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成奇勛、姜曉、曹尚佑、黃仁浩的欲望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國作家、學者、精神分析學家,也被認為是結構主義者。他提出的欲望理論非常高深,他的著作也是出了名的難懂。最近網上大火的《魷魚游戲》在很多地方都體現了拉康的欲望理論。在本系列文章中,作者將抽絲剝繭般地向讀者展示拉康欲望是如何主導劇中人物行為的。在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將向讀者介紹拉康欲望理論中的一些難懂的“知識點”,比如“客體小a”、“凝視”、“欲望是他者的欲望”等等概念和結構,以幫助大家認識拉康的思想。在第二部分,作者將結合《魷魚游戲》劇情,基于拉康欲望理論,為大家剖析劇中人物的行為。本系列文章篇幅較長,本篇是第二部分第一篇。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魷魚游戲》近期火爆全網,一群大人玩小孩子的游戲,勝利者拿走巨額獎金,失敗者則要留下性命。在劇中的第2集有一個特寫,警察黃俊昊前往失蹤哥哥黃仁昊的住處尋找線索時,書桌上很顯眼地放了兩本書,一本是超現實主義法國畫家馬格列特的畫冊,另一本是韓文版的拉康(Jacques Lacan)《欲望理論》,而后排左起第三本是拉康最重要的研討會講稿《研討會Ⅺ:精神分析的四個基本概念》。這似乎在暗示我們,這部劇可能是拉康欲望理論的映射。
這篇文章將向讀者介紹拉康的欲望理論,并解釋為什么《魷魚游戲》要特意地引用他的作品。我想說的是,即使是對拉康的欲望概念的初步熟悉,也需要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旅程,涉及到諸多概念,但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本文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將介紹拉康的欲望理論,第二個部分將從拉康視角解釋這部劇。如果你已經具備了拉康欲望理論的知識,那么你可以跳過第一部分冗長的介紹,直接進入劇本的拉康式分析。我假設讀者已經看了全部九集,所以文中也會有一些劇透。
第二部分:《魷魚游戲》中的拉康欲望
拉康的欲望概念與《魷魚游戲》有何關聯?我將通過一系列對不同角色的思考,以及該劇的一些主題來探討這個問題。再重述一次,我假設讀者已經看完了整部劇,所以我不會浪費時間來大篇幅描述劇情了。
1.成奇勛(Gi-hun)、姜曉(Sae-byeok)、曹尚佑(Sang-woo)的欲望
《魷魚游戲》為我們展示了拉康理論的一個非常直接的斷言:欲望是他者的欲望。這一點在第8集和第9集得到了充分的闡述,其中我們的三個主要人物都揭示了他們欲望的真相。
在第8集,當成奇勛(李政宰飾)和姜曉(鄭好娟飾)并肩聊天,考慮聯手對付曹尚佑(樸海秀飾)時,他們開始討論的是,如果他們贏得了獎金,他們將做什么。成奇勛開始說,他將償還所有的債務,并為他的母親在城市里買下一個屬于自己的店鋪。他說他母親一直夢想有一家真正屬于自己的商店。更重要的是,成奇勛繼續解釋說,在他的小女兒的眼里,他終于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父親了。姜曉告訴成奇勛,她有一個弟弟被寄養在孤兒院。她解釋說,她已經答應她的弟弟,她很快就會把他從那里帶出來。她繼續說,她的母親仍然被困在朝 鮮,沒有逃脫的希望。姜曉還跟她的媽媽說,一旦她賺到足夠的錢,就把媽媽帶出朝 鮮,她要買一套屬于她們母子三人的房子。
然后,姜曉建議成奇勛,他們兩個做一個協議。如果其中一方最終成為贏家,而另一方成為輸家,那么贏家就有義務幫助輸家的家庭擺脫困境。如果成奇勛贏了,那么他將確保姜曉的母親和弟弟的生活無憂,而如果姜曉贏了,則會照顧好成奇勛的母親和女兒。姜曉一再要求成奇勛發誓做到。為什么呢?因為她知道,她已經受了致命傷,很快就會死去,不像成奇勛一樣還能繼續參加游戲。雖然成奇勛從來沒有正式做出承諾,但在他他打敗了曹尚佑,并贏得了整個比賽之后,仍然按照姜曉的意思從孤兒院帶出了她的弟弟。
在這一幕中,我們看到的是成奇勛和姜曉的欲望的真相。他們的欲望都是對他者欲望的欲望。成奇勛渴望滿足他的母親和女兒的愿望,而姜曉的愿望是滿足她的母親和弟弟的愿望。最終,他們都希望能夠進入游戲,因為游戲能夠開啟一種可能性,即滿足他者欲望的可能性。成奇勛希望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這不是為了社會認可本身,而是為了讓母親和女兒感到快樂。姜曉也是如此。
贏得游戲后,成奇勛遵守了他的“承諾”,即使他沒有真正承諾過。他這么做有很多原因,但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因為,姜曉在成奇勛準備偷偷溜到曹尚佑身邊,并在他睡覺時殺了他的時候攔住了成奇勛。成奇勛遠不完美,但在這之前,他一直設法在這個不人道的游戲過程中保持他的人性。如果他屈服于殺人的沖動,殺死曹尚佑,那么他自己的善良部分也會被殺死。為了阻止成奇勛的暴力行為,姜曉給了他自己的象征禮物,他的善良的性格。從這個意義上說,姜曉的欲望就是成奇勛的欲望。她剛剛了解到他多么渴望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兒子和父親,成為那種能滿足他母親和女兒愿望的人。如果他犯下了這種冷血的謀殺(即使是可以證明是正當的),他將在無意中扼殺自己成為他想要成為的人的可能性。在這一刻,姜曉對成奇勛欲望的渴望實際上拯救了他。這就是為什么成奇勛愿意遵守他的“承諾”,以此來回報用從姜曉那里得到的“禮物”。
他們在游戲的兩個欲望,實際上都是他們對他人欲望的欲望。這難道不也是我們所有人對中彩票的幻想嗎?想想你做的那些一夜暴富的白日夢,難道它們不都主要是關于你能為他人的欲望做些什么的幻想嗎?它們不是明顯的以他人為中心的幻想嗎?至少對我來講是這樣。我想到我能為我愛的人做的所有事情,我想象著我可以為他們打開的所有美好的可能性。我可以給他們買的遠不止是全新的商品——我可以給他們買全新的生活。因此,我幻想渴望中彩票,正是因為我渴望“大他者”的渴望。
就連無情、以自我為中心的曹尚佑在這一點上也不例外。在《魷魚游戲》的第9集,曹尚佑失敗后,成奇勛懇請結束游戲,這樣兩個人都能活著出去,但兩個人都拿不到一分錢。而如果不結束游戲,曹尚佑就必須死,而成奇勛能拿著巨額獎金離開。成奇勛決定聯合曹尚佑放棄游戲,這是成奇勛愿意為兒時的朋友做出的巨大犧牲。然而,曹尚佑拒絕了,用刀刺向自己的喉嚨,然后,懇求成奇勛使用一些獎金來幫助他的母親。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哪怕是極端自戀的曹尚佑的欲望也是他者的欲望。成奇勛離開之后,將姜曉的弟弟交給曹尚佑的母親撫養,并留下了一筆巨款,滿足了姜曉和曹尚佑的渴望。
這就是成奇勛、姜曉、曹尚佑對獎金的渴望。如果他者不需要,那么金錢是沒有價值的。他者的欲望正是使獎金成為欲望對象的“客體小a”。正是對他者欲望的特殊詮釋,才使得“客體小a”被放置在巨大的儲物罐里。請注意,劇中這個小豬儲蓄罐,盤旋在參賽者的頭頂上,就像一片天堂,周圍有一片金色的光輝,一種崇高的光輝,這是因為它是包含著“客體小a”的欲望的客體。
2. 封面人物黃仁浩的欲望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黃仁浩(李秉憲飾)的欲望。我們對游戲負責人黃仁浩的欲望特別有興趣,因為他的桌子上擺放著拉康的書。拉康的欲望理論和黃仁浩的欲望之間的根本聯系是什么?毫無疑問,游戲負責人黃仁浩是整個劇中最神秘的角色。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巧合,而是包含了他與拉康的欲望概念的聯系的秘密。黃仁浩所體現的是欲望本身的奧秘。我們根本無法想象黃仁浩的愿望是如何實現的(如果有第二季,他們可能會試圖通過了解他的背景故事來填補這個空白)。
像成奇勛等游戲參與者一樣,黃仁浩也曾是在游戲中遭受恐怖對待的人。他甚至是歷年游戲的獲勝者之一,這意味著他比其他大多數選手經歷了更多的痛苦,但他最終還是渴望成為游戲的中心組織者。更糟糕的是,這個游戲負責人射殺了自己的弟弟,一個愿意為他冒生命危險的弟弟,也是他曾捐出自己腎臟的弟弟,僅僅是為了保護游戲,也就是為了滿足他對游戲的渴望。他的欲望是如何引導他走上這條路的呢?這讓觀眾不解。從這個意義上說,黃仁浩是純粹欲望的個性化。他烏黑、朦朧的服裝和面具完美地代表了欲望本身的黑暗和難以捉摸的空虛。然而,考慮到黃仁浩愿望的不可預見性,如果他最終成為那個通過另一個扭曲的愿望導致游戲崩潰的人,我也不會感到驚訝。黃仁浩是欲望本身的不確定剩余,那是他與拉康的欲望理論的本質聯系。
相關閱讀:
第一部分:在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欲望理論(1)中,我們介紹了“符號性閹割”和“客體小a”,在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欲望理論(2)中,我們介紹了拉康所謂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在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欲望理論(3)中,我們介紹了他者的欲望和“客體小a”的矛盾同一性、欲望和升華、欲望和愛情等概念。在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欲望理論(4)中,我們介紹了“凝視”和“欲望的莫比烏斯帶”。在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欲望理論(5)中,我們介紹了“欲望和精神分析的關系。
第二部分: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成奇勛、姜曉、曹尚佑、黃仁浩的欲望、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貴賓”們、吳一男、張德秀、韓美女的欲望、拉康的欲望理論與《魷魚游戲》:智英的道德行為和資本的欲望。
譯者: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