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將至,Spot機器狗“逃跑了”
Spot機器狗“逃走了”
圣誕將至,波士頓動力提前送來了一份圣誕“禮物”。
當地時間 12 月 21 日,波士頓動力在官方 Twitter 上發布了一段新的短視頻。
視頻中,微微飄著雪花的波士頓大樓門前空地上,安靜地“躺著”一個禮物盒子。但是下一秒,這個禮物盒子突然長出了四條腿,伴著圣誕歌曲《鈴兒響叮當》,歡快地“逃跑”了。?
隨后,畫面上出現了“節日快樂”的問候語。
波士頓動力在推特上表示:
節日快樂,Spot 的成功離不開大家的幫助,感謝你們!我們很興奮地期待 2022 年繼續使用我們的機器人。
“全能”的Spot機器狗:會上樓梯、能跳繩
此次 Twitter 上發布的 20 多秒的短視頻只展示了 Spot 機器狗再常規不過了的行走技能,實際上 Spot 機器狗的技能可不止這一個。
比如,它能輕松踏過各種障礙物。
能輕松上下樓梯。
它的脖子超級靈活,能擰開門把手。
既能勻速甩繩子,又能優雅跳大繩。
Spot 和波士頓動力公司開發的機器人的真正優點在于,它們能夠與周圍環境進行交互并操縱環境。事實上,Spot 的一大宣傳特點就是它能夠安裝和使用道具,比如一個可以開門和撿東西的機械臂。但是,該技術仍處于早期階段,對物體的靈巧操縱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熱點之一。
Spot 機器狗雖“好玩”,但經營一家機器人公司不容易
波士頓動力成立于 1992 年,成立之初就是一家致力于實現人或者動物一樣的機器人。創始人是馬克·雷博特(Marc Raibet),卡耐基梅隆大學副教授,并且在該校創立了腿部實驗室(CMU Leg)。1986 年時,馬克回到了他就讀過的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機器人技術。
2005 年對于波士頓動力來說是一個轉折點。該企業和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合作立項的產品四足機器人 Big Dog 正式問世。拋棄了傳統機器人常見的履帶式結構,轉而采用如同哺乳動物一般的四足結構。
早期的波士頓動力是為美國軍方提供機械設計的,最為人熟知的四足機器人(或稱“機器狗”)其實也是為軍隊服務的產品。但是一直以來,波士頓動力就沒有一個真正的歸宿。1992 年,波士頓動力從 MIT 分離,保持獨立運營;2014 年,波士頓動力從麻省理工學院拆分并被谷歌收購,收購價格達到了 30 億美元。2017 年谷歌又將它賣給軟銀集團。2020 年 12 月,波士頓動力以 9.21 億美元被現代汽車公司收購時,它的估值僅為 11 億美元,降低了 66% 的估值。
十年之間,三度易主,這樣被來回轉賣的身世背后,是經營機器人公司盈利難的縮影。
在過去的幾年里,多家機器人公司紛紛倒閉。在耗盡了支持其硬件和軟件業務的資金后,Anki,一家曾融資過 2 億美元打造可愛家庭機器人的初創公司,于 2019 年倒閉,隨后將其資產出售給了教育科技初創公司 Digital Dream Labs。
與此同時,波士頓動力在軟銀的主導下,員工人數翻了兩番,還買了新的總部大樓,并最終在 2019 年開始以未公布的價格 出租四足機器人 Spot。波士頓動力今年早些時候開始銷售這種機器人,售價高達 74500 美元。
據悉,波士頓動力在推出 Spot 后,賣出了“數百臺機器人,涉及電力設施、建筑、制造、石油和天然氣以及采礦等多個行業。彭博社的報道,實際銷售額已接近 400 臺,約合 3000 萬美元。但波士頓動力的運營讓軟銀付出了超過 1.5 億美元的成本,這意味著該公司離盈利還很遠。
另外,迄今為止,Spot 最大的用例是導航和檢查復雜環境。去年 6 月,波士頓動力的首席機器人工程師 Zack Jackowski 告訴 The Verge:“我們主要向工業和商業客戶銷售機器人,他們擁有傳感器,想把機器人帶到人們不想去的地方。這往往是因為這樣做是很危險的,或者因為他們需要頻繁地這樣做,以至于會把人逼瘋。比如,每天帶著相機在工廠里轉 40 次,每次都拍同樣的照片?!?/p>
與其說波士頓動力像企業,不如說它更像研究機構。它所研究的機器人的確很先進,也常有各種令人驚訝的產品及演示視頻放出,但是這些產品目前仍然只能在實驗室生存,并不具備真正的實用功能,因此這家公司至今沒有盈利。
那么,這塊“燙手的山芋”現代汽車為什么要接下呢?
當時,現代汽車表示:“現代汽車將成為波士頓動力的戰略合作伙伴,為現代汽車的內部制造能力提供機會,以及因規模效益而產生的成本效益?!?/p>
而有了現代汽車的支持,波士頓動力將能夠降低制造成本,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銷售 Spot 及其未來的機器人,并銷售更多的產品。
現代汽車計劃將其在類人機器人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以開發用于復雜服務的類人機器人,如醫院照顧病人的服務。因此,只要現代汽車不放棄制造類人機器人的夢想,波士頓動力即使沒有盈利,也會有不錯的發展。
正如波士頓動力業務發展副總裁 Michael Perry 接受采訪時說的那樣,“從商業角度來看,很多最有趣的東西都是人們會覺得無聊的事情,比如讓機器人能夠在工業設施中讀取模擬儀表。這不是會讓互聯網火起來的東西,但對很多企業來說卻是一種變革?!?/p>
參考鏈接: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2-30/doc-iiznezxs9704683.s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前線”(ID:ai-front),整理:李冬梅 ,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