能拒絕掉。
跟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交往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If you dwell with a lame man, you will learn how to limp)。很明顯的事實。我們跟誰呆得最久,就會變得跟對方一樣。在《掌控習慣》(Atomic Habits)這本書里,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談到了跟誰相處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克利爾寫道:“培養好習慣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加入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你偏愛的行為被認定為是正常行為。你的文化設定了你對“正?!笔挛锏钠谕?。盡量和那些具備你想擁有的習慣的人在一起,你們會相互促進?!?/p>
鍛煉“肌肉”
我那位很討厭我嚼口香糖。如果身上沒帶一包口香糖的話我哪兒也去不了。嚼口香糖大概是習慣里面最不壞的一個,值得擁有,所以我從來都考慮過要戒掉。然后,作為 Daily Stoic 其中一項挑戰的一部分,泡社交媒體這個習慣我倒是很想戒掉。關于挑戰的那封電子郵件談到了要鍛煉“放棄”肌肉——從放棄一些小事情開始,向你自己證明,你是那種可以決定不去做自己再也不想做的事情的人。所以我就從放棄嚼口香糖開始。為了證明我可以純粹為了戒掉某件事情而放棄那件事情,我得鍛煉那塊肌肉。每次我看到口香糖,或者我想吃口香糖的時候,我都沒有屈服——這有助于強化這種身份認同。慢慢地,跟社交媒體絕緣的想法似乎就不再像看起來那么的不可能了。因此,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能做點困難的事情(比如戒酒)的人,請先做點簡單的事情,比如戒掉嚼口香糖。這個邏輯對好習慣也適用。比方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能寫書的人,那就先得成為一個每天早上能寫15 分鐘日記的人。
釋放寶貴資源
為什么我說要少看新聞,別沉迷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上?原因很簡單:資源分配。如果因為被CNN 報道的荒謬推特風暴把你的早上給毀了,那你就沒有精力或動力,沒法專注于做出正確的飲食選擇,或坐下來去做艱苦工作。我不看新聞,不怎么上社交媒體,也不會對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感到緊張——這不是因為我冷漠,而是因為我想做各種各樣的改變。我只是相信改變得從家里開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我哀嘆華盛頓正在發生的事情或英國會不會制定脫歐戰略之前,我想先讓自己振作起來。愛比克泰德(Epictetus)說:“如果你想進步,那么在某件或某些事情上知之甚少,倒也算好事。”
好習慣也可以放縱
我閱讀量很大,但有時候我會幾天都不讀書。比方說,我曾經里開著一輛房車穿越全美,然后回來為《勇氣在召喚》(Courage is Calling)做一些宣傳,整整兩周的時間里我都處在閱讀恐慌之中。試圖強迫自己每天都要閱讀(或看一定的時間或一定的頁數)未必有成效或者令人愉快。等回到家后,我再次翻開書本,一周之內就看完了一堆書。放縱閱讀未必適合每個人,但并不是每一個好習慣都必須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也可以沖刺一下,或者批處理也行得通。重要的是結果平均起來差不多就行。
加入一項計劃
2018 年,我們發起了第一次Daily Stoic Challenge,是基于斯多葛哲學的各種不同挑戰與活動。挑戰的體驗很棒。哪怕是我這個發起挑戰的人也從中獲益良多。為什么?我認為這是因為加入計劃的過程。這就是私人教練如此有效的原因。你只要去到健身房,他們就會告訴你該做什么,而且永遠跟上次不一樣。決定自己想做什么,決定我們自己的習慣,去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些事情是很累的。把方向盤交給其他人,這樣就可以讓自己高度聚焦,并將一切都投入到那項承諾之中。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
自我改善之路崎嶇不平,滑倒絆倒在所難免。你會忘記做俯臥撐,你會在飲食方面作弊,你會被吸進 Twitter 的兔子洞,或者你會抱怨,被迫將手環從一只手腕換到另一只手腕。沒關系。這并不意味著你是個壞人。我一直都很喜歡奧普拉的這條建議:如果你發覺自己在吃奧利奧,不要自責;只需要在把一整筒餅干吃完之前試著停下來。不要把滑倒變成災難性的跌倒。好多個世紀之前,馬庫斯·奧勒留也說過類似的話。
當你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環境的影響時,馬上恢復自己,盡量不要失去節奏。如果你重新回到正軌的話,情況會變得更好的。
換句話說,當你搞砸了,回到你一直在努力堅持的習慣上就行。回到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想法。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放棄。沒人說2022 年你就得魔術般地改頭換面,但如果你在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方面取得進展的話,那你都在做些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打算什么時候做?
我要再次把愛比克泰德引薦給你,關于怎么給培養好習慣火上澆油,他講得實在是太好了。正當我們作為更好的人(希望是)開始新的一年之際,背誦下面這段話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要下定決心,過一個成熟的、不斷前進的人應該過的生活,不管是什么,只要你認為是最好的,那么,它就是你不可逾越的法律。因此,假如你遇到任何令人討厭的或者是令人愉快的事情,榮耀的或者是可恥的事情,你都要記住,此時此刻,比賽的時候到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經開始了,你已經不能把事情再往后推了,現在勝敗都在此一日、在此一舉了……
——愛比克泰德,《手冊》(第50節)
譯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