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直播不收坑位費,主播和商家誰占便宜?

    主播帶貨,品牌一朝成名的有之,翻車的也不少,有國民品牌綁定頭部主播后躋身行業TOP,也有花了幾十萬坑位費只賣出四位數的。

    商家選擇主播存在風險,而坑位費往往成了沉沒資本,商家小王在直播界已久,“交了很多學費,今年開始,我更傾向找中小主播合作,因為他們沒有坑位費,走純傭模式,不容易踩坑,也更好控制利潤。”

    在直播行業,帶貨主播的收入構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坑位費+傭金,另一種就是純傭。這很好理解,坑位費相當鉆展,傭金相當直通車,前者展示了即付費,后者有跳轉了才付費。

    對于帶貨主播,商家情緒很復雜,怕主播不播,又怕播了賣不出去,加上很多商家其實對合作的主播并不那么了解,前期又交了不少學費,對于坑位費就逐漸產生抗拒,逐漸選擇純傭模式的主播帶貨。

    純傭模式下,主播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進行提成,當主播的利益直接和他帶貨多少成正比后,商家、主播之間的利益分配會更趨向合理。

    純傭賣貨,各憑本事

    坑位費是怎么來的?

    本質上,坑位費是獲得稀缺資源的門票。大主播直播間的坑位數量基本是固定的,有坑位費很正常,想入場就得買門票。

    直播行業也遵循二八法則,當所有供應鏈資源都在涌向頭部直播間時,其他中小主播要獲得生存空間,就要建立自己的護城河,找到彼此合適的供應鏈資源,是第一步。

    2018年,做窗簾生意的小伙肥兔打算轉行當淘寶美食主播,簽約了一家直播機構。簽約時,對方告訴他:干這行,賺多少全憑本事。“剛入行,我們這種小主播都是走純傭模式,你賣出去的貨越多,就賺得越多。”

    他想,同行都已經一夜一套房了,我剛開始干,賺不了大錢,但賺出個生活費應該不是問題。但實際上,第一個月他才賺了1000多塊錢,“太慘了,連交房租水電費買菜的錢都不夠。”

    這是大部分新入行主播的現狀,這是個流動性特別大的行業,很多人熬不過前三個月,吃不了這種日夜顛倒的苦。那時候他的直播間只有幾千個粉絲,他和團隊研究怎么提升自己的轉化,“就天天看大的直播間里,什么產品賣得好,我們就去找到商家,不收坑位費,賣多少收多少傭金。”就這樣,肥兔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供應鏈,雖然議價權沒那么高,但是起碼貨品質量有保障。

    因為所售商品是被直播間篩選過的,肥兔的銷售轉化高于同級別主播,平臺根據他的數據,會給到一定的流量傾斜,三個月后,他有了3萬多粉絲。

    后來,趕上幾次大促活動,他又漲了幾波粉。一年后,他有了10多萬粉絲,直播一場能賣出幾十萬元。

    有了一定的粉絲量,有了合作穩定的供應鏈后,主播其實就已經在直播的食物鏈上完成了自己的蛻變,擁有了一定的議價權。

    “純傭帶貨,主播賺的是辛苦錢,究竟如何確定傭金返點?定的越高豈不是賺的越多?”剛開始做主播時,肥兔也這么想。

    三四個月以后,他才逐漸熟悉門道。招商伙伴告訴他,得和商家談判,有時候為了一個返點,得battle好幾輪。

    首先,商家會根據主播的粉絲數量、質量、以往帶貨成績報價,之后招商再根據商家產品的性價比、利潤等綜合判斷轉化率,開始battle。

    出現分歧是常有的事,機構通常會在商家報價的基礎上再多爭取5%。“談傭金肯定不能獅子大開口,得讓商家也能賺到錢。”

    和肥兔一樣,北京大叔范大廚也通過純傭帶貨賺到了錢。以前他在五星級酒店當主廚,去年簽約成為美食主播,一年后就有了20多萬粉絲,每月的收入比當主廚要高。

    范大廚的想法跟他們一樣。他的淘寶直播間主要賣生鮮類美食, “生鮮產品利潤低,談傭金時會在他們產品的利潤基礎上再降低一點,這樣成功機率才高。”

    傭金并不是越高越好?

    食品行業本身利潤率偏低,商家往往走薄利多銷模式,而且因為客單價通常較低,所以在直播間里屬于成交比較好、退款比較少的類目。那么在利潤率比較高的美妝行業,純傭模式是否也通用呢?

    東北模特丹妮,大學畢業后當車模,一個月能賺萬把塊錢。后來,疫情來了,車展基本停了,她被迫轉行,簽約了一家直播機構,做淘寶美妝主播,憑借一張“高級臉”,又通過對護膚、美妝等知識的專業介紹,一年就收獲了10多萬粉絲,如今雙11的單場直播能破百萬。

    重慶女孩小師妹,因為愛美,喜歡化妝,3年前辭掉了活動策劃的工作,簽約直播機構,成為了一名淘寶美妝主播。現在她的直播間有30多萬粉絲,每月收入很可觀。

    對商家來說,傭金的比例,也會跟著產品浮動,并成為推廣成本之一。

    佩佩是小師妹和丹妮的運營,她發現商家推冷門產品或者新品牌時,往往愿意付高傭。如果是稍微有點影響力的品牌,前期已經在一些渠道投放了廣告,會主動給到一定比例的傭金;如果新品還沒有銷售數據,傭金的比例會再高一倍。

    對直播機構、主播來說,傭金自然越高越好。但有時,他們反而會主動降低傭金。

    “雖然只有20多萬粉絲,但我們也想拿到跟頭部主播一樣的折扣。只有降低傭金,才能給粉絲爭取多一些樣品,多發福利。” 但即便如此,小主播也很難爭取到和大主播一樣的折扣,難合作到知名大品牌。

    比不了頭部主播,但他們還是能和同級別的主播較量一番。那些主播也就比自己多十幾二十萬粉絲,“粉絲如果發現你直播間的優惠力度不如別人,他們可能就不會看你了,跑去別人那里買了。”降低傭金甚至0傭金帶貨,能幫他們爭取同級別直播間最低價。

    他把這種降傭稱為“戰略性降傭”,相當于主播讓渡一部分傭金來換取流量,他覺得這是值得的。

    主播們也不僅僅把眼光放在比拼價格上,影響直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形成自己直播間獨特風格就是用差異化實現超越的重要一步。

    肥兔入行的時間正好趕上了直播的黃金年代,他當時想在直播場景上做突破,就拉來了好朋友一起做直播。倆人配合默契,一個介紹產品亮點、試吃,另一個做捧哏,直播間氛圍更嗨。加上那時候全平臺上還是以女主播為主,男主播的數量相對較少,兩個男主播搭檔的形式比較新穎,粉絲們的下單熱情就比較高。

    那段時間,兩人干勁十足,一天播8、9個小時,銷售額也連年增長。最高的時候一場直播能帶貨百萬。倆人算了算,現在靠純傭帶貨,比做窗簾生意賺的多多了。

    坑位費有時候也坑主播

    主播所有的運營動作,指向的主要目的就是漲粉,只有粉絲多了,中小主播在招商上才會擁有話語權。

    “很明顯,幾萬粉絲時,招商比較被動,要到官方選品池里撈商家,溝通時也沒底氣。但是有了十幾萬、幾十萬粉絲,就會開始有商家來主動咨詢合作,合作過的商家也會再找過來。”今年開始,肥兔碰到了好幾個商家主動提出給坑位費的情況,對方要求占坑直播黃金段以及大促期間的直播名額,“不會很高,幾百幾千都有,一般品牌方會讓我們保證銷售額。”

    但是綜合產品轉化率等因素,主播在大促期間會更看重和商家談折扣,而不是收多少坑位費。

    在肥兔看來,“淘寶的每一次直播都像是一場考試,你要是轉化不好,后期會對流量有影響,每一次都得好好準備。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另一方面,不收坑位費,直播機構和商家在談繳納保證金上更有話語權。

    像生鮮這類產品,運輸時容易出現破損等情況,范大廚會要求產品進入直播間前,先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如果出現售后問題,主播自己會協助賠償等事宜;如果沒有售后問題的話,他們會把這筆錢退還給商家。

    而對于美妝主播來說,直播機構也會優先考慮主播的長期口碑,而不是一時的坑位費。“肯定先根據品牌力、產品熱銷度選品,和穩定的高傭金產品合作。如果收了坑位費,但是產品銷量不好,不利于后續招商合作。”

    不愿收坑位費,是主播愛惜自己羽毛的一種表現,也是可以更冷靜客觀地看待直播賣貨這件事,因為收了坑位費,商家一般會要求賣出三倍以上的銷售額。如果達不到要求,還得換個產品補播,增加時間、人力成本。

    并且,主播直播時,會老想著得多賣貨,使勁兒夸產品,影響粉絲的判斷,大部分職業主播并不希望自己的粉絲都是沖動下單的,理性消費如今已經成為直播間的共識,“沖動下單造成的高退款退貨率,主播和商家都吃不消的”。

    更嚴重的是,長此以往,不僅主播難用好選品吸引新粉絲,還會失去很多老粉的信任。“不能只圖賺快錢,得考慮以后長期發展。”

    商家和主播之間,雖然永遠會存在競爭關系,會存在差價問題,但是利益分配模式在直播業態不斷成熟的基礎上,正在走向透明合理。

    不管怎么樣,那些有專業能力的帶貨主播,已經賺到了錢;那些產品優秀的商家,也通過主播賣出了貨,贏得了口碑。

    肥兔和朋友搬進了新房子,感慨:“要不是傭金,沒準這會還在老家搬磚。”范大廚想:“帶貨多了,傭金多了,我就能在北京買套房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賣家”(ID:maijiakan),作者:姜雪芬,編輯:范婷婷,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