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時隔3年,公眾號又迎來一次重大改版

    01訂閱號“信息流”再改版,“訂閱”失效

    11月22日,微信悄悄地對訂閱號“信息流”進行改版內測。

    在微信安卓以及iOS 8.0.16版本中,改版后的訂閱號消息展示,除了用戶已關注的公眾號,下拉時還出現了“推薦”版塊,包括視頻與圖文消息。和此前在關注的訂閱號消息中穿插幾條推薦內容不同,此次改版將用戶關注的訂閱號消息折疊了起來,推薦內容的比重大大增加。

    如果要看自己關注的公眾號消息,需要點擊“展開更早消息”按鈕再下拉,此時再看到的才是自己關注的公眾號信息。否則,下拉的盡頭都是推薦消息。而推薦內容消失也只是暫時的,之后再進入訂閱號消息還是會隨機出現。

    根據實測,推薦版塊的公眾號各種各樣,文章閱讀量也從幾百、上千、過萬到10W+不等,日期可以追溯到數月之前。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推薦不了的。

    此外,在“訂閱號消息”切換列表模式的情況下,點擊右上角的“...”,通過新增的“設置”按鈕,可以選擇是否關閉“訂閱號消息個性化推薦”,默認為開啟。但或許是因為正在內測階段,功能還沒有完善,目前無論怎么設置,被內測到的小伙伴還是會收到推薦內容。

    總體看下來,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推薦消息版塊有點眼熟?咱就是說,這個視頻、圖文大雜燴的形式,不就是另一個“看一看”嘛。

    果醬妹這里再捋一遍此次改版的重點哈:

    ? 改版后,用戶關注的訂閱號消息被折疊,推薦內容的比重大大增加;

    ?如果想看自己關注的公眾號消息,需要點擊“展開更早消息”,但推薦內容只是暫時消失,之后會隨機出現;

    ?推薦文章的閱讀量有幾百、10W+不等,日期跨度也大;

    ?新增“訂閱號消息個性化推薦”開關,但目前沒有明顯效果。

    大家也先別慌,目前據微果醬觀察,只有部分用戶的訂閱號消息是這樣改版的。但如果全面改版,對于公眾號主們來說,或許算是新一輪洗牌的開始。

    02改版=加速淘汰?

    公眾號的改版,其實早有苗頭。

    從2020年“信息流”里出現微信廣告,到2021年奧運會期間插入“熱點推薦”卡片,都是微信介入用戶閱讀的痕跡。這一次,關注帳號折疊,推薦內容開始霸屏了。

    可以說,此次改版的影響,或許不亞于2018年那場“信息流”動蕩。

    當時,公眾號主們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用戶“訂閱”這一動作的優勢,通過固定文章發布時間來培養用戶閱讀習慣成為大勢。而在2020年5月取消時間排序的改版中,公眾號主們又不得不改變運營策略,引導用戶“星標”“在看”,提高自己成為“常讀的訂閱號”的幾率。

    現在,用戶“訂閱”的優勢進一步消失,算法正式上位。此舉自然有利有弊:

    1、文章閱讀量將出現波動

    盡管號主們總說“閱讀斷崖式下跌”,但實際上,大部分公眾號的閱讀量基本穩定在某個層次。而這一次的改版或許將打破這種數據固化,至于是漲是跌,并不能一概而論。

    對于部分公眾號來說,被折疊意味著失去大部分的流量入口。試想一下,辛辛苦苦讓用戶訂閱了公眾號,但是當用戶進入訂閱號消息時,卻因為消息折疊沒有刷到,同時注意力被吸引到下方的推薦版塊上,沒有“展開更早消息”,難免心塞。

    但是在同樣的用戶心理設定下,推薦版塊又是一個新的流量入口,甚至可以說是流量深海,相當于用戶在自己的訂閱號消息里就可以看到其他公眾號內容,也就增加了關注新號的概率。

    因此,短期內的閱讀量波動很難避開,但究竟是迎來流量利好,還是失去原有流量,恐怕還是得回歸到內容本身,以及能否得到微信推薦上。

    2、不同公眾號受影響程度不同

    從公眾號的體量來說,此次改版產生的影響,可能仍然不會過多地撼動大號的地位,畢竟大號的粉絲已經養成了閱讀其內容的習慣。而中小號更容易成為探知春水暖不暖的“鴨先知”,因為還不牢固的粉絲可能會分流到推薦版塊,也可能因為得到推薦而產生爆款文章帶來流量。

    所以,此次改版的效果,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小號后續的發展窺得一斑。

    而從公眾號的類型來說,相比普通公眾號文章,具有更高時效性的資訊號或推廣活動的地域號將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無論折疊還是推薦都可能出現過時信息。

    打個比方,發文告訴粉絲明天要停電,結果文章被折疊,粉絲后天和你說,怎么昨天的消息現在才發;或者是隔了一個月,停電通知的文章被推薦了,用戶看到則會覺得是無效信息,一整個破防了。

    3、公眾號的長尾效應進一步提高

    據果醬妹的觀察,5分鐘內刷到的推薦文章日期,8月、9月、10月、3天前的內容都有,時間跨度非常大。這意味著,文章發布后的很長時間里,都有可能因為被微信重新推薦,從而獲得更多的長尾流量,時間制約性也就變小了。

    但是,被微信推薦的幾率,對于公眾號運營者來說是被動的,推薦邏輯也變得模棱兩可。

    說到底,改版還是微信基于改善用戶體驗去做的事情。無論是想進一步打破信息繭房,豐富用戶的閱讀內容,還是想給中小號更多機會,讓優質內容得到更多展示,都是微信打破流量天花板、保證平臺用戶留存的舉措。

    那么,作為從業者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公眾號的內容調性和個人設定顯得更加重要。應對信息流出現時間亂序、內容折疊的共通方法,便是不斷加強公眾號的獨特性。如果能做到內容與眾不同自然是最好,不然在語言、人設、排版等方面也可以形成自己的風格,加深讀者的記憶點,在搶奪用戶時間和注意力上得到先手優勢。

    其次,還可以考慮多渠道運營。在內容領域,圖文之外還有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式。當遇上圖文流量波動、平臺時不時改版等狀況,除了堅守圖文,或許可以考慮通過其他內容形式來完成補充和轉型,從而擺脫被動,找到新的發展路子。

    綜上所述,此次公眾號改版將帶來一次內容和運營上的震動,而最終效果如何,還是需要靜待時間的驗證。

    不過,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這次的改版還未能獲得好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陳出木,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