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攝影作品被質疑丑化中國女性長相,陳漫道歉,迪奧:并非商業廣告,尊重中國人民情感

    近日,迪奧攝影展品《驕傲的矜持》被質疑丑化亞裔女性,引發了熱議。11月23日,迪奧和涉事攝影師陳漫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回應此事。

    @DIOR迪奧 稱,陳漫女士的攝影作品《驕傲的矜持》是其參與的迪奧藝術項目作品之一,并非迪奧商業廣告。迪奧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國人民情感,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并繼續協同相關部門把關審核批準所有公開露出的作品。如發生任何錯誤,一定虛心聽取意見并及時糾正。迪奧對中國消費者和社會的真心誠意,堅定不移。

    陳漫表示,“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深深地熱愛著我們的祖國。我也深知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應當肩負起記錄和傳遞中華民族文化的使命,用自己的作品展現出中國美,這也是我一直在堅持著并想為之努力的目標。我早期藝術觀尚未成型,參加展覽時對策展概念也不甚了解,使得當時的作品欠缺思考。尤其是08年錯誤使用‘少先隊員’為標題的一組圖片,對少先隊組織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感到非常自責并再次鄭重道歉。”

    陳漫稱,“大家對我‘少先隊員’、12年創作的十二色組圖、同年以明清穿越為命題的某品牌作品的批評我也全部接受。我也會繼續沉淀進學,時刻不忘以新時代昂揚自信的精神風貌作為創作源泉,用扎實的作品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

    01陳漫的作品被指丑化亞裔形象

    根據報道,《迪奧與藝術》展覽于11月12日-11月23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開幕,展覽囊括《LADY DIOR 我之所見》《DIOR LADY ART #6》《迪奧攝影和視覺藝術新秀獎》以及《迪奧書店》版塊。

    其中攝影師陳漫的作品《驕傲的矜持》被指“丑化亞裔形象”,迎合西方對亞裔族群的刻板印象。

    攝影師陳漫在微博簡介中自稱“國際時尚攝影師及視覺藝術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她,尤為擅長人物造型和后期制作,曾為多家雜志拍攝封面,被多位明星視為“御用攝影師”。

    中國婦女報報道指出,這不是陳漫第一次惹爭議,幾年前她的一組攝影作品《中國十二色》要體現中國女性不同的美,但看照片,網友質疑其拍攝的十二位女性“不像中國人”。這也不是國外品牌第一次在作品中丑化華人形象了,此前杜嘉班納的廣告片中,瞇瞇眼女模特笨手笨腳地用筷子吃披薩就被指歧視華人。再從此次迪奧辣眼睛的“陰間”宣傳照上,不難看出一些西方品牌在審美和文化上的“傲慢與偏見”。

    針對此事,央廣網評論指出,藝術當是美的,美的種類可以是多樣的。我們推崇藝術的個性化創作,并不代表我們接受無底線丑化;我們歡迎藝術的百花齊放,也不代表我們會容忍“假惡丑”大行其道。只有讓藝術回歸“真善美”的本真,才是品牌和作品立足長遠的根本。

    02“中國是迪奧的關鍵市場”

    迪奧由法國時裝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Dior)于1946年創于巴黎,為LVMH集團旗下品牌。

    10月12日,LVMH集團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銷售額133億歐元,同比增長20%。今年前九個月,集團共錄得442億歐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40%,較2019年同期增長11%。

    從各大品牌的營收看,迪奧的表現尤為亮眼。根據外媒報道,過去三年迪奧的銷售額增長兩倍,今年將逼近60億歐元。

    摩根士丹利奢侈品研究主管愛德華奧賓此前指出,迪奧是在中國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品牌之一。迪奧首席數字官JensRiewenherm也說過:“中國是迪奧的關鍵市場。”

    據中新經緯報道,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迪奧這次的圖片展示很容易讓人把歐美對亞裔的刻板印象結合在一起,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說并不成功。近幾年一些國際大牌,特別是奢侈品大牌在中國市場上面頻頻發生類似公共事件,對于品牌形象無疑是一種消耗。

    “如果跨國企業確實希望能夠為消費者來服務,我們建議還是要尊重并深入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愛好和審美,這才有助于推廣自己品牌的形象。如果帶著一個高傲的態度去處理,也會遭到消費者的唾棄。”劉春生說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