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搶跑“元宇宙”,希壤拯救百度?

    導語:整個“希壤”其實是百度對外展示技術成果的一個虛擬展廳。這不是用戶想要的“元宇宙”,而是百度想給用戶的“元宇宙”。

    11月12日,百度在蘋果應用商店內上線了一款名為“希壤”的全新社交App。根據設計,用戶可以通過創建虛擬身份,在虛擬世界中與好友進行互動。而且為了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百度還將旗下網絡會議系統并入其中,希望能讓使用者在這個APP中就可以實現遠程社交、會議、互動的功能。

    押注沉浸式虛擬社交,這次,百度瞄準的目光是元宇宙。目前,“希壤”已經登陸百度VR的官網,以虛擬空間定制、全真人機互動、商業拓展平臺三大功能供用戶下載體驗。

    已經參與嘗鮮的用戶發現,整個APP跟網絡游戲的新生頁面相似,都可以挑選角色的服裝、身高、屬性等等內容。而在出生場景中選擇乘坐電梯還能通往三個小場景,分別是“馮唐藝術層”、“百度世界大會”及“鮮奶體驗館”,其中在“百度世界大會”場景中,還有“拾貝有禮”活動,用戶可以通過拾取場景中隱藏的貝殼,在禮品中心中換取百度周邊禮品。

    “希壤”最核心的玩法,就是與任何人在系統中“相見”都可以通過語音進行交流,像在現實中一樣。但這一跟其他社交軟件不一樣的特性,目前給用戶帶來的體驗感似乎并不怎么好。

    一方面人物與建筑物卡位延遲的狀況時常發生,體驗不佳;另一方面,當前版本中,人員交流的聲音在一個空曠大廳的范圍內都能聽到,這使得在其中的使用者分不清也聽不清附近所有人跟自己打招呼的聲音。

    有用過“希壤”的用戶表示,這僅僅是一個雛形,甚至連正式軟件測試版都達不到?!澳芸闯鰜硎谴颐ι像R的,好像是為了搶一個先發的由頭似的。”

    那么,在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并把Facebook改名“元宇宙”之后,不管百度的產品成熟與否,公司都要借“希壤”把“元宇宙”概念產品推到用戶面前,百度到底想做什么?

    01丨一直起大早趕晚集的百度

    從2000年正式建立以來,百度在壓中了搜索引擎風口之后,后面的每一次中國互聯網變革,百度的表現似乎都非常積極,然后很多都沒踩在點上。

    2003年百度的搜索引擎成為中國排名前兩位的搜索引擎,而且是純國產平臺第一,這拉開了百度統治中國搜索市場的序幕。

    彼時,李彥宏是很多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偶像,因為他打破了國外網絡模式在中國發展一定要比國產模式好的怪圈。而之后谷歌退出中國,再加上一系列推動中國互聯網使用者數量遞增的政策出臺,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剛開始由百度一家獨大。

    甚至2011年,百度的股價都超越了當時中國互聯網一哥騰訊,并引發了騰訊持續近半年的內部戰略大討論。

    或許是那個時候太過成功,李彥宏忽視了競爭對手在一些新方面探索帶來的變化。就在超過騰訊股價的那一年,騰訊內部秘密啟動了微信的研發項目,閉關中的張小龍并不知道自己會給中國軟件和互聯網產業帶來什么樣一個大殺器。

    之后迅速發展的微信,開創了移動社交媒體時代。而就在2012年微信全面上線的時候,李彥宏還在帶領團隊探討手機端的APP到底需不需要做的問題。

    當時百度瘋狂下注,研發的重心全部投在了搜索引擎優化和算法調整上,雖然拿出了百度地圖等膾炙人口的應用,但錯失了社交媒體這個風口。

    之后在2015年,AI理論異軍突起,成為所有互聯網創業者關注的熱點。這一次李彥宏下定了決心,要趕在所有人之前,給百度找到在AI領域發展的通路。

    此后,百度開始在兩個AI的細分市場投入資源。

    一個是現在耳熟能詳的智能音箱,語音識別技術,關于此,百度其實在中國國內的積累非常雄厚,再加上當時亞馬遜智能音箱成功的珠玉在前,李彥宏看到了未來。

    為了這個重磅產品,從2018年開始,百度啟動了大規模的資金補貼計劃,原本每臺音箱的成本不會低于200元,但百度都是以99元、89元這樣的價格賣出,每賣一臺音箱百度就要虧100元左右。僅2018年百度就投入超過1億元的補貼,竭力拓展智能音箱市場的發展。

    但很可惜的是,經歷幾年野蠻發展,這個市場趨于飽和,甚至開始負增長。2020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僅為3676萬臺,同比下降8.6%。今年上半年,國內銷量為1936萬臺,不及艾瑞咨詢給出的4200萬年銷量預期的一半。

    看起來李彥宏似乎又中了百度選風口的毒。

    另一個百度重點投入的AI領域是無人駕駛。為了打開局面,百度甚至做了相應的軟件授權平臺和實體運營車輛,2020年百度無人車還在北京亦莊等地試運行。

    但道阻且長。雖然百度在整車領域跟吉利合作推出了集度汽車,而且由百度控股,問題是相應的實車目前為止還沒有上市,消費者也沒有實際體驗到百度自動駕駛帶來的各種樂趣和便利。

    因此百度自動駕駛到底是什么水平,以及商業化之后消費者接受度如何,現在還無從得知。

    除此之外,在算法推薦內容這條賽道上,李彥宏也沒有能在風口中站上高地。

    事情要從2017年烏鎮飯局之前半年說起,李彥宏曾約張一鳴吃飯,席間探討了百度收購今日頭條的可能性。因為在李彥宏看來,張一鳴推崇的信息流業務,其實跟百度的搜索引擎是一正一反的關系。搜索是通過用戶的主動行為產生結果,信息流是通過機器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推送結果。

    讓李彥宏沒有想到的是,對于收購一事,張一鳴在桌上就明確表示了否定的態度,無論是投資還是收購。

    于是,百家號成立了。

    2016年11月23日,上線50多天的百度百家號在北京舉行生態大會,陸復斌在會上表示,2017年百度將累計向內容生產者分成100億,所有個人和機構內容生產者都可以入駐百家號,參與百億分潤。

    但讓李彥宏沒有想到的是,張一鳴不斷茁壯成長,他的今日頭條在2018年成為了一個橫跨多個領域的龐然大物,而百度的百家號當時在這個領域還排不到前三。

    種種跡象表明,遇到互聯網風口百度一直是搶跑,但從來沒搶在點上。

    02丨廣告或許是“希壤”的核心?

    這一次百度的“元宇宙”APP這么早就拿出來,后面不光有管理團隊想搶風口的想法,也跟百度現在收入體系有關。

    雖然百度在極力撇清自己已經成為一家廣告公司的事實,但不能否認的是其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都是互聯網廣告。尤其在2020年之后,很多以往確定的線下業務無法實施,百度開始把互聯網廣告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當然,這也與現在互聯網營銷進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有關。

    2018年之后,隨著算法主導的內容推薦平臺逐漸形成,以及各個平臺類似內容算法的建立,很多企業發現,在互聯網營銷層面出現可以實現全鏈路解決方案的營銷工具,大大降低中小企業獲客的成本,提升在互聯網端的轉化率。

    舉個例子,以往客戶看到互聯網廣告有相應的反饋和想法,到了企業那里轉化率非常低,因為期間意向的不明確和偶發性比較強。而全鏈路的互聯網營銷方式,可以精準篩選出那些意向非常強的客戶,轉化率極高。

    而這之外,如何搭建更加新穎的廣告投放空間,成了百度管理團隊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因為只有有趣且穩定的新廣告載體才能在引發用戶興趣的同時,給廣告主帶來新的投放可能,逐漸提升百度的廣告方面營收。

    這也是為什么剛剛搭建好的沉浸式社交APP“希壤”,現在要做類似展館的設定。用戶依次逛完Apollo展臺、昆侖展臺和百度世界大會,就會意識到整個“希壤”其實是百度對外展示技術成果的一個虛擬展廳。毫無疑問,這不是用戶想要的“元宇宙”,而是百度想給用戶的“元宇宙”。它并不是一個開放自由的空間,而更像是一個百度主題公園。

    有意思的是,現在展示的這些內容完全可以替換成廣告主投放的任何一種廣告,而且無縫銜接,未來百度“希壤”會不會變成高科技的廣告軟件不得而知。不過百度明確指出“在線教育”、“在線展會”、“在線論壇”,將是“希壤”未來承接最核心的一些內容體現。

    業內人士認為,這么快就拿出“元宇宙”概念的APP,未嘗背后沒有百度要竭力擴大自己互聯網廣告陣地的想法在其中。

    03丨“元宇宙”真正的競爭還在將來

    自從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這個概念之后,各家互聯網平臺都把“元宇宙”當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的要點,業內也展開了熱烈地研究和探討。

    比如以“VR+社交”為定位的VRChat,目前是Steam和Oculus Rift商店中排名第一的免費VR應用程序,擁有超過40,000名同時在線玩家、數十萬個世界和超過一千萬個獨特的頭像。

    “捏臉”應用Zepeto虛擬社交平臺也在全球用戶大增長后,開啟了“元宇宙”。據公開信息顯示,截止2021年2月,Zepeto累計用戶突破2億,20歲以下用戶、海外用戶分別占比80%和90%,MAU約1200萬,較去年增長200萬左右。

    此外,Facebook、微軟、HTC等全球巨頭也無一例外紛紛把目光瞄準了“元宇宙”,試圖以此為切入點改變未來的社交方式。

    相關企業背書不斷,用萬物皆可“元宇宙”來形容其熱度毫不夸張。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實現扎克伯格口中“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員工都可以通過元宇宙在一個虛擬辦公室里實時辦公的效果”,背后要有一個隨時隨地都能支持的高速上行和下載的移動網絡。

    而目前在5G布局上中國遙遙領先。與其他很多國家還在展開5G試商用不同,中國的5G網絡已經成熟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元宇宙”各種技術都研發成熟,恐怕第一個能大規模應用的國家只能是中國。

    從這點看,百度推出“元宇宙”應用,其實就是想在中國已經有基礎的“元宇宙”發展前景之中,搶得一份先機。

    當然,其他的互聯網巨頭自然也不會偃旗息鼓。報道顯示,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在著手幫助商家打造全息店鋪和全息家居場景,它的“元宇宙”相關應用無疑將會以消費為主題。而騰訊則將從其所擅長的社交和游戲著手,估計用不了多久一款接近《頭號玩家》的大型VR游戲將會與我們見面。

    除了百度之外,小鵬汽車、網易、藍色光標已向相關部門提交“元宇宙”類商標申請。在此之前,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小米、小紅書、理想汽車、愛奇藝等公司均已申請注冊“元宇宙”相關商標。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元宇宙”商標共被申請注冊3167件,自2021年9月1日以來,“元宇宙”相關商標被申請2939件,截至目前,“元宇宙”商標申請公司涉及400多家。

    就連正在認真帶貨賺錢的羅永浩也宣布入局“元宇宙”。他在微博表示,“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

    不知不覺“元宇宙”成為中國互聯網創業最熱的詞匯,但大多企業對于“元宇宙”的研究僅僅停留在概念,真正的競爭還在未來。

    當前,百度的“希壤”只不過推開了其中一扇大門,想要站在舞臺中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到達舞臺之前,起大早趕晚集的一幕會不會繼續上演,還值得觀察。

    只能說,新時代很可能就要到了,但搶跑的不一定是勝利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數科社”(ID:sktxs0),作者:檸溪,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