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字節減速 互聯網入冬

    互聯網一直在刷新著紀錄。與動輒十年、二十年發展周期的傳統企業不同,互聯網公司三、五年就已經是一輪周期,有的甚至一年半就可以上市,紀錄在不斷刷新。

    互聯網也一直在重復。它們同樣在遵循著盛極而衰的發展軌跡,十年是一道“門檻”,要么持續“茍”著,要么因新風口、新增長點而再攀高峰。

    2016年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盡管消費互聯網的風口過去,但中國還是走出了巨頭,比如字節跳動。隨著五年過去,十年即將到來,字節跳動摘掉了“新”與“少”的帽子,不得不挑戰“成人”模式。

    成年的煩惱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11月18日字節跳動商業化產品部召開全員大會,會上披露其國內廣告收入過去半年停止增長。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新流量巨頭,自2013年啟動商業化以來,廣告一直都是字節跳動的主要營收來源。根據彭博社報道的數據,2020年字節實際收入2366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廣告收入占比在77%。

    這意味著,隨著廣告收入首次停止增長,整個字節也陷入了增長難題。

    作為一家2012年才成立的創業公司,先后憑借今日頭條、抖音兩款王牌產品,字節跳動的成長速度相當驚人。上線四年,今日頭條用戶數突破6億,到了2019年,日活1.2億,月活2.6億。2016年上線的抖音,更是四年時間做到了日活6億。

    但隨著離山頂越來越近,字節跳動也開始面臨瓶頸。不說自2019年起就不再公布用戶數量增長、日活增長的今日頭條,為整個字節貢獻收入的抖音也陷入了用戶與營收的雙重增長難題。

    “來自抖音的收入已經停止增長,而另一核心產品今日頭條甚至處于虧損邊緣。”據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稱。

    今日頭條和抖音,一個接近十年,一個已有五年,由它們撐起的字節跳動,正在像此前所有的互聯網“前輩”那樣,由高速成長的少年期,步入增長停滯、問題多多的“成人期”——幸好還不是“中年”。

    就在不久前,各產品獨立發展的字節跳動宣布對內部業務進行調整,實行業務線BU化(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將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搜索、百科、國內垂直服務業務并入抖音,成立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等六個業務板塊。

    增長承壓的抖音,吸納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以各自的產品形態、各自的流量池,相互補足,互相促進增長。

    今年四月,有媒體報道稱,抖音計劃在2021年實現6.8億日活,廣告業務收入增長42%。而根據易觀千帆數據,今年9月,抖音月活用戶約6.6億,較8月的7億有所下滑,離6.8億日活的目標相當遙遠。

    在這一次業務線調整后,抖音至少離目標更近一步。

    增長困局

    美國學者厄威克·弗萊姆茲將企業的成長歸納了幾種不同的情況:低于15%是正常增長,15%-25%是“快速增長”,25%-50%是“特快增長”,50%-100%被稱為是“超增長”,100%以上是“光速增長”。

    對于字節跳動來說,這個理論中的數字劃分似乎被抬高了:阿里、騰訊等成立已有二十多年的互聯網巨頭營收增速在20%到30%左右,與字節跳動一同被當作移動互聯網下半場贏家的拼多多營收增速在100%左右。

    過去幾年,營收增速在200%以上的字節無疑處于“光速增長”階段,年初為抖音廣告定下44%增長目標的字節,期待的至少是“快速增長”。而現實上,根據報道,它的增長很可能停滯。根據“停滯即死亡”定律,字節不得不為自己找到新增長點。

    雖然內部計劃通過將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納入抖音來實現互促,但對今日頭條來說,這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其流量困境。最終,它還是把目光放在了騰訊上。

    最近的雙十一,很明顯可以感受到淘寶與阿里的喜悅——雙十一前夕,其特意對外發布了用戶可通過微信打開淘寶鏈接的消息。自今年9月開始,一場由政府部門主導的互聯網“拆墻”行動開始進行,擁有微信這個巨大流量池的騰訊成為其他巨頭的主要“目標”。

    騰訊與字節跳動,作為巨大互聯網巨頭中相像度最高的兩個,一直是“冤家”,雙方有關“你屏蔽我鏈接”、“你不遵守規則,我是為了用戶體驗”的摩擦與爭執時有發生。如今,對陷入增長瓶頸的字節跳動來說,這場“拆墻”行動一旦成功,無疑是雪中送炭。

    11月12日晚間,抖音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騰訊與抖音商談對等開放的說明》稱,11月11日, 抖音收到來自騰訊創作服務平臺的申請,希望接入抖音開放平臺。雙方開始了內容上的“拆墻”合作。

    | 圖片來源:抖音聲明

    與此同時,抖音方面表示“也多次申請微信開放平臺恢復抖音和西瓜視頻的分享、登錄功能,以便雙方用戶更順暢地實現信息分享”,展現出對騰訊完全放開的期待。

    但目前來看,騰訊和微信對抖音的封禁仍在繼續,短期內或許也很難解封,抖音的流量焦慮仍將繼續,且無法從國內的流量格局中找到破解之道。它能依靠的,仍然是TikTok以及它背后的海外市場。

    作為國內互聯網出海最成功的案例之一,TikTok過去兩年間成為字節的新增長點,今年7月,TikTok 成為全球首個達到30億次下載的非Facebook應用。

    但Facebook的反攻已經開始。馬克·扎克伯格今年宣布,將在2022年底前陸續投入10億美元,激勵Facebook 和 Instagram等平臺創作者,這被看作是其對抗TikTok之舉。同時,Instagram方面宣布將調整算法,向用戶展示未關注的創作者的視頻,似乎也在模仿。

    海內外,“成人”的字節陷入了增長困局。

    該瘦身了

    過去,字節的增長動力來自三個:一是資本,二是流量,三是技術。現在,接近4000億美元的估值,讓它很難再從一級市場獲得資本助力;接近天花板的6億月活,讓它深陷流量焦慮;算法雖然仍然在精進,但短期內不會再有巨大突破,讓它不再享有技術紅利。

    可以說,字節前一個十年所搭建的增長系統正在崩潰,隨著2022年下一個十年的開始,它需要重構自己的增長邏輯,為自己找到新的紅利。

    所有企業發展存在三個階段,分別是市場驅動發展,領導力驅動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其中,市場驅動指的是“水大魚大”,因市場增長而增長,字節第一個十年的增長就是市場驅動階段。

    以此來看,未來十年,字節需要跨入領導力驅動和創新驅動發展階段。領導力驅動,指的是企業通過管理、組織架構創新來發展;創新驅動,指的是通過新業務、新服務開拓找到新的市場。

    這么多年來,字節習慣的是復制擴張的打法,圍繞著流量分發在各個新領域嘗試突破,快速起量。毫無疑問的,這將帶來企業組織的快速膨脹,產生組織冗余、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一系列問題。

    | 圖片來源:字節跳動官網

    字節跳動方面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其全球員工已經超過11萬,僅2020年一年就增長了4萬人。作為背景的是,字節在進行本地生活、電商、教育、游戲等新業務的開拓,試圖在廣告營銷之外為自己找到新的業務支撐點。

    對字節來說,這種多業務并行、多個新業務共同探索的情況是一直以來就存在的,抖音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于今日頭條增速放緩前幸運的成為又一個拳頭產品。

    但這種幸運沒有再次降臨。雖然仍然在多APP、多產品、多業務探索,但在抖音增長放緩之前,字節并沒有出現又一個拳頭產品,就連抖音內部的新業務探索,也是在艱難推進,比如本地生活。

    近日,快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有評論認為是在學習字節,但字節也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即“動刀”瘦身,讓自己成為那頭會“跳舞”的“大象”——曾經原掌門人郭士納依靠系統整合的思路,讓IBM這頭采用復雜四維矩陣組織結構,“諸侯割據”的“大象”學會了“跳舞”。

    同樣的,字節首先要學會的是收縮與內部梳理。最近,這家公司頻頻進行組織和人員調整,或許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9月,字節宣布出售旗下證券業務,并傳出教育事業部與游戲事業部裁員的消息;11月,字節、抖音完成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根據媒體最近的報道,字節內部正在進行組織和戰略復盤,認為存在業務和組織臃腫問題,試圖將重心放在業務創新和提升管理上,“淡化短期目標,爭取長期突破”。

    不懂戰術退卻的人,就不懂得戰略進攻,年輕的字節正在學習自己的“成人第一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點財經”(ID:yidiancaijing),作者:一點財經,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