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有多少人會為真無線耳機的顏值買單?

    短短兩三年前,真無線耳機還是個新鮮事物,蘋果開拓市場教育用戶,其他廠商則在后面小試牛刀。到了今天,我們可以通過這款小小的產品一窺市場潛在活力:帶降噪的真無線耳機已經被大眾消費者所接受,若想要在激烈競爭中收獲更多的關注度,就得在外觀等方面另辟蹊徑。

    耳機的后蘋果追隨者時代

    真無線耳機的進步頗為難得,要知道在AirPods直接“剪掉”EarPods帶來真正的無線耳機體驗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國產廠商可以拿出足夠優雅舒適的產品。當然AirPods發布后的一系列變化也足夠奇怪,就像當年一起跟風那樣,幾乎所有的耳機都在從外觀到功能全盤復刻蘋果。

    華為的這支小小“口紅”,正好可以視作國產真無線耳機步入新階段的標志性節點——光是長得像市場上最熱門的產品,已經不足以吸引到消費者眼球。而在如何做自己的抉擇上,不同的廠商又拿出了不同的做法,又恰好體現出各自的產品路線和品牌性格。

    經歷了酒紅色指甲蓋造型的O-Free后,重振旗鼓的OPPO聲學找準了與手機調性更契合的清新路線:耳機盒跟本體都沒有全想著抄作業,有表現出參考實際用戶喜好的痕跡,配色上更是引入市場中相當少見的低飽和度色系,和手機一起把大多數年輕人的喜好抓得死死的。

    小米的真無線耳機則是走過了一個輪回,早期產品上根本沒有致敬頭部產品的元素,中期雖然有過觀感上較為眼熟的產品,卻找到了恰當的體驗和音質路線獲得認可。最近發布的幾款小米真無線耳機,逐漸有了屬于自己的舒適氣質,而且還在高中低端不同擋位中產生延續性。

    華為始終都在嘗試用設計去武裝充電盒,使其不只是個耳機充電用的配件,而是消費者選擇耳機的因素之一。隨FreeBuds 3進入視線的圓餅形風格做到了這個目標,給消費者樹立起了高端真無線耳機就該長這樣的認知,和華為手機的條形挖孔、大弧度曲面屏操作如出一轍。

    在2021年年末,想要購買一個頭部手機廠商打造的真無線耳機,必然不會有跟AirPods家族撞臉的產品。若是非要連著功能和外觀一起都對蘋果完成“下位”替代,往往得去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廠商中尋找——在智能手機走過學蘋果階段之后,國產真無線耳機也完成了自己的轉進。

    個性化與顏值成耳機新風向

    “蘋果依賴癥”治愈只是國產真無線耳機產品在外觀上尋求進步的其中一個因素,另一點在于,這個會時常會被用戶佩戴在頭上或是拿在手中的“配飾”,已經長出了類似裝飾品的時尚屬性。讓耳機變得時尚潮酷、可愛好看,才足以滿足人們對裝扮和展示個性的雙重需求。

    蘋果其實早就有所察覺,不過依舊沒有提供不同造型耳機、耳機盒選配的機會,而是自AirPods一發布就支持免費刻字服務,并且比MacBook、iPad上的更豐富:中英文之外,用戶還能給自己的耳機刻上不用一個字就傳情達意的emoji,的確較過去的蘋果產品活潑不少。

    然而這遠不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熱情,就算刻得再花里胡哨,遠遠看過去依然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AirPods。好在配件廠商從來都不會放過蛋糕,花里胡哨的耳機套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走紅,變成了網絡上分享耳機相關最多的內容,其次才是蘋果最想要人們記住的功能和體驗。

    這股風潮很快席卷到了AirPods之外的真無線耳機,畢竟市場總量正在飛速增長,只要產品看得過去就可以得到不錯銷量,也就會有相應的配件緊隨其后。即使沒有得到配件廠商打配合,耳機品牌往往也會自己下場生產一些創意保護套,以迎合消費者喜好。

    完全針對細分市場品味,在現有產品線基礎上將耳機打造成特定造型的做法,更代表著個性化變革來到白熱化階段。這之后又變成了光是有配件生態供用戶自己挑選還不夠,干脆出廠時就把自己的獨特之處挑明,先一步搶占用戶心智。

    功能難創新,顏值整花活

    外觀成為耳機新的競爭點,其實還意味著無線耳機產品層面的進步達到又一個瓶頸期。在AirPods破除了傳統藍牙耳機的配對、穩定性、音質等不足后,蘋果重耕這片市場的種種招數,如多設備真無線連接體驗、多模式主動降噪能力等,都已變得不再新鮮。

    就拿奠定了AirPods Pro高端定位的主動降噪來說吧,現在已經無法找到高端產品沒有此功能的品牌了,也有部分產品的降噪功能可以和蘋果扳手腕。至于動態降噪調整、通透模式等針對主動降噪耳機原本體驗不足所作的改進,同樣是得到了各路廠商在產品層面的陸續跟進。

    更可怕的是,主動降噪正在中低端市場間普及開。別說千元以內,300元到500元價位段支持這一功能的產品比比皆是,足以讓原本因價格對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望而卻步的消費者心動:實際降噪效果能達到頂級產品六七成,價格卻只是后者的零頭,瞬間瓦解了蘋果的護城河。

    至于開蓋即連接、彈窗動效、語音助手、多設備自由切換等日常體驗層面的改進,更是連百元內產品都能輕松做到,空間音頻雖有門檻可內容尚不成熟缺乏廣泛認知。因此,真無線耳機已經完成祛魅,若想要以功能取勝,要么價格足夠便宜要么能實現AirPods般的顛覆。

    一方面消費者認可“好看才重要”并追求個性化需求,一方面功能性創新又遭遇邊界效應,對于想要擴大優勢拿下更多份額的廠商來說,在更能創造話題性和關注度的外觀上下功夫,幾乎就是必選項。

    如果FreeBuds Lipstick能如華為預期般一炮而紅,那么接下來將出現由更多廠商設計制造其他真無線耳機變種,一度變得千篇一律的音頻產品市場很可能會迎來難得的百花齊放。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白徵明,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