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昨晚,2000萬人刷爆視頻號

    還記得2020年初,張小龍留下的那句豪言壯語:“短視頻一直是我們的夢想,在未來3年內必將成為同業的No.1。”

    昨晚,整個朋友圈沸騰了。

    12月17日晚9點,愛爾蘭知名組合西城男孩(Westlife)現身微信視頻號,專為中國歌迷定制了一場重磅線上演唱會。時隔23年跨越8153km,這支傳奇男團用一首首金曲勾起了中國一代人的青春回憶,整場演唱會共吸引超2000萬人次觀看,獲贊數高超1.3億。不少觀眾感慨:“一個平凡周五的夜,被唱哭了。”

    誕生于1998年的夏天,西城男孩由奇恩·伊根、馬克·費海利、尚恩·菲南、尼基·柏恩和布萊恩·麥克法丹(2004年離隊)組成。1999年,西城男孩首支單曲《Swear it Again》一經發行便迅速登上英國單曲榜的冠軍之位,同年11月組合同名專輯《Westlife》創下了全球700萬張的銷量。之后,西城男孩開始席卷全球,也虜獲了大批中國歌迷。

    于大多數中國80、90后而言,西城男孩是他們年少時期的偶像“教科書”,也是歐美音樂的啟蒙,在他們的成長路上注入了寶貴的熱血與溫情。這是專屬于一個時代的音符記憶,久別重逢,甚是感動。

    這也是視頻號自2020年1月內測以來的又一次出圈。兩年前,抖音、快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張小龍率領視頻號姍姍來遲。基于微信關系的社交精準私域流量,海量的優質內容創作者紛紛涌入。現在,一如張小龍般的克制,視頻號依然強調著人性至上的推薦,而當越來越多用戶開始自發地在朋友圈分享和推薦視頻號內容,抖音是不是該慌張了?

    昨晚,四個老男孩引爆朋友圈

    2000萬人在線回憶青春

    你被刷屏了嗎?

    出道23年,西城男孩將他們的人生第一場直播演唱會獻給了中國歌迷。昨晚,西城男孩以《所愛越山海》為名在微信視頻號上,獨家為中國歌迷帶來了一場無與倫比的演唱會。本次演唱會上,奇恩·伊根、馬克·費海利、尚恩·菲南、尼基·柏恩四位成員傾情演唱了10首經典歌曲,包括了《Seasons in the sun》、《My Love》、《Uptown Girl》、《You Raise Me up》等。

    伴隨著熟悉的旋律響起,一場屬于80、90后的懷舊盛會也拉開了帷幕。聽眾們紛紛共鳴:“今晚是大家的青春團建”、“好感慨啊,仿佛回到了聽MP3的時光”、“想起高中住校晚上躲被窩里聽西城男孩,那時候還是磁帶的天下”、“My Love可以說是刻在DNA里的歌了”、“聽著西城男孩的歌老去了”......

    令人驚喜的是,在直播彩蛋環節,西城男孩還為中國歌迷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他們首次演唱了中文歌《平凡之路》。“有點緊張,但這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事情。”在演唱這首歌曲之前,西城男孩們如是說。旋律起,四位主唱堪稱“開口脆”,幾近標準的中文發音也讓歌迷嘆服不已。除了唱中文歌,西城男孩還主動向主持人學習了不少中文新詞:點贊、寵粉、干杯、老頭等等,氛圍十分輕松有趣。

    實際上,早在12月12日,西城男孩就已獨家入駐微信視頻號,而直到昨晚,微信朋友圈才真正為西城男孩沸騰,不少人感慨“流下了青春的淚水”——演唱會直播間涌進了超2000萬聽眾,直播熱度近600萬,點贊數超1.3億,也沖上了微博話題熱搜TOP4。

    這支傳奇組合的背后,是四位男孩的音樂夢。1999年,已經成立1年的西城男孩發行了組合的第一支單曲《Swear it Again》,很快便引起轟動,獲得英國單曲榜冠軍位置;同年專輯《Westlife》也創下了全球700萬張的銷量,專輯中的單曲《I Have A Dream/Seasons In The Sun》更是蟬聯英國單曲榜冠軍整整4周。

    自此之后,西城男孩開始席卷全球樂壇,可以說是21世紀前十年歐美最紅的組合之一。只是在2011年,西城男孩在巔峰時宣布解散,直到7年后4位男孩才再聚首,并在2019年發行了新專輯《Spectrum》。

    堪稱“金曲制造機”,西城男孩陪伴了無數人走過了青春時代,尤其那首傳唱度極高的《My Love》。據統計,西城男孩是全球銷量超過5500萬張、唯一一組出道首部7支曲目連續登頂英國單曲榜冠軍的樂隊,是英國單曲榜史冊上作品空降榜首最多的藝人,他們創造的14首No.1成績也令這支團隊成為繼Elvis Presley、The Beatles之后擁有最多英國冠軍單曲的音樂人,成績斐然。

    音樂無國界,西城男孩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他們與中國也有著不解之緣。2005年,他們首次來到中國,收獲了一段非常溫暖的回憶,2011年又再次來到中國一口氣舉辦了40場演唱會。即使是宣布解散后的2012年,西城男孩也依然在中國連辦了7場告別演唱會。2019年回歸后,西城男孩參加了北京衛視的跨年晚會,四位成員甚至還把中國特色的軍大衣帶回了愛爾蘭。

    時光荏苒,四位主唱成員平均年齡已過不惑,西城男孩已不再是“男孩”。對此尼基·柏恩深情地說道:“我們不論什么年紀,一直會是男生樂隊,這是一個術語。但我寧愿加入西城男孩這樣的組合,也不愿意在吉他樂隊里,一輩子窩在錄音棚里,靠咖啡因和尼古丁憋出金曲。”

    這一波回憶殺的最大贏家

    52歲張小龍,還有他的視頻號

    聽完演唱會,意猶未盡,有網友調侃道:“(視頻號)不再一味討好年輕人,就很好啊”。而這場刷爆朋友圈的締造者,正是“微信之父”張小龍和他的視頻號。

    2017年的一天,正在鉆研產品的張小龍和公眾號平臺團隊意識到一個問題——公眾號只適合寫長文章,但大部分人寫不了長文章。于是張小龍開始謀劃著新的想法,“應該在朋友圈下面多一個東西,當時想做非朋友圈,發一些短文和照片,視頻,和朋友圈是對稱的”。

    一次用餐的時間,張小龍向馬化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雖然得到了認同,但基于想要實現想法的工程之大,“在朋友圈下面多一個東西”的想法就這樣不了了之。隨著時間推移,一直盤繞在張小龍腦中的概念也隨之變化,“我們當時想非朋友圈是一個文字、照片為主,但慢慢發現視頻化表達變得越來越普及,已經變成很多普通人的一種習慣。”在2021微信公開課PRO版的微信之夜上,張小龍回憶說。

    他分享了一組數據:最近5年,在微信里每天發視頻的數量上升了33倍,朋友圈視頻發表數量上升了10倍。張小龍判斷認為:“雖然我們不清楚到底是文字還是視頻才能代表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是如果從個人表達或者消費角度來說,時代正在往視頻化表達的方向去發展,視頻化的表達可能是下一個十年內容領域的一個主體。”

    就這樣在2019年,張小龍組建了一個大概只有一二十人的小團隊,悄悄地開始琢磨著新產品,甚至都沒開一個會立個項。這個正在緊鑼密鼓開發的新產品就是后來的“視頻號”,但當時他們內部將之定位為“一個視頻化的微博”。

    2020年1月21日,微信視頻號正式開啟內測,但用戶們并不買賬。不過張小龍團隊卻沒動搖,“我們早就總結出來了,微信做的東西如果一開始外面都不看好,就說明這個東西還有戲,如果都很看好可能會很麻煩。”

    那么,視頻號到底是一個什么樣東西?用官方的話術來說,視頻號是一個人人可以記錄和創作的平臺,也是一個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張小龍賦予了視頻號更長遠的意義:視頻號的意義與其說是視頻,不如說是“ID號”——有了一個公開的號,意味著每個人都有了一個公開發聲的身份。“PC時代每個機構都有一個官方網站。其實微信也一直在尋找PC時代的‘官方網站’的替代物。現在,我們希望視頻號是每個機構的官網。”

    現在的視頻號生態已經迭代得更加完整,陸續覆蓋和支持了長視頻、動態配樂剪輯、直播、直播帶貨、快速分享、設置為狀態、主頁商品櫥窗等能力。不少用戶已經養成了通過微信視頻號記錄生活點滴的習慣,同時影響力媒體也把視頻號看作是重要的新聞信息傳播渠道。今年以來,在元宵晚會、全國兩會、廣州戰疫、建黨100周年等節點下,媒體短視頻、直播案例爆款頻出,主流輿論場生態已逐漸在視頻號形成。

    即便如此,張小龍在視頻號的商業變現上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克制,他用“簡單”和“連接”來刻畫微信未來十年的關鍵詞,或許也凝結了他對視頻號的期待。

    5億日活直逼抖音

    張小龍說過,三年內要做到第一

    微信視頻號與抖音,必有一戰。

    在推出的頭一年時間里,微信也圍繞著視頻號的迭代升級了13個版本。截止2020年年底,視頻號日活已經突破2.8億。相較之下,抖音達到這一數字用了近3年時間。而最新數據顯示,視頻號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已達5億,直逼抖音。

    這一邊,抖音在經過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天花板似乎越來越近。證券時報曾報道稱,其從接近字節跳動內部人士了解到,字節跳動國內廣告收入過去半年停止增長。這是字節跳動2013年開啟商業化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其中來自抖音的收入已經停止增長。同時第三方數據顯示,抖音的DAU(日活躍用戶)數據也呈現了增長乏力之勢。這里需要補充的一個公開的數據是,視頻號與抖音用戶的重合率只在5%到10%之間

    不過,它們二者生來就刻著不一樣的基因。當各大短視頻平臺著眼于搶占更多用戶時間時,張小龍卻有著不一樣的態度:“我們從來不會關注用戶在微信里停留的時長,那不是我們的目標。當用戶想要看內容的時候,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如果他花了很多時間看,只能說明微信里面有很多值得看的內容,而不是要刻意去消耗他的時間。”

    與張一鳴主動給用戶看他們想看的內容不同,張小龍則更傾向于真實社交帶來的信任增值。因此視頻號的機制即以實名點贊的社交推薦為主,機器推薦為輔,優先展示和朋友有關的內容,包括朋友在看的直播、朋友點過贊的短視頻等等。

    這也決定了視頻號與抖音快手等不一樣的氣質,視頻號有著更強的媒體屬性和信息屬性,用戶所看到的內容更像是被精心挑選過的。在這里也鮮少能見到所謂的頭部網紅等身影,也不會總是刷到不想看到的推廣。恰如張小龍所強調的那樣——希望視頻號成為每一個普通人都在用的東西,而不僅僅是大V或網紅表演的地方。不過這也導致了視頻號商業化進程緩慢等問題。

    如今,搜索也成了兩家爭相布局的領地之一。張楠曾表示:“希望抖音可以成為人類文明的視頻百科全書,視頻搜索就是這部書的索引”。

    無獨有偶,張小龍在10周年微信之夜上也重點強調了視頻搜索的巨大潛力,“微信就像一個視頻圖書館一樣,它隨著時間推移可以沉淀越來越多的視頻內容,這些視頻內容是一種巨大的知識庫,我們希望有一天這個知識庫通過搜索推薦的方式可以被挖掘,長視頻是對未來數據的積累。”

    還記得2020年初,張小龍留下的那句豪言壯語:“短視頻一直是我們的夢想,在未來3年內必將成為同業的No.1。”而視頻號的直接對手,就是抖音。如今時間只剩一年,留給張小龍和張一鳴的時間不多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周佳麗,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