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36氪首發|打破國外半導體廠商壟斷,「賽美特」再獲數億元A+輪融資

    文|潘瀟雨

    編輯|彭孝秋

    36氪根據公開工商變更信息獲悉,國產智能制造系統服務商「賽美特」獲數億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紅土投資、哈勃投資、金浦投資等。此前,36氪曾報道過賽美特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的消息。

    隨著“中國智造”迅速崛起,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不斷增長,工業軟件已成為生產制造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當下國產替代的道路逐漸明晰,對于半導體行業來說,如何構建完整的生態鏈和產業鏈,已成為關鍵所在。

    正是看到這一機會,2020年并購成立的賽美特,成功合并了具有多年半導體行業經驗積累的“上海特勱絲”“固耀SEMI Integration“和“深圳微迅”三家公司。成立以來,致力于填補國內集成電路制造工業軟件領域空白。

    賽美特自主研發打造的國產CIM解決方案,涵蓋1800多個滿足8/12寸晶圓制造廠所需的功能,能夠打破國外廠商壟斷,是目前國內唯一可支持12寸晶圓全自動化生產的智能制造軟件服務商。

    據其官方信息披露,賽美特自主研發的純國產CIM系統,已成功上線青島某12寸晶圓廠,并計劃于2022年實現全自動化生產,這是國內首例國產智能制造系統成功落地的案例。

    賽美特

    賽美特董事長李鋼江此前接受36氪采訪時曾表示:以半導體為主的高端制造領域,MES(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CIM(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相當于工廠里的“總指揮官”,維系著基礎設施、設備、人員、材料、產品之間的協調互動。而相對于EDA等芯片設計軟件,MES/CIM系統則一直處于價值被低估的狀態。

    其中,CIM被稱為半導體制造的生命級系統,能夠運用在半導體的硅片制造,前道晶圓制造以及后道封測工廠整個產業鏈,讓核心生產資料逐漸由原來的“工人+設備”轉變為“設備+系統”。

    在產品方面,賽美特已具備了滿足全自動化生產制造所需的軟件系統矩陣,包括MES、EAP(設備自動化程序)、SPC(統計過程控制)、RTD(實時派工系統)、YMS(良率管理系統)、EDA/Interface-A、RMS等數十種系統。同時,可以根據整體構建方案需求,提供軟硬結合的非標自動化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賽美特不僅專注于半導體/泛半導體、光伏,電子等領域,同時也服務于新能源汽車、家居、醫療等領域的制造行業。通過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優化包括生產過程、品質體系在內的智能工廠。

    根據官網信息顯示,目前賽美特已與80多家客戶,包括各領域龍頭企業達成了長期合作,應用產線超300條,產品和方案已經成功運用于80余座工廠。

    時隔6個月,賽美特再次獲得融資。此前接受采訪時,董事長李鋼江曾表示,智能制造的三大核心在于,首先要對產品形成系統性認知,其次是了解服務行業的完整流程,最后是專業的IT技術,包括產品研發等。

    他認為,賽美特的核心優勢首先體現在產品力方面,包括技術端、系統性能等;其次是價格方面,對比國外廠商,不論是產品實力,還是本土化服務,賽美特都具有優勢;最后是資源方面,在持續跟蹤客戶需求后,可以快速響應客戶在資源方面的需求。

    據36氪了解,賽美特本輪融資資金或將用于三大方向,包括:加大研發力度,完善半導體全自動化智造解決方案;擴充人才資源儲備,進一步優化團隊架構;通過自主創新和兼并收購等方式,進一步整合上下游產業生態鏈、豐富產品體系,提供完整優質的管理智造服務。

    在團隊方面,賽美特的核心成員,均擁有構建8/12寸晶圓制造廠自動化智能制造系統的經驗。目前團隊成員近300人,技術研發人員占比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