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SE3蓄勢待發,但蘋果真的不擅長做中端機
iPhone的同一個套路,消費者還會“中招”嗎?
隨著iPhone 13系列以及降價后的iPhone 12系列熱賣,蘋果再一次拿下了國內5G手機的銷量冠軍。根據著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最新數據,2021年11月,iPhone占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的23.6%,比 2021 年 10 月的 22% 有所提高。
另外根據博主@小乙Max的統計數據,2021年12月的京東手機銷量榜中,iPhone穩穩拿下了前五名中的四個席位,總銷量接近150萬臺。可以說在高端手機市場中,iPhone已經徹底沒有一位像樣的對手。
但蘋果作為最會“賺錢”的企業,怎么可能會滿足于此呢?據悉,有權威人士爆料蘋果早已開始準備推出一款定位和售價都更低的5G iPhone,而這臺iPhone 正是iPhone SE的第三代產品,不出意外的話會在今年上半年的蘋果春季發布會上與我們見面。
鑒于第二代iPhone SE國行定價3299元起,iPhone SE3的售價有望進一步下探至3000元附近,再次拉低iPhone的售價下限。那么這款定位中端的iPhone SE 3能否滿足用戶的需求,又能否達到蘋果的預期?
又是割韭菜還是真香機?
根據外媒的爆料,iPhone SE 3的外觀設計與上一代保持一致,依舊為4.7英寸LCD屏加Home鍵設計,這一設計放在當下確實有些落伍了。
處理器方面,不出意外的話iPhone SE 3將會搭載iPhone 13同款的“殘血”版A15處理器,外掛驍龍X60M基帶,支持雙模5G網絡。A15處理器的加入大幅降低了用戶購買5G版iPhone的成本,這也是iPhone SE 3最大的賣點之一。
其他配置方面,iPhone SE 3依舊采用左上角1200萬像素單攝設計,不過得益于A15處理器的加持,在影像方面的表現相比上一代應該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他配置與iPhone SE 2相比幾乎沒有任何差距。總結一句話:除了性能外,余下配置全面閹割!
如果外媒爆料的消息屬實,那么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這就是iPhone SE 2的換芯版,賣點也只剩下A15處理器和3000元左右的售價。而之前傳出的將采用iPhone XR/11模具的設計,或將會推遲到2024年才能與大家見面。
看到這里,相信有很多讀者會認為“這不就是一臺割韭菜的機器嗎,能有多少人買呢?”其實小雷一開始也這么認為,但在查詢完iPhone SE 2的銷量數據后,才發現事實恰恰相反。
Omdia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全球手機銷量排行榜中,iPhone SE 2的銷量排到了全球第二,甚至比最新的iPhone 12還要高上一些。雖說iPhone SE 2的總銷量在同期iPhone中不算特別好,但也遠超千萬級別,這個成績對于任何一家安卓廠商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圖源水印
因此,就iPhone SE 3的銷量方面,小雷個人認為還是不用過于看衰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不出意外的話,蘋果將會砍掉iPhone 14系列中的mini機型,這會讓那些鐘愛小屏旗艦的用戶又少了一個選擇,因此iPhone SE 3就成了一個為數不多的好選擇。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價格,前文曾提到,iPhone SE 3的售價大概率會在3000元上下,遠比如今的iPhone 13 mini便宜不少,這也是為何iPhone SE 2的銷量遠比同期的iPhone 12 mini賣得更好的原因之一。
iPhone難以下探到中端市場
為什么小雷會認為身為高端王者的iPhone卻難以下探到中端市場,很大原因在于,蘋果就不是做中低端手機的料。蘋果并不是沒有推出過中端產品,而是他們不明白中低端市場的消費者到底需要一款怎么樣的手機。
2013年,蘋果曾推出過iPhone 5c,起售價相比同期推出的iPhone 5s,要便宜將近1000元。蘋果表示這個后綴的“c”是“Colorful”,即多彩的意思。但市場卻不這么認為,他們認為iPhone 5c中的“c”代表的是“cheap”,畢竟這是當時最便宜的iPhone。
雖說iPhone 5c的定位相比5s要低一些,但實際上兩者的價格差距僅為800元。加上800元就能用上蘋果最新的旗艦手機,為什么要選擇iPhone 5c呢?
正因如此,iPhone 5c的市場表現并不未達到蘋果預期,當時有機構統計,在兩款手機發布一個月后,iPhone 5c的銷量占比僅為27%,價格更貴的iPhone 5s則占到總銷量的64%。按理說更便宜的iPhone應該賣得更多才對,但是用戶卻用真金白銀投票表示不吃蘋果這套。不出意外,隨后蘋果就直接砍掉了整個c系列產品線。
但蘋果并不死心,在2016年,蘋果拿出了一款“性能小鋼炮”iPhone SE,再次殺入中端市場。相比當年同期上市銷售的iPhone 6系列,iPhone SE的起售價僅為3288元,相比同期的iPhone 6要低兩千元。或許是經過3年的反思,本次的廉價iPhone相比主力旗艦售價要便宜得多。不過,即便是大幅拉開了售價,iPhone SE第一代也賣得并不好。
雖然iPhone SE在配置上與iPhone 6s相差無幾,但其外形卻采用的是iPhone 5s的模具。更重要的是,2016年時,整個手機市場已經開始往大屏設計發展,喜歡小屏手機的用戶只是少數。
外媒給出的銷量榜單顯示,截止到2020年3月份,iPhone SE的銷量恰好排在第十五名,具體為3000萬臺。這個成績甚至比“老大哥的老大哥”iPhone 3GS還要少上500萬臺。
通過前面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蘋果并不是不想挺進中低端市場,但是在經歷了iPhone 5c、iPhone SE 以及iPhone mini系列的失敗之后,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蘋果并不擅長做中端手機。
這一結論說實話讓小雷一時間難以接受,畢竟按照常理來說,一個原本就穩坐高端市場的廠商,要想拿下中低端市場,那么它只需要稍稍降低一點售價,就能暴打無數對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降維打擊”。不過,蘋果過去在中端市場的努力告訴我們,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蘋果從2013年以來,一直在嘗試著將iPhone價格降低,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擴大市場份額。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蘋果這七八年以來的努力,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雖然我們都知道蘋果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并不算低,但正因為iPhone的定位和售價一直是手機市場中最高的一批,所以iPhone的受眾群體反而不如三星華為小米這類既會做高端旗艦,中端產品也是信手拈來的手機廠商。
所以,雖然蘋果的市值雖然達到了第一,但是其全球市場份額卻一直難以成功登頂。
所謂的智能手機高端市場,拼的是品牌影響力、創新力以及引領潮流的能力,目前來看能完全符合這些要求的也只有蘋果。但中低端手機市場的邏輯卻完全不同,中端手機的面向人群會更看重手機的配置和價格,簡單來說就是更在意性價比。
所以,在中低端市場,打價格戰是必不可少的,講性價比是必備的,這一點從國內手機廠商的愈發嚴重的內卷程度就能看出,但是做慣了高端市場的蘋果明顯都不擅長這些,而且這也和外界對蘋果的定位相悖。
雖然如今蘋果的創新幅度相對于安卓手機廠商來說,已然不擁有絕對優勢。不過,總體來看,大眾、媒體以及業界對于蘋果的期待,仍然是那個引領者的角色。作為引領者,使命是做出跨時代、更酷的iPhone,而不是到中低端市場上去和其他手機廠商通過打價格戰來爭奪市場份額。這種期待和自身品牌定位,是蘋果的宿命,也是蘋果新機無法滲入中低端市場的關鍵所在。
因此就iPhone SE 3這款手機而言,小雷認為它的銷量成績依然會讓不少安卓廠商眼紅,但它的受眾人群局限性還是相當大的,并不能對國內手機市場造成什么影響。
假如iPhone SE 3采用iPhone XR或是iPhone 11的模具,且售價在三四千元上下的話,那么它絕對會給國內手機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但是蘋果還是蘋果,它絕對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萬一性價比極高的iPhone SE 3影響到iPhone 12甚至是iPhone 13的銷量了呢,那絕對是得不償失。
圖為渲染圖
當然,小雷不否認身邊仍會有一部分朋友會購買iPhone SE 3,但這些愿意為iPhone SE 3買單的人,難以養活蘋果的一條SE 產品線。至于那些經常在網上高呼希望蘋果盡快推出新款iPhone SE的網友們,其實也只是希望能以一個比較劃算價格買到一臺體驗和當代iPhone差不多的產品罷了。
但蘋果真的會在意這部分群體嗎,并不會,蘋果只是單純想清清庫存好多賺錢罷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ID:leitech),編輯:定西,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