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聚會就想玩牌?這可能成為你進軍金融界的第一步
春節沉迷牌局無法自拔?華爾街大拿和金融學教授告訴你:厲害的撲克玩家和厲害的交易員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一直以來,撲克牌在華爾街大行其道。Aaron Brown是史上最成功的對沖基金創始人,更是一位資深“牌友”。在讀大學時,他就曾和未來總統和諾貝爾獎得主切磋。Brown在所著的《華爾街的撲克牌》一書中,指出了現代撲克博弈與現代金融博弈何其相似,這也塑造了美國的國民經濟和國民性格。
在這本書的開頭,Brown提出了“承擔不可計量風險的”4條規則,不僅適用于撲克博弈,又適用于“交易、結婚、去紐約當女演員,或致力于發展出一種讓所有人都覺得特別瘋狂的物理學理論。”它們分別是:
做足功課
作為一名撲克玩家,你應該在開始依賴撲克技巧之前盡可能挖掘技巧的價值。按交易員的說法,你應該只有在獲得足夠的補償的情況下才承擔風險。
努力尋求成功
正如19世紀經典著作《投機的藝術》一書中寫到,承擔風險需要“謹慎和勇氣,即在謀劃時需要謹慎,在執行時需要勇氣。”
堅決地棄牌
必須盡可能地早做出棄牌決定。對于交易員來說,就是盡早地確定和執行止損策略。
B計劃=你自己
在輸牌之后,你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你的性格、你的抉擇和你的決心。
華爾街的交易員太熱衷撲克游戲了,看看這些活躍在牌桌上的華爾街的金融大佬:Greenlight Capital的David Einhorn,Pine River Investments的Steve Kuhn,Ariel Investments的John Rogers,Kynikos Associates的Jim Chanos……
交易員熱衷撲克不是沒有理由的——這是一項包括了風險管理、未知變量和潛在巨額回報在內的快節奏游戲,完全可以類比每天波詭云譎的全球市場。
不過,將牌桌上的成功和市場上的投資成功混為一談卻是近十年的事情,特別是當職業撲克選手轉行金融領域的案例越來越多的時候……
“在過去,牌技可不是應該在簡歷上炫耀的技能。”Brown說。但是現如今,隨著撲克牌的流行和華爾街對這種游戲的日益熱衷,牌技已經成為一種衡量特質,因為經典的博弈論無論對交易員還是對于撲克牌專業選手而言都是基礎。
撲克游戲和華爾街之間的羈絆一直在繼續。就在幾年前,洛杉磯時報著重報道了一家名為海納國際創投(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的公司要求員工閱讀有關撲克和德州撲克的書籍,并且每周要抽出一天組織員工打撲克。近幾年,美國商業網站Business Insider已經報道過幾十位基金經理、交易員和投資分析師,他們都與撲克有著深深的牽絆。
有些人擅長這種游戲,有些人也就一般般,但總有少數之夜撲克選手能夠在賺得盆滿缽滿之后成功轉行到金融業。Brown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位Jason Strasser曾是職業撲克玩家,年收入超過130萬美元,轉行之后,他曾在摩根斯坦利擔任證券賬簿主承銷,后來去了對沖基金Caption Partners擔任首席投資官。
“撲克牌對博弈論的詮釋可謂詳盡。”前麻省理工學院數學教授Ed Thorp表示。“所以,我能夠想象金融公司正在聘請那些對深諳博弈論的人才,這些人能夠理解風險,知道如何做出商業決策。”
Thorp引用了John Van Neumann和他的《博弈論和經濟行為》來更廣泛地理解政治、金融和游戲參與者。他還在支持諾貝爾獎得主John Nash的工作,后者的理論已經加深了人們對經濟、機器人、計算和會計等領域的理解。現在,撲克也已經加入其中。
如今,麻省理工學院已經開始模糊撲克和金融學的界限。斯隆管理學院開設了“撲克理論與分析”這門研究生課程。通過11節課,Kevin Desmond教授會講述基本撲克戰略、多人賽概率、博弈論和決策方法。而邀請嘉賓除了Brown之外,還包括其他撲克專家Bill Chen以及世界冠軍Matt Hawrilenko。
這門課是為了幫助學生們培養金融管理能力和領導力,在金融行業、國際貿易行業和任何一個需要在高壓之下做出決策的行業都適用。學生們每周需要花費20個小時學習撲克,平均每人需要玩5000手——這差不多等于1年的比賽經歷。
但這種技能如何轉移到華爾街去呢?
哈佛大學行為學教授、撲克熱衷者Brandon Adams就在其中找到了聯系。“理論上說,撲克應該是一系列技巧的集合,成功的撲克選手已經經歷過十分殘酷的競爭體系,這包括高強度的學習、分析技巧、風險掌控能力和壓力之下的清醒思考。”
“在不完整信息面前,你需要做出很多猜測。”Strasser表示,“交易/撲克和國際象棋完全不同,在玩國際象棋的時候,你知道所有的棋子在哪里。”
除此之外,強烈的好奇心也是撲克選手和成功交易必備的特質。“交易員和撲克玩家都要問好多問題。”Adams說,“他們對于眼前這個世界不是全盤接受的;他們經常需要用新的方法分解和分析問題;他們更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下的決定也十分自信。”
然而,對于華爾街來說,能決定一個成功撲克玩家成為一個成功交易員的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能夠忘掉過去,繼續向前的能力。
“無論是交易還是撲克,既往不戀是最重要的。”一位華爾街的頂尖交易員表示。能夠不帶任何感情地忘記失手、失誤并且保持一直向前看的力量在兩個領域都是關鍵的心理技巧。然而這些技巧也正是最難培養的。
“撲克玩家和交易員最明顯的不同體現在情緒上。”Adam表示,“撲克玩家通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經歷失敗或者艱難的情境時,而交易員相對來說更為保守一些。最終,這些保守的、自尊心特別強的人其實無法成為真正頂尖的撲克玩家。這些搞金融的人害怕損失,在身體行為上有所體現。”
通曉博弈論并且有著長期職業撲克選手經驗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Strasser就表示這些經過大風大浪的職業選手——即手上動輒就是百萬籌碼的玩家——在情緒上完全可以應對華爾街式的壓力。
但是讓撲克玩家變身交易員也沒那么簡單。“實際上,許多撲克玩家很難放棄這個職業,況且他們在新的領域也會過度自信,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一個新的領域。”Adams解釋。不過反過來更難。“撲克很難的。我跟高手玩的時候,通常每周要花40個小時在上面。”Strasser表示,但是當他稍稍休息了一陣子,就發現其他職業選手已經把他甩在身后了。不過,他在撲克上的成功經驗運用在了金融領域。
他們尋找價值,發揮優勢,挖掘不引人注意的事實,還希望對手別留意到自己。他們管理風險、期望獲得回報——你會發現,在這些方面,優秀的撲克玩家和優秀的投資者是一樣的。
最后,附上那些“資深牌友”教我們的經驗:
Aaron Brown(對沖基金創始人)
在比賽中百分之百的聚焦在自己身上。
別在乎錢,在乎實踐,享受過程。
忘掉過去。
Brandon Adams(哈佛大學行為學教授)
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那就別玩了。你賺不到。
做功課:讀最新的著作、看比賽視頻,最重要的是,去玩。
學會控制你在牌桌上的情緒。
Jason Strasser(對沖基金Caption Partners首席投資官)
在線玩,這樣更省時間。
理解并擁抱變化。最好的玩家和交易員是無論贏錢還是輸錢都風雨無阻。
知道你的利潤來自哪里。
市場和人都會改變;去適應、去進步,保持盈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作者:Garrett Baldwin,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