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2022,民宿向陽而生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初旅游行業瞬間進入“冰河時期”,民宿行業也隨之陷入冰點。2021年,疫情防護常態化對于民宿行業而言,更是一場耐力的考驗。

    不僅如此,這一年,野蠻生長的城市民宿迎來“強監管”,不少城郊型民宿、度假型民宿、鄉村民宿風景“一騎絕塵”,為這個行業注入了新的動能。

    回顧2021年民宿業,我們能得到什么樣的啟示?這又能給2022年民宿業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期待?

    1、不變的疫情下,需求與扶植

    2021年,對于民宿行業影響最大的一件事,在宿集營造社召集人夏雨清看來依舊是疫情。

    疫情對于民宿業的影響自不必多說。2021年在經營范圍中帶有“民宿經營”的市場主體數量有所下降,部分企業因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遭遇了經營以及現金流的困難,他們選擇在這一年退出民宿行業。

    但機遇在于,出境游無法重啟的背景下,萬億的中高端消費需求正在加速回流,他們的消費更加追求個性與特色,民宿也自然而然成為承接這部分需求的主要載體。

    根據《途家民宿2021春節民宿出游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全國民宿提前預訂量整體恢復至去年同期60%;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周邊熱門民宿搜索量超過400%,部分城市近郊民宿客單價上漲35%以上,包個民宿小院過大年成為牛年過節新潮流。

    木鳥民宿發布的2021年度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木鳥民宿全年訂單量達到2020年的2.2倍,網紅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90%,國內民宿市場進一步恢復,以民宿為代表的共享住宿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住宿選擇。

    2021年,民宿企業數量保持了自2015年以來長達7年的連續增長。2021年名稱中含有“民宿”的企業數量為2.87萬個,比2020年增加了6697個,這說明了社會資本依然看好民宿行業的發展,有更多市場主體成立。

    除了旺盛的市場需求,2021年,各地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現金扶持的措施。

    比如,海南出了全面修訂《海南省鄉村民宿管理辦法》,省內共有35家民宿獲海南省重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旅游產業)475萬元,其中6家金宿級民宿分別獲得20萬元獎勵。

    2、城市民宿的收緊是起點不是終點

    2021年,城市民宿與野蠻生長已經漸行漸遠。

    2016年中國在線短租用戶規模僅為4000萬人,到2019年已增長至2.28億人。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在線短租用戶規模預計也達到1.82億人。

    暴增的需求下,大量居住小區內的民宅以“城市民宿”等形式對外出租。由于不少城市民宿住房分布廣泛,價格普遍低于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旅行者的短期住宿需求。

    但由于監管主體、相關法律法規缺失、監督管理寬松軟等問題,引發了諸多矛盾和問題。部分小區業主因“民宿擾民”集體維權、一些消費者利益受損,個別城市民宿甚至成為了滋生違法犯罪的溫床。

    某個犯罪嫌疑人在接受承辦檢察官訊問時曾說,“我之所選擇從某App訂購城市民宿,是因為有吸毒前科,在旅社或酒店住宿擔心被公安機關查到,在民宿住宿就不容易被查到。”

    2021年2月1日起,北京市《關于規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正式施行。

    在北京市其他區域經營短租住房的,應當取得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書面同意或取得本棟樓內其他業主的書面同意。短租住房經營者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短租住房信息的,需向平臺提交六項材料。

    也就是在北京,城市民宿若希望在互聯網旅游平臺展示房源,需要向平臺上傳六個證件——房屋權屬證明;業主身份證明等;經營者身份證明;出租住房業主同意房屋用于短租經營的書面材料;所在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本棟樓內其他業主書面同意的材料;經營者與房屋所在地派出所簽訂的治安責任保證書面材料。

    8月下旬,按照上級部門政策,包括攜程、美團、Airbnb、途家等各大OTA平臺一天內強制下線北京所有城市民宿產品,有激進的人認為民宿行業將迎來最強監管,北京城市民宿迎來生死劫,北京城市民宿要大規模退出市場。

    雖然辦齊“六證”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但擁抱監管才能走得更遠。

    一方面,民宿發展是一攬子工程,涉及公安、消防、旅游、環保、市場監督、衛生等多個部門,由于沒有一攬子的政策、法律法規統領,各部門各自為政,這導致一些地方的民宿發展基本上處于無監管部門、無經營許可證、無法開具發票的“三無”狀態。

    另一方面,雖然《通知》的正式實施將帶來北京民宿行業的小范圍洗牌,使得部分房東和房源面臨被淘汰的局面,但渡過行業窗口期后,城區“民宿”門檻被大幅提高,未來留下的將是更加規范的優質房源,將有效促進共享住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利好,短期陣痛。

    3、鄉村民宿政策加持、抱團取暖

    相比于城市民宿,鄉村民宿則是呈現了逆勢上揚的趨勢。就在北京的城市民宿進入冬眠狀態。2021年8月,《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簡稱《規劃》)印發,其中指出,推出一批鄉村精品民宿,打造一批鄉村民宿特色鄉鎮,實現全市鄉村民宿從規模到質量的全面提升。

    《規劃》對于鄉村民宿還有更高的期待——到2025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達到4000萬人次,經營收入達到50億元。同時,到2025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城鄉融合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不僅在北京,2021,全國迎來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轉型之年,民宿成為各地鄉村產業振興中的重點關注業態。

    此前,根據民宿短租預定平臺途家發布的《2021上半年鄉村民宿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鄉村民宿房源總量超63萬套,同比增長超16%,相較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超2.9倍。

    宿集營造社召集人夏雨清說:在振興鄉村發展大計之下,鄉村民宿具有極大的想象空間,在我國一些偏遠鄉村,無論是山水風光還是風土人情都非常具有特色,但是由于以前沒有優質的住宿產品,導致游客無法在那里停留,民宿對于鄉村來說,即是倒流的入口之一,特色民宿可以把更多客人導進來,盤活鄉村,帶動鄉村振興。

    自從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各大在線旅游企業都在紛紛搶奪鄉村民宿市場資源,像攜程、途牛等都開設了自己的度假農莊以及民宿。

    2021年3月,攜程集團正式啟動“鄉村旅游振興”戰略,包括打造10個高端鄉村住宿標桿產品——攜程度假農莊,投入10億鄉村旅游產業基金、規模化賦能100個旅游村以及培養10000名鄉村旅游振興人才等。

    途牛首個精品民宿“桐畫精品民宿”落地天津市薊州。據了解,桐畫精品民宿自“五一”開業以后,7月高峰時期的入住率能夠達到80%多,到了8、9月的時候入住率能達到95%以上。

    2021年9月,飛豬旅行宣布戰略投資小豬民宿,雙方表示將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針對民宿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探索更完善的解決方案,豐富用戶的民宿消費選擇。截至2021年6月,小豬民宿房源覆蓋全球超710個城市及目的地,房源總量超80萬套,其中,鄉村民宿房源量達30萬套。

    11月,旅悅集團“花開鄉筑”鄉村振興行動正式啟動。旅悅以廣受全國關注的云南西雙版納勐臘縣河邊村為起點,進行互聯網+品牌賦能和全維度優化。在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花筑·河邊瑤族媽媽的客房”正式上線運營。

    各家旅游企業都在積極布局鄉村民宿市場,這其中除了迎合振興鄉村旅游的政策,也是各旅企深耕國內市場的舉措之一。鄉村民宿已經從最初的農家樂進行了多次的迭代升級,從目前來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鄉村民宿市場會持續火熱。

    除了巨頭入局,鄉村民宿集群化發展也在2021年成為了主流趨勢,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通過聚集多樣的單體民宿,形成集群,合力發展,整體提升當地民宿影響力。比如,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就已公布了34個民宿集聚區創建單位,并在積極探索和制定民宿集聚區的創建導則和標準。

    4、規范、抱團是趨勢,是未來

    “民宿規范化運營” 是后民宿時代的基本要求。

    無論是城市民宿抑或是鄉村民宿,在剛剛過去的2021都迎來的規范化運營的良好契機。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旅游行業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第1號修改單,對民宿的等級劃分標準做出修改。新的等級劃分新標準的出臺助力民宿行業規范,未來民宿產品分級將成為趨勢,意味著民宿行業正向標準化、規范化的道路上邁進。

    “民宿集群化發展”是民宿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顧名思義,民宿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的民宿和配套服務機構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

    通過合理布局、統一規劃,民宿集群可以實現專業分工、業務互補、協同經營、整體營銷、業務共享,既要強調民宿群落的外部統一性,增強對外辨識度,也要注意區分內部民宿間的差異性,從而帶來規模經濟的集聚效應,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和對目標客源的吸引力。

    打造民宿集群就是為了破解民宿配套和公共供給不完善的難題。絕大部分民宿主和投資人都意識到,在疫情沖擊下,單體民宿發展十分艱難,不僅有空間的局限性,更多的是面臨運營的限制。比如,單體民宿不能很好地把咖啡廳經營起來,餐廳也不能獲得可觀的回報,相應的文娛供給也不充分,不能形成有效運營。通過民宿集群的方式,發揮各家民宿經營的專業性,將公共配套交給懂行的業主來做,就解決了單體民宿發展的痛點。

    作為民宿集群概念倡導者和踐行者的夏雨清,早在2019年,就和他的伙伴們成功打造國內第一個民宿集群“黃河宿集”,并已連續兩年成為爆款高端旅行度假目的地。

    集群不單單是整合民宿,更重要的是將高端定制游以及各種業態整合起來,成為生活方式的集群,甚至成為鄉村振興的抓手。

    例如,寧夏的黃河宿集,第一年就幫助當地賣掉十萬瓶葡萄酒,十幾萬斤紅棗,這些紅棗以前都是掉到地上爛掉的,還會賣掉很多的羊肉,寧夏的手抓羊肉很好吃……所以,一家民宿或者一個宿集進入鄉村的時候,同樣也會對當地的農業起到帶動作用。

    回顧2021年,全國民宿發展喜憂參半,展望2022年,無論是可防可控的疫情現狀、旺盛的需求與政府對民宿行業的各項扶植,都讓人對未來民宿的發展充滿期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聞旅”(ID:wenlvpai),作者:徐長卿,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