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LG能源正在迎頭趕上

    韓國LG化學旗下電池子公司、全球份額居第2位的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LG Energy Solution)將于1月27日上市。融資額預計超過1萬億日元,創出韓國交易所史上最高。該公司將利用籌集的資金,在美國等6個國家建設工廠,構建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增產體制,還將加快開發新一代電池。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出現歐美的整車企業減少從中國企業采購的趨勢,LG能源的未交貨訂單增至約合25萬億日元的規模。該公司要追趕最大廠商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

    LG化學和LG能源將通過新股發行等籌集12.7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80億元)。作為韓國交易所的融資額,大幅超過2010年上市的三星人壽保險的4.9萬億韓元,創出歷史新高。按發行價計算的總市值約合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80億元),在韓國交易所的上市企業中,預計僅次于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

    韓國市場將因LG能源的上市而沸騰。最大車載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的總市值約合24萬億日元,有市場相關人士表示,LG能源的總市值也將逼近20萬億日元。上市前公開募股的機構投資者申購倍率超過2000倍。LG能源已在今后需求有望激增的純電動汽車電池領域確立地位,對該公司通過上市進一步擴大規模的預期成為申購火爆的背景。

    LG能源在韓國國內的電池工廠

    “在2025年之前將電池產能提高至400吉瓦時”,LG能源的首席執行官(CEO)權暎壽在1月10日的業務說明會上強調稱,要在3年內把產能從目前的155吉瓦時提高至2.6倍。

    截至2021年12月底,LG能源的未交貨訂單達到25萬億日元。在短短3個月里較同年9月底的16萬億日元大幅增長。LG能源正在攜手美國通用汽車、歐洲Stellantis和韓國現代汽車建設合資工廠,還向德國大眾、美國特斯拉、德國奧迪、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等供貨。據悉合同本身均為以10年為單位的長期協議,不過為了應對巨額訂單必須進行增產投資。

    LG能源正在世界6個國家同時著手增產。分別向與通用汽車的合資工廠投資5.6萬億韓元,向波蘭的自主工廠投入1.4萬億韓元,在中國投資1.2萬億韓元,在韓國投資6450億韓元。此外,還在加拿大攜手Stellantis建設合資工廠,在印度尼西亞攜手現代汽車建設合資工廠。籌集的資金將用于這些投資。

    除了通過大規模且同時展開的巨額投資追趕居首位的寧德時代之外,在新一代電池領域,LG能源還將開發具備“高分子類”和“硫化物類”這2種特性的全固態電池。作為車載以外的用途,還將加快開發搭載于無人機和飛行出租車等的輕量鋰硫磺電池。

    CEO權暎壽表示,“如果僅從材料技術和知識產權來看,(與寧德時代相比)我們更加領先”,顯示出自信。據悉由于存在合作關系的歐美汽車廠商迅速轉向純電動汽車,LG能源感到有望獲得追加訂單。權暎壽指出,偏重于中國客戶是寧德時代的弱點。在此基礎上表示,“我們在確保歐美的跨國企業客戶方面領先,未來將提升份額”。

    寧德時代也與特斯拉、德國寶馬、豐田和本田等海外大型整車企業簽署了供應協議,但中國國內市場占寧德時代營業收入的8成。2022年將在歐洲啟動新工廠,加快地區分散,但有觀點指出,由于中美對立影響,“寧德時代難以與歐美企業建立合資等深厚的關系”(證券分析師)。

    強勢的LG能源也存在隱憂。那就是2020年和2021年大規模召回而導致虧損的質量問題。電池系統被認為占純電動汽車成本3成左右,其更換導致的費用負擔容易膨脹。

    LG能源在6個國家同時增產,也伴隨著質量風險。作為應對舉措,該公司將與德國西門子展開合作,推進電池工廠的智能化。將讓人工智能(AI)學習技術人員的技能等生產技術大數據,以確保電池品質的穩定。

    讓屬于增長支柱的子公司上市的母公司——LG化學的成增長戰略也受到拷問。LG化學目前持有LG能源82%的股權,計劃上市后繼續持有,而LG化學的總市值僅為低于持股市值的4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50億元),LG能源和LG化學總市值的“親子逆轉”已成定局。對LG化學來說,利用通過上市籌集的資金、培育車載電池之后的增長源頭已成為當務之急。

    寧德時代也將加快增產

    以LG能源的上市為契機,圍繞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市場份額競爭必將進一步激化。據日本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統計,2020年寧德時代的車載電池全球份額為25.3%,LG能源為22.7%,排在第2位。

    寧德時代提出了到2025年達到670吉瓦時以上產能的展望,預計高于LG能源的計劃(400吉瓦時)。寧德時代在1月16日發布的資料中透露,今后需要增加430吉瓦時的產能。

    寧德時代表示,每增產1吉瓦時,至少需要3億元的投資,也就是說,總計要投資逾1290億元。隨著融資逾1萬億日元,LG將加快增產,另一方面,寧德時代也將進一步采取行動。兩家企業的投資競賽還將影響各家車企的純電動汽車戰略走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細川幸太郎、川上尚志,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寧德 迎頭趕上 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