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后版權時代守家不易,反轉仍需等待
北京時間11月8日美股盤后,騰訊音樂控股(TME)發布了2021年三季度財報。總營收實現78億,同比增長3%,增速大幅放緩,但基本符合市場預期78.3億。GAAP下歸母凈利潤7.4億,同比下滑35%,不過市場預期5.56億明顯更悲觀,主要預期差在于毛利率下滑有度、營銷投放克制。
作為放棄獨家版權后的第一個財報季,長橋海豚君尤為關注騰訊音樂的業績情況和對未來的前瞻指引。
在上季財報中,我們重點談到了在反壟斷處罰與同行競爭對騰訊音樂可能的影響。在騰訊音樂面臨戰略轉型的關鍵時間節點上,出于加大投入但產出不確定性的擔憂,海豚君建議大家短期內最好保持觀望,靜待騰訊音樂的后續動作,比如以1-2個季度的數據表現來跟蹤確認可能的中長期趨勢。詳情可回顧《 沒了獨家,騰訊音樂靠什么看家? 》
因此對于這季度財報,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有:
1、沒了獨家版權優勢后,騰訊音樂的用戶是否出現了明顯的流失?
在“促銷+季節性+產品改版”因素影響下,在線音樂用戶繼續回流。三季度月活凈增1300萬,達6.36億。獨家版權喪失對用戶流量的影響暫時不明顯,仍然需要觀察。
社交娛樂整體活躍用戶回流尤其明顯(從上季度的2.09億增加到2.35億),但付費用戶卻無視三季度暑期旺季,繼續一路走低,環比減少100萬人。 顯然受到了直播監管、暑期清朗運動的影響,而行業本身的衰退趨勢可能將使得未來增長回暖難上加難。
2、上季度會員促銷活動拉回了用戶,但削弱了單用戶付費力ARPU,這個季度增長是否繼續受到壓制?
三季度繼續促銷活動,人均訂閱付費8.9元,相較上季度的9元繼續下滑。獨家版權失去后,騰訊音樂需要增加更多具有差異性的內容來增加會員性價比。不然相較同行的低ARPU(網易云音樂8.4元/月),未來下降趨勢仍然難以輕松扭轉。
目前騰訊音樂的策略是“付費墻+長音頻內容”,截至三季度末,長音頻用戶1.4億,付費用戶500萬,大部分本身就是QQ音樂會員。
3、在競爭+監管+可選消費疲軟等多重因素下,社交娛樂這個季度繼續低迷?
社交娛樂收入本季度首次出現同比下滑(-6%),主要是付費用戶大幅流失帶來。單用戶對應收入ARPU也同比略有下滑(-1.7%),考慮到社交娛樂的ARPU中包含了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在去年下半年才開始大力開展商業化,也就是說,如果單看用戶真實付費情況,可能下滑幅度還要糟糕。
4、年中以來彈窗廣告、開屏廣告被勒令整頓,對騰訊音樂的廣告變現影響?
由于騰訊音樂未單獨拆分廣告收入,但我們通過測算來看, 本季度騰訊音樂廣告還是受到了一些監管帶來的增長壓力。但如果對標Spotify業績以及管理層展望,音頻類廣告變現可能仍然有一些路徑還有待挖掘,例如長音頻的廣告植入。
5、粉絲文化監管趨嚴,是否進一步打擊了數字專輯的銷售收入?
以數字專輯銷售、版權轉授收入、在線音樂廣告收入為主的其他音樂收入,三季度增速放緩至14%。但考慮到廣告收入大概率還是雙位數增長,因此倒逼下來數字專輯銷售的下滑趨勢明顯加強。長橋海豚君粗算,數字專輯銷售三季度應該同比下滑超過15%。
6、市場期待的版權成本這個季度有看到改善的跡象嗎?
三季度成本整體并未優化,毛利率同比下降近3個點至29.6%,但仍然優于市場的預期28%。通過細拆測算, 成本端主要增長在于對獨立音樂人的分成提升,直播K歌創作者分成隨收入一起同比下滑,版權成本同比可能還在增長,但增幅在逐漸放緩,可以說存在相對向好的跡象。
7、公司對未來的戰略規劃和指引?
對于騰訊音樂來說,在失去了獨家版權優勢之后,同行間競爭加劇,用戶增長重新成為公司當下的主要目標,單純做變現只會讓更多的用戶流失到對家平臺上。為了實現用戶增長,騰訊音樂的戰略可以分為三種:
(1)外部尋求騰訊生態系聯動
自從今年初騰訊組織架構調整以來,對于旗下泛娛樂平臺之間,以及與生態下其他平臺的聯動扶持成為一個明顯的特征。具體到騰訊音樂上,就是增加了與騰訊游戲、騰訊動漫、騰訊影視甚至微信的捆綁互動。
尤其是微信這顆流量大樹對騰訊音樂的幫襯導流。二季度我們提到在微信狀態中增加了可以插入QQ音樂的功能,三季度雙方合作繼續深入。對于微信正在主要發展的視頻號,騰訊音樂的加持也就顯得更加自然。
(2)內部在線音樂扶持娛樂
面對社交娛樂的日暮西山,騰訊音樂還在努力延緩這項業務的衰退趨勢。通過內部平臺間的聯動,來提升用戶粘性,擴大用戶的服務體驗范圍,來促進用戶付費提升。
(3)獨立音樂人激勵升級
后版權時代,獨立音樂人越發成為各平臺爭搶的核心“內容”。從三季度情況來看,騰訊音樂對于吸引獨立音樂人入駐的動作正在持續加碼。
長橋海豚君整體觀點:
在仔細看完三季報后,我們對騰訊音樂的判斷仍然是觀望,雖然從這次財報中,我們讀出了一些好的跡象,例如在線音樂業務壟斷優勢還算穩固,經營效率提升下費用端的克制優化等等。但在外部壓力(監管&競爭&消費低迷)不減下,這些變動還不夠,仍然需要等待更多的積極信號,比如外部壓力中出現了明顯的消退,比如監管環境開始放松、用戶消費逐漸回暖等等。
本季財報詳細解讀
1、整體業績:收入略低于預期,利潤再創驚喜
(1)收入端:社交娛樂業務首次下滑
騰訊音樂三季度共實現營收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略低于彭博一致預期的78.28億元。三季度社交娛樂受行業監管和競爭影響,收入下滑明顯,拖累了整體業績。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作為收入支柱的社交娛樂業務,三季度對總營收貢獻仍然有63%,但卻首次迎來同比增長下滑。除了可選消費低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一貫沖擊外,三季度對直播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強,也使得這一塊業務增長受到明顯的壓力,付費人數與單用戶付費金額雙雙下滑。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在線音樂業務則相比來說,繼續回暖向好。從去年開始,公司重點推進“付費墻”戰略和“長音頻”戰略,本質上邏輯都是一樣的,即通過不斷增加更多的付費內容,來提升QQ音樂會員的性價比,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行付費。三季度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30%,實現19億元。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但同樣由于監管(粉絲文化監管、閃屏廣告監管)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問題,以數字專輯銷售、QQ音樂app的廣告收入為主的其他在線音樂服務,三季度的增速也在去年低基數下逆勢放緩。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這次粉圈整頓范圍廣、力度大。因此不少藝人、歌手在這段時間都選擇低調行事,一些歌手的專輯發售要么延后、要么在宣傳上相對低調,避免了過多粉絲無腦刷榜的現象。
數字專輯本身就屬于相對小眾的用戶需求,近兩年一直在趨勢性下滑中。去年開始,騰訊音樂加大了對QQ音樂的廣告商業變現,因此在整體的其他在線音樂收入上,前幾個季度增速不斷提升,本質上是由于剛商業化的廣告高增速帶來。
但年中開始,工信部對于彈窗廣告、開屏廣告的規范,使得各App平臺在廣告呈現上都做了比較大的改版,甚至不少app直接取消了開屏廣告。目前騰訊音樂還未完全取消開屏廣告,但通過長橋海豚君草根調研,廣告主的數量上明顯減少。
(2)利潤端:費用端繼續克制,毛利率優化暫時看不到
三季度騰訊音樂實現GAAP歸母凈利潤7.4億元人民幣,遠超市場預期的5.56億元。主要的預期差來自于營銷投放的克制,以及毛利率下滑情況沒市場那么悲觀。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毛利率環比下滑雖然是這次市場共識,但也反映出,市場期望的“在沒有了獨家版權后,騰訊音樂的成本能夠迅速降低”這個樂觀假設,暫時還沒有體現出來。而在無獨家版權時代,各平臺之間的獨立音樂人之爭,也使得平臺的合作分成成本大幅提升。就三季度而言,騰訊音樂在面向獨立音樂人的分成激勵上,又推出了升級版“億元激勵計劃”。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海豚君對具體成本細項有過自己的拆分估算。從下圖來看,包含獨立音樂人分成在內的其他成本在這幾個季度大幅攀升。由于當下獨立音樂人競爭尚未穩定,因此我們預計未來這一項成本還將繼續增加。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截至三季度末,騰訊音樂獨立音樂人注冊數量達到26萬,相比去年底的18.5萬大幅擴張。但其他同行的規模也不低,比如年初網易云音樂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自己的獨立音樂人有23萬。而作為近兩年連續橫掃音樂榜的抖音神曲,也大多出自與抖音合作的獨立音樂人群體。作為流量龐大、粘性高企的娛樂平臺,抖音在流媒體音樂的宣發推廣能力對獨立音樂人誘惑不小,對騰訊音樂的競爭威脅自然不能小覷。
2、用戶情況:“促銷+季節性”繼續帶動用戶回流,直播消費欲望持續低迷
(1)活躍用戶大盤
從流量大盤來看,用戶回流跡象非常明顯。一方面受季節性因素,另一方面QQ音樂、酷狗音樂的改版(增加了豎屏短視頻),長音頻用戶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戶粘性。三季度音樂用戶和娛樂用戶的月活都顯著反彈,環比分別凈增1300萬人、2600萬人。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其中長音頻用戶達到1.4億人,相比在線音樂用戶大盤,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22%。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如果我們拿第三方數據,將騰訊音樂系平臺與同行平臺進行對比的話,也可以發現,同行在三季度月活下滑明顯,并且在用戶時長上,騰訊音樂旗下平臺明顯穩住了下降趨勢。可以說,這一次的改版還是相對成功的。
來源:Questmobile、長橋海豚投研
(2)付費用戶情況
月活和日均時長反映了騰訊音樂整體平臺還算活躍,但落實到用戶真正掏腰包,情況就有點糟糕了。在線音樂訂閱相比還好,三季度付費人數凈增了500萬,基本貼著公司指引的上限穩定增長。從付費率來看,也一直符合趨勢攀升。
不過,這個季度單用戶付費ARPU再一次因為促銷活動,同比環比雙雙下滑。海豚君在上季財報中有過預期,在失去獨家版權后,騰訊音樂的會員優勢也被削弱,高于同行的ARPU可能會出現持續的下滑。
因此,在有促銷因素的干擾下,真正因為內容而帶來的付費新增,可能也需要在原來基礎上打一個折扣。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真正糟糕的是社交用戶付費,雖然存在季節性因素,但連續兩個季度的下滑使得直播、K歌的付費用戶數來到了近兩年新低,并且單用戶付費金額也同比下滑。社交娛樂付費情況不好,有多重因素。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除了有監管的趨嚴,根本上還是在于秀場直播行業夕陽、抖快短視頻對用戶時長的搶奪導致。這個趨勢很難通過產品功能改版來實現輕松反轉,公司的策略目前也主要是將直播與K歌業務進行捆綁聯動,以及增加短視頻板塊來提升用戶粘性。
但長橋海豚君從年初就明確剔除,用戶習慣遷移的趨勢,一般情況下很難逆轉,對于未來情況,市場需要正視秀場直播行業已日漸落寞這個事實。
3、廣告變現
老規矩,順應騰訊音樂的戰略方針,我們這次仍然單獨討論下廣告收入情況。雖然騰訊音樂目前還未將廣告收入單獨拆分出來,但海豚君通過每次財報以及電話會上的信息,對這一項業務做了估算。
二季度我們算出來騰訊音樂的廣告收入應該在6億左右,占總收入比重7.6%,相比一季度略有下滑。之前由于看到Spotify的廣告占比增長停滯了幾個季度,因此我們對騰訊音樂未來廣告占比的提升并不是非常樂觀。
雖然這次業績簡報中未提及廣告增速情況,但考慮到三季度開啟的App廣告監管整頓,我們對廣告收入占比的提升仍然保持中性。按照三季度同比50%增長的假設(去年基數較高,三季度商業化已經激進,三位數增速),騰訊音樂廣告收入變動趨勢如下:
(具體增速情況可關注稍后電話會,感興趣的朋友可加群獲取電話會紀要)
來源:騰訊音樂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但如果我們對標一下Spotify這個季度的情況,則可以發現,對于未來廣告變現的開拓路徑,也不能太過悲觀。三季度Spotify管理層在電話會上,強調了廣告對總營收的貢獻(長期下預期至少會達到20%以上),尤其是在大力開展口播業務后(類似國內長音頻),廣告變現方式增加,轉化效果也更好。這或許會給當下瓶頸期的騰訊音樂打開一些思路。
來源:Spotify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海豚投研”(ID:Haituntouyan),作者:長橋海豚君,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