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掀起NFT革命的那10000個頭像(一)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NFT,非同質化代幣。說這個玩意兒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數字文化運動,應該不算夸張。也許在主流群體看來,夸張的是它的價格和價值。它的藝術性在哪里?這種人為制造的稀缺性真的有意義嗎?這是不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騙局?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本文聚焦了包括掀起這場NFT革命的加密朋克在內的若干NFT項目。文章來自編譯,篇幅關系,我們分五部分刊出,此為第一部分。

    藏家為自己的 CryptoPunk 想出了富有創意的用途。他們用來當作自己在 Twitter 和 Discord 上的個人資料圖片,并圍繞著它們建立數字身份,同時建立起一個繁榮的社區網絡。 圖片來源:Larva Labs

    劃重點:

    CryptoPunks是新的生成藝術,但區塊鏈為它注入了稀缺性

    為了讓這個加密貨幣的夢想成真,你必須相信區塊鏈可以讓可無限復制的對象變得獨一無二

    這批頭像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社區,讓人質疑起藝術的本質和價值

    2017年6月11日,接近傍晚的時候,埃里克·卡爾德隆(Erick Calderon)正在自家倉庫的密室里打印產品貼紙。打印機速度很慢,所以他穿過鋪著藍色地毯的地板,經過了他的挖礦設備,坐到電腦面前。他打開 Reddit, 看了看最新的帖子。然后目光停留在一位名為 megamatt2000 的用戶身上:“CryptoPunks:以太坊上的數字收藏品實驗。” Calderon 點了進去,一幅由 10000 張微型像素化的臉部照片墻出現在他的面前。

    該網站對藏品的描述很簡單。文字寫道:“大多數都是朋克長相的男孩和女孩。但也有一些更罕見的類型:猩猩、僵尸,甚至還有奇怪的外星人。” 卡爾德隆開始點擊那些臉孔。每張臉都會引導他進入一個新頁面,上面列出了這張臉的屬性,包括佩戴的配飾,以及還有其他多少Punk也擁有這些配飾。有戴警察帽的(相對比較罕見)、有抽煙的(比較常見),還有戴眼罩的(不太常見),渾身散發著鄉下人的氣質。留著鮮紅莫西干發型的女性(比較罕見!)似乎要對著你的小腿肚子就是一腳。留著一頭“凌亂頭發”的朋克長得有點像卡爾德隆本人,他也留著一頭桀驁不馴的黑色卷發。他碰巧參與了 Larva Labs 這家小型技術咨詢公司的一個為期兩天的項目。他就這么一個接一個地點擊著那些頭像。

    卡爾德隆在家鄉休斯頓做著瓷磚的生意,同時也是一位使用算法的藝術家。所以當他看到 10000 個 CryptoPunk 時,他立刻明白了這個項目:屬于生成藝術,這種風格至少可以追溯到 1960 年代,那還是用大型主機的時候。早期的從業者在研究實驗室用大型共享機器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來生成幾何圖形,然后一般交給筆式繪圖儀在紙上畫出來。藝術家還給算法注入隨機性,從而突破自己創造力的極限

    這些朋克頭像看起來不像那些早期作品。它們很有魅力,但也是由軟件通過算法擲骰子創作出來的。頭像僅由少量像素組成——一只眼睛就四個像素,一張嘴的數量大致相同——這些人臉有效地利用了它們的屏幕空間。有的頭像似乎在假笑,有的則側目而視,這種超凡脫俗的魅力讓卡爾德隆感到很震撼。他回憶說:“那完全是天才之作。” Larva Labs 網站上的文字邀請大家認領上面的朋克頭像,而且是免費的。你所需要的只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有個加密貨幣錢包,里面有足夠的錢來支付大約 11 美分的交易費。

    卡爾德隆知道怎么繞開區塊鏈。最近,出于好玩他才剛剛自學了怎么去編寫以太坊智能合約。一般而言,此類程序會讓金錢受到特定規則的約束。他的第一次嘗試是給最好朋友的新生子準備一份禮物:為她創建了一份智能合約,轉了10 個以太幣(當時價值大約 130 美元)給對方,但他還寫了幾行代碼,以防她在約5.5億秒的時間到達之前(其實就是18歲之前)拿到這筆錢。這段經歷讓他大開眼界。他說:“事實上,作為一名相當菜鳥的開發者,我也可以讓錢變聰明——我的腦子一下子炸了。”他開始揣摩,智能合約是不是也可以給其他類型的資產增加復雜性。

    隨著卡爾德隆不斷深入挖掘 CryptoPunks 的網站,他說自己幾乎開始感到恐慌。“天哪,就是這個。我一直在思考的所有那些小想法,他們都在做,而且都上線了!” 跟他所制作的禮物,也就是給保險箱放一個倒數計時器完全不同,這個項目更像是在網絡空間上開集市一個軟件生成了數字藝術作品,隨之而來的智能合約為藝術品的買賣提供了基礎設施。早在 NFT 成為家喻戶曉的術語之前,CryptoPunks 就已經是區塊鏈上非同質化的代幣——是獨特的數字資產。

    卡爾德隆渴望取得其中部分朋克的所有權,而且他的錢包里還有一點以太幣。于是他趕忙回家,急匆匆地在廚房島設置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他太投入了,以至于妻子想問他問題他幾乎都充耳不聞。他一邊等著錢包裝好一邊嚷嚷:“現在沒法說話!”

    1.Punk 5124 2.Punk 5224 3.Punk 1478 4.Punk 4344 圖片來源:Larva Labs

    最稀有的一些朋克——比如外星人和猩猩——已經消失了,它們的背景從藍色變成了綠色。卡爾德隆決定去搶僵尸,整張專輯只有88個。一旦他看到眼睛布滿血絲以及散發著腐朽味道的綠色皮膚的朋克時,他都會記下相應編號,然后運行智能合約命令去領取。當他的以太幣花光時,他已經搶到了 34 個僵尸,其中一個朋克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還有一個他覺得像自己朋友。他說:“我覺自己的行為得有點傻,但感覺不錯。”

    這把火然后燒到了二手市場。藏家開始在 Discord 平臺上碰頭,炫耀、看熱鬧,討論買賣。他們用 Larva Labs 智能合約的交易命令,比方說 offerPunkForSale() 和 buyPunk(),來操作自己的收藏。藏品價格迅速上漲,從 3 美元漲到了 100 美元,案后又漲到 300 美元。7 月 1 日——也就是 CryptoPunks 項目推出了三周之際——一個外星人朋克賣出 2680 美元的價格。到了 9 月份,十年以來每天都要寫一首歌,現在開始以NFT的形式出售歌曲的音樂家喬納森·曼(Jonathan Mann),也給這些朋克頭像寫了一首歌。其中一句歌詞叫做:“加密貨幣,浮生若夢,請告訴我,那是何意?”(A crypto fever dream, tell me, what does it mean?)

    兩個月后,加拿大的一家風投公司, Axiom Zen,開始利用 CryptoPunks 智能合約里面的元素,推出了自己的 NFT 系列產品 CryptoKitties。藏家可以培育出五彩斑斕大眼睛的貓咪,從而制造出新的生物。之后,這些生物既可以出售也可以繁殖。憑借著游戲性以及可賺錢的希望,CryptoKitties 掀起了一股熱潮。幾天之內,稀有的Crypto-Kitties的價格就飆升至 10 萬美元以上

    浮生若夢是資本主義的典型癥狀,在過去這 400 年里,任何大獲成功或徹底失敗的人對此都很熟悉。其核心是對資產價值的執念。為了讓這個加密貨幣的夢想成真,你必須相信,當你把數字文件鏈進區塊鏈時,就可以讓一個可以無限復制的對象變得獨一無二。這個信仰仍然小眾,投身其中的人潮似乎一波一波地來襲,就像一場夏季帳篷復興的聚會者一樣。在這中間的間歇期他們稱之為加密貨幣的冬天。如果你足夠強壯和幸運的話,就能熬過冬天,駕馭下一波的浪潮,獲得回報。

    2020 年春,卡爾德隆以每個約 15000 美元的價格賣出了五個僵尸頭像。利用這筆錢,在德州馬爾法藝術飛地的土地上,他和妻子用集裝箱給自己又建了一個家。他給這個家還起了一個綽號,叫做僵尸之屋(Zombie House)。到了那年晚些時候,隨著價格再次飆升,他推出了自己的 NFT 銷售平臺。

    但這批朋克頭像的威力已經遠遠超出給一個家庭在沙漠建造休養地提供支持。這批頭像還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社區。它們已經滲透到藝術精品拍賣行; 今年六月,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師槌響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一位戴著外科口罩的外星人拍出了1175萬美元的高價。迄今為止,CryptoPunk銷售的總價值,大家花在朋克頭像的資金總和已經超過15億美元。它們推動了Jay-Z和Snoop也用極為相象的朋克作為自己的Twitter頭像。它們讓人質疑藝術的本質和價值。但它們能不能回答喬納森·曼的歌里面提出的問題?他們能不能解釋一幫人是怎么相信這個的:一堆圖像,加上一種粗糙的技術,怎么就能值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掀起NFT革命的那10000個頭像(二)

    掀起NFT革命的那10000個頭像(三)

    掀起NFT革命的那10000個頭像(四)

    掀起NFT革命的那10000個頭像(五)

    譯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