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菜菜鄭紅梅:社區電商用確定性打開農業“盲盒”
未來,社區電商有望成為農產品的消費主流渠道之一。
文|趙小米
出品|36氪-未來消費
微信ID|lslb168
社 區電商,大家更熟悉的叫法為社區團購,在接近一年的約束整改后,重新駛入正軌。
在36氪聯合未來消費舉辦的「WISE2021未來消費峰會」上,阿里巴巴淘菜菜生鮮行業總經理鄭紅梅分享了題為《社區電商,互聯網下半場的開局賽道》的演講。這可以算是今年監管收緊后,社區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首次正式露面,并公開發聲。
一方面,這代表如今的社區電商生意不再像過去幾個月那般如履薄冰,近日,更是有許多央媒對社區電商進行了正面的鼓勵性報道;另一方面,這也顯示了淘菜菜并不將競爭停留在交易數字上,而是希望將這一年對社區電商的思考,和在農業供應鏈上的切實行動拿出來分享。
放在阿里巴巴集團業務中來看,這也是淘菜菜首次披露其在阿里生態中的協作方式。在大淘寶、B2C零售事業群、淘菜菜、淘特、1688等一級組織共同形成“中國數字商業板塊”后,意味著阿里的內需戰略,從過去分散于不同業務單元,變為聚集協同,淘系和B系歷史上在組織上全面打通。對于淘菜菜來說,背后整合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供給鏈路。
在12月16日的阿里巴巴2021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也首次專門介紹下沉市場策略及階段成果:截至今年9月末,淘特、淘菜菜去重后的年活躍消費者達到2.7億,年同比增長200%;去重后的日均交易訂單量同比增速超過400%。
以下為阿里巴巴淘菜菜生鮮行業總經理鄭紅梅的演講全文,由36氪-未來消費進行整理。內容包括:
1、社區電商為什么興起?對農產品售賣有什么幫助?
2、淘菜菜業務發展情況,淘菜菜在農業產業鏈上進行的改造。
社區電商撬開農產品“盲盒”
回顧零售 20 年,從大賣場到今天的社區電商之間數次渠道變遷,其實都是在快速迭代、解構、重構消費市場和渠道的變化。 這些變化,來源于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
渠道的變化規律,正在打破線上線下的界限。事實上,在十幾年前,線上線下之間的區隔早已被突破。消費者在哪里?消費者的需求在哪里?消費者愿意以什么形式去購買商品?渠道就在哪里。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的渠道價值在一條“鏈”,鏈接消費者和需求,鏈接產業與日常生活。
無論是大賣場,還是社交電商、內容電商,都是消費者當時習慣消費的場景。之所以社區電商在近兩年發展迅速,無外乎在于,社區仍是消費者日常接觸最多的一個場景。有數據顯示,去年疫情將社區電商的滲透率從2%提升到11.9%。
在去年疫情推動下,很多消費者腦海中的生鮮解決方案,已經打破了逛線下超市這個單一場景。他們認為,社區電商真正解決了對農產品質優價廉的需求。所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于這種便捷、有社區溫度感的交互方式與消費場景。
隨著新消費趨勢的變遷,基于線下社區的新流量邏輯明顯。但社區電商之所以被行業與消費者重視,在于其在農產品產業鏈上的巨大破局。
以往,一顆菜運到餐桌上,1/3被吃掉,1/3被扔掉,1/3會爛掉。這是層層經銷帶來不確定性,對于生鮮此類短保商品,帶來的損耗巨大。通常流通損耗就高達20%-30%。此外,農產品還有非標、易損、難電商化等特點。
在過去20年,無論進行什么樣的消費迭代,農產品產業對電商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很多人認為,農產品這個領域,是電商無法撬動打開的盲盒。
在過去很多年間,我們聽過很多故事,農戶很多菜爛在地上,一些企業對他們進行扶貧幫困。但在整條產業鏈中,中間流通環節有很多痛點是難以分開的。你可能解決了某一環,但并沒有捋順整條鏈。
當社區電商出來后,這種反向定制、集約采購的流通模式,縮短產業鏈路,減少了不確定性。通過社區電商模式重塑農產品產業鏈,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農業盲盒逐漸被打開了。
我們認為,社區電商等于農業電商。雖然有人將其稱為生鮮電商,但我們更愿意叫做農業電商。因為農業牽動著千家萬戶消費者的餐桌,農業也牽動著億萬農民真正的收入和他們一家老小的生活。所以農業電商是一個有情懷的名字,也是一個真正對行業有感悟,對未來有所期盼的名字。
集阿里供應鏈之力的淘菜菜
下面介紹一下,淘菜菜是什么。 其實早在2021年的3月份,我們已經在整合零售通和盒馬集市的業務,成立了阿里巴巴體系初期的社區電商模塊。 9月份,我們的品牌正式升級為淘菜菜。
淘菜菜是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的結合。我們希望通過淘菜菜,能夠讓農戶賣得更好,能夠讓消費者買得更好;希望減少所有中間環節,讓一顆菜以最短的鏈路去到消費者的餐桌上。對農業,我們希望能夠真正實現解構、重構和迭代。
在阿里集團中,有整個大潤發體系、零售通、淘特1688、盒馬等為淘菜菜進行商品供給。同時,我們在物流上有我們的菜鳥,農產品上有數字農業,共同去打造上游基地。
可以理解為,我們將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所有供給鏈路進行大整合,來支援到我們最重要,且勢在必得的一個賽道。
我們將淘菜菜定義為“社區的百寶箱”,即社區用戶要什么 , 淘菜菜就給什么。雖然淘菜菜是這個賽道的后進入者,但我們堅持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看得至關重要。我們提倡“價格差不多、品質好很多”。在4-6月份,淘菜菜的銷售環比增長200%,7-9月份繼續保持150%的環比增長。
淘菜菜在農產品鏈路的確定性上,進行了創新。具體來看,我們建立了一條從農田到餐桌的直供直銷網絡。后端1萬個農業基地,聯合前置到許多著名產地的數字農業產地倉、銷地的中轉倉,幫助我們能將分貨過來的農產品進行快速周轉。
加工中心是淘菜菜今年正式成立的新環節,加上淘菜菜的末端網絡,形成一條鏈,而不是一個點。實現一顆菜從地里到餐桌的最短鏈路。
前段時間,淘菜菜與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合作“科技小院”項目,即在重慶周邊科技小院種植低碳蔬菜。由于社區電商鏈路是消費者當日下單,次日自提,我們以這種最高的確定性和最短的鏈路,讓重慶田間地頭的低碳蔬菜可以實現在次日就到達消費者的餐桌。
當我去到這個基地的時候,農戶對我說,此前每一個零售渠道都來過這里,對農產品進行基地排插,但插完排之后,農戶還是不知道怎么賣,消費者也不知道從哪里買。而社區電商,是切實能夠幫他們把地里當天種的菜第二天送到消費者餐桌上的最短鏈路。
在這個背景之下,淘菜菜正式啟動了淘菜菜農場項目,即深入優質農場,為消費者提供超級品質商品。我們希望通過直采直銷、確定性帶來低損耗、阿里生態規模化集采等方式降低成本,實現這些農產品的品質媲美商超,價格能夠降低50%。已經進行的冰糖橙項目,為農民增收25%。
我們其實也推動了這些分散農戶,與供應鏈的的深度融合,同時直連了萬億城鄉新消費市場。我相信在未來,中國農產品上行的潛力會將極大釋放,社區電商有望成為農產品的消費主流渠道之一。
作為阿里巴巴對農業的一份情懷,對新趨勢和新的零售渠道的一份子,我們希望能夠成為未來消費的提供者;我們希望能夠跟消費者一起走到未來;也希望我們讓農業產業鏈與農民在未來的消費趨勢里面,成長更多,收獲更多。
【看熱點】提前發現2022年生意機會:22位嘉賓縱論大消費趨勢
【看熱點】單條賣到千元,市值3000億,它是瑜伽褲界的“愛馬仕”
【看熱點】小商家過年關,銀行能幫上忙么?
【看熱點】宗馥莉接班,宗慶后“不放心”
【看熱點】京東超市首次發布三大選品標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未來消費APP”(ID:lslb168),作者:趙小米,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