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庫掙扎在2022
每況愈下的寺庫,開始讓外界擔憂還能否挺過2022年。
1月5日,天眼查APP顯示,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司法風險中新增破產審查案件,且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申請人為柴晨旭,經辦法院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此之前,寺庫共有7筆股權被凍結,涉及金額累計達1.53億元。
對于“寺庫集團被申請破產”的說法,寺庫對外回應稱,經核實不存在以上情況。
但寺庫的艱難困境卻有目共睹。截至1月5日收盤,寺庫股價報收0.406美元,總市值僅剩2867.8萬美元,距離巔峰時期的7.7億美元市值已然跌超96%。
2021年11月3日,寺庫股價首次跌破1美元。由于連續30個工作日寺庫收盤價均低于1美元,12月20日,納斯達克向其發出退市警告函。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寺庫股價若不能在今年6月15日前重回1美元以上,將會被強制退市。
面對跌跌不休的股價,寺庫高層也曾嘗試自救。2021年1月,寺庫創始人李日學提出將寺庫私有化的計劃:如果有合適價格的收購要約,寺庫將私有化退市。
私有化的消息沒等來,先等到的卻是寺庫被申請破產的傳聞。雖然寺庫官方否認破產說法,但寺庫走上下坡路已是不爭的事實。陷入內憂外患的寺庫,繼續掙扎在2022。
A
2007年,李日學創立了綠魔方網,主要經營高端家電。
彼時,中產階級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購買奢侈品。在奢侈品電商行業蓬勃發展之時,李日學發現了一個現象:許多人在國外買的奢侈品,在國內缺乏相應的養護售后。于是,李日學在2008年創立寺庫網上商城,做起了二手奢侈品的生意。
最開始,寺庫的業務主要有奢侈品銷售、鑒定以及養護等,但時間一長,李日學發現二手電商毛利率低、不好賺錢。于是李日學果斷調整了品牌戰略,將寺庫定位高端生活服務平臺,只賣高端奢侈品。
2008年,奢侈品電商迎來發展熱潮,寺庫借此機會獲得多輪融資,發展壯大。這一年也被稱為奢侈品電商興起之年,不少玩家紛紛入局奢侈品賽道。除了寺庫以外,珍品網、走秀網、尚品網等先后成立。
然而沒過幾年,同賽道的不少對手開始紛紛倒下:2012年1月,上線不到三個月的品聚網宣布關閉;2019年,尚品網走上了破產清算之路;2020年,成立10余年的走秀網宣布暫停營業……
在新一輪的行業洗牌中,彼時的頭部獨角獸寺庫不僅沒有被擊倒,反而在行業寒冬中再獲融資,從一眾玩家中脫穎而出,背后匯聚起IDG、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銀泰資本、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平安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
2017年的納斯達克現場,寺庫頂著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名頭風光上市,迎來自己的巔峰時刻。
B
上市以后,寺庫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并不理想,股價跌跌不休。
寺庫不是沒有想過自救。2018年,寺庫進行品牌升級,從奢侈品電商轉型為精品生活方式平臺,布局了寺庫生活、寺庫農業等,平臺上也賣起水果、雞尾酒甚至旅游等吃、喝、玩、樂產品,然而奢侈品銷售在寺庫的總營收中占比長期超過90%,其多元化策略并不成功。
轉型不成功的寺庫,又背上了債務,甚至成為各大供應商口中的“老賴”,拖欠貨款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被逼到墻角的寺庫,甚至打起了金融貸款還款的主意。直到2021年11月,寺庫還曝出了多起投訴,原因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拖欠供應商貨款;二是消費者購物后收不到貨,平臺也不退款。
近幾年,寺庫負面不斷,先是脈脈上不斷有人曝出公司裁員,后有消費者質疑產品為假貨、直播數據造假等。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寺庫的投訴量超過8000條,投訴內容包括售賣假貨、鑒定出錯、配送超時、不發貨不退款等等。
2020年以來,疫情沖擊讓寺庫的經營雪上加霜。根據寺庫2020年度的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10.1億元、13.1億元、13.7億元,而這些數據相比2019年都有明顯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寺庫并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交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還被納斯達克于2021年5月遞上了一紙不合規通知函,警告寺庫未遞交2020年度財報的行為。
直到2021年12月30日,寺庫的2021年上半年財報才姍姍來遲。財報顯示,寺庫2021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5.26億元,2020年同期為23.12億元,同比減少34.0%;凈虧損3982.6萬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3659.8萬元,其GMV、活躍客戶數、訂單總數、營收毛利潤等多項指標均同比下滑。
C
與寺庫遇冷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奢侈品電商行業仍在蓬勃發展。
根據《2021中國奢侈品市場數字化趨勢洞察報告》顯示,預計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今年將錄得23%-25%的增長,至5200億元。
知名戰略咨詢公司貝恩發布的報告同樣顯示,在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23%的情況下,2021年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新的玩家也在不斷冒頭。從潮流電商起家的得物,開始入局奢侈品領域,與LVMH旗下品牌真力時、COACH等多個奢侈品品牌建立合作;奢侈品電商識季APP在2021年年初上線以來實現了月均60%以上的環比增長,累計超過40萬用戶。
這些新勢力們也紛紛獲得資本看好。2021年9月,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爆爆奢”宣布完成1億人民幣A+輪融資;同月,識季獲得4000萬美元B輪融資。在資本助力下,新玩家正在不斷擠壓老牌寺庫的生存空間。
互聯網巨頭也在不斷發力。早有阿里、京東等巨頭發力奢侈品市場:2017年,阿里巴巴推出專門的奢侈品平臺LuxuryPavilion;同年,京東推出白手套送貨服務——“京尊達”,與諸多奢侈品牌合作。
與此同時,短視頻巨頭也在殺入:2021年12月,快手電商宣布開放二手服飾、二手時尚服飾等一系列二手品類上架直播間,開啟二手奢侈品直播帶貨浪潮;抖音同期引入Dior、Prada等多個奢侈品牌入駐直播間賣貨。據Tech星球報道,2020年,抖音二手奢侈品品類GMV達30億元左右。
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加入,無疑會進一步搶占奢侈品電商蛋糕,壓縮寺庫們的市場空間。行業光鮮,不代表所有玩家都能體面賺錢,如今的寺庫就是如此。
李日學曾表示:“馬云要使阿里成為102年企業,而我要把寺庫做到109年,比阿里還長。”以如今寺庫不到3000萬美元市值來看,李日學距離這個目標顯然越來越遙遠。
參考資料:
《寺庫怎么了?拖欠貨款、直播數據造假,能否自救?》,娛樂資本論;
《尚品網破產,奢侈品電商們還能走多遠?》,螳螂財經;
《內憂外患的“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怎么了?》,紅星資本局;
《欠薪、裁員、拖欠貨款風波不斷,奢侈品電商寺庫被申請破產重整》,界面新聞;
《「得貨者得天下」:奢侈品電商的本質是什么|公司研究》,窄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刑思遠,編輯:趙晉杰,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