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丟掉的Ti冠軍,云玩家的十年青春

    北京時間10月17日晚上10點22分,LGD戰隊在屏幕上打出gg,位于北京西直門完美影城的線下觀賽廳里爆發出一陣嘆息聲。

    短短三個小時前,觀賽廳還彌漫著輕松的氛圍。兵強馬壯,一路從勝者組晉級的LGD,和以黑馬之姿殺入決賽的年輕戰隊Spirit,勝利的天平很自然地向中國戰隊傾斜。

    一盤、兩盤,連丟兩盤之后,觀賽廳內的氣氛跌向冰點。原本很活躍的觀眾們幾乎不再說話,紛紛拿起手機和不在現場的朋友吐槽當前的糟糕局面。觀賽廳原本是影院的VIP廳,黑漆漆的房間里,只留下解說的聲音,在不斷復盤剛剛結束的兩盤比賽。

    一直到第三盤開場,選手們重新進場,觀賽廳內才逐漸恢復生氣。一些打氣的聲音響起。

    “沒事,讓二追三。”

    “我是不是要祭獻我的頭發了。”

    “別被3比0帶走啊。”

    “加油!”

    選人開始。LGD依然沒有禁掉對方上一把大殺四方的猛犸,Spirit戰隊選出和第二盤一摸一樣的三四號位陣容。

    第三盤開始,LGD站到了懸崖邊上。當然,這個懸崖是三層的,在決賽中0比2落后,他們被對手拿到3個賽點。

    被眾多云玩家等待了兩年,為期五天的Ti10,即將迎來最終的結局。

    一年一度的“刀斯林”成分檢測

    回到開賽第一天,刀斯林們還遠沒有這么緊張。暌違兩年,Ti10的開始帶來的是云玩家們的集體復蘇。

    “真是服了我們研發大哥了,打兩個點居然給我估了一周排期。”

    10月13日下午,產品經理小魚在好友群里抱怨研發給一個埋點需求估了很長的排期。群里的好友們大多也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幾位研發趕來“答疑解惑”。

    “看一周Ti,擠出兩個小時吃飯時間給你打點,很不錯了。”

    另一位在外企互聯網工作的小哥則更加直白,稱自己這周的產出注定為0。

    從來不打DOTA的小魚完全沒料到這般場景,只能送上一個翻白眼的表情包。這群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當然不會真的把工作丟到一邊,但等了兩年才終于登場的Ti10,是這群DOTA玩家或者云玩家們寧愿熬夜也不愿錯過的盛宴。就像世界杯之于足球愛好者,NBA總決賽之于籃球粉絲。

    上一屆Ti在上海,那是沒有新冠疫情的2019年。老胡請了好幾天年假,從北京跑去上海觀賽,發現畢業后分散到全國各地的大學同學都來了。“畢竟主場啊。”

    那屆比賽,奪冠熱門LGD在敗者組決賽中敗北,老胡和同學們連稍后進行的決賽都看,離場找了個網吧自己開黑。“AME上高地前到底為什么不開BKB?”同樣的一句話從無數個人口中反復出現,電競粉們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第二天一早,垂頭喪氣的老伙伴們從上海出發,回北京、回杭州、回廣州,回到各自上班的城市,離開短暫的電競之旅。老胡和一個大學同學約好,第二年一起去斯德哥爾摩看Ti10。

    那時候,大家都沒有料到整個世界都會在半年之后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Ti10的延期,在人類全體遭遇到的重大挑戰面前,顯得不值一提。

    老胡在上海買了一副Ti9紀念麻將牌,是限量版,當時很早去紀念品商店排隊才買到的,花了兩千多塊。買回家之后,一直到現在,麻將牌的包裝都沒有被打開。老胡說,他怕一打開包裝,就會想起Ti9的悲傷。“老干爹(LGD戰隊的昵稱)那年沒奪冠太傷了,我一直到現在都不想拆它。聽人說那副麻將現在都漲價了,我也沒搜過,一眼都不想看。”

    DOTA玩家們似乎總愛口是心非。例如今年,老胡經常在游戲群里發表情包,表情包上寫著:“老干爹的比賽有什么好看的,醒來又是一場勝利。”但整整一周,他的情緒都在被賽場上的變化牽引。有一天,老胡手機智能相冊給他推薦了一張照片封面,那是他在Ti9時期存的,LGD戰隊五位成員的背影照。老胡神經兮兮地問朋友:“是不是系統監控了我的聊天記錄。”

    圖源LGD官方微博

    這個以DOTA為由建起來的游戲群,在Ti期間每天都能刷上千條聊天記錄。而在此前,群里每天只有寥寥數語,不是在約人下自走棋,就是在約人打麻將。就像DOTA玩家們時常自嘲的那樣,“除了DOTA客戶端里,到處都是刀斯林”。

    但是在Ti期間,群里不再有人約下棋,也不再打麻將。大家不是在七嘴八舌地討論比賽,就是在看完比賽后手癢約人打比賽。

    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巔峰期大多在很年輕的時候,隨著年齡增長,專注度和反應速度都會下降。但這群業余玩家沒有這種困擾。他們每年買本子充錢給獎金池蓄水,周末偶爾復健,Ti期間認真觀賽。

    一期一會。只要一直有隊友,他們可能會一直玩到八十歲。

    電子競技沒有準時

    對于比賽時間的延遲,老玩家們早已習以為常。如果賽程中寫著下午三點開始,那下午四點能開始ban-pick環節就已實屬不易。于是,“電子競技沒有準時”,既是大家對于比賽時間推遲的調侃,也是自己約好時間玩游戲卻時常遲到的行動代號。

    Ti10 因為疫情,一口氣從2020年延期到了2021年,又從8月延期到了10月,比賽地點也從當初官宣的瑞典斯德哥爾摩改到了羅馬尼亞。老胡和朋友們兩年前約好的現場觀賽肯定實現不了,疫情當前,離開本省都要仔細斟酌,生怕在外期間突遇疫情,海外觀賽自然是天方夜譚。

    疫情對Ti10的影響遠不止延期和改地,正式比賽開始前,多名隊員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其中,中國戰隊Aster多名主力隊員感染,在隔離狀態中帶病參賽。中單選手白學家因為病情較重,缺席了首場比賽,之后幾場在未進食的情況下堅持上場。在傳聞吃雞蛋都會吐,鼠標都拿不穩的情況下,白學家和隊友們小組賽2比0完勝衛冕冠軍OG戰隊。

    賽程推進到最后一天,10月17日,Ti10迎來最后一個比賽日,老干爹一路高歌猛進,從勝者組直接晉級決賽。果不其然,決賽開始時間要比賽程預測晚許多。玩家群里有人問:“決賽開始前,來一把熱熱身?”其他等待觀賽的刀斯林們紛紛拒絕,笑稱:“又不是你上場打,還要熱身。”

    這個冠軍,中國的DOTA玩家們等了很久了,再多等一個小時也不算什么。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迎來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五盤大戰。

    本屆賽事,LGD戰隊曾經的隊員查理斯在一次解說中說:“Ti8和Ti9,Maybe是最強中單,也是Fy的巔峰期。”那兩屆賽事,他們是查理斯在LGD戰隊的兩位隊友,但最終換回來的是一次亞軍和一次季軍。

    和所有競技項目一樣,亞軍雖然是世界第二,但很少被人傳頌。

    回到決賽現場。

    第三盤,Spirit戰隊繼續選擇了猛犸和小仙女打三四號位,上一盤中,他們拿這套陣容全面壓制了對手。但LGD沒有再給機會,大殺四方的拉比克多次偷到猛犸的顛勺大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選英雄階段質疑LGD不長記性的聲音,在第三盤結束時變成了觀賽廳內雷動的掌聲。第三盤勝利,LGD小心翼翼地度過第一重懸崖,避免被一波帶走。“老干爹牛逼”的吶喊聲,在接近凌晨的電影院內響徹。

    然后是酣暢淋漓的第四盤勝利。在對方的第二個賽點,LGD甚至一共只讓對方拿到兩個人頭,順利將比賽拖入決勝盤。

    黑暗中等待大結局的觀賽廳,圖源作者

    觀賽廳的所有人幾乎都洋溢著信心和斗志,讓二追三的翻盤大勢近在眼前。開局,LGD經濟領先兩千,盡管屏幕上系統給出3比7的勝率預測,從解說到觀眾依然保持著樂觀態度。漸漸地,經濟優勢被打沒,團戰不占優,第二盤被猛犸支配的窒息感再次出現。直到Spirit打下第二座肉山,所有人心里都明白,Ti10的冠軍要丟了。

    玩家阿黃帶著女友一起觀賽,如果比賽按時進行并且進展順利,應該可以在12點前結束。但最后,五盤大戰在北京時間凌晨1點48才最終結束。電子競技沒有準時,不止是說開始時間,也在說結束時間。

    當Spirit戰隊在滿天金色的彩帶中舉起冠軍盾牌時,觀賽廳里的觀眾正沉默著離場。沒有人說話,也沒有嘆息,好像真的剛剛看完一場悲傷的電影。人們沉默地離開觀賽廳,沉默地走出影院,沉默地沿著已經停止運行的自動扶梯走下五層樓,沉默地坐上出租車回家。第二天是周一,夢碎了,但生活還要繼續。

    和阿黃的訪談在第四盤結束后的局間休息進行,那時候LGD剛剛連扳兩盤士氣旺盛。阿黃跟我說:“如果老干爹輸了,你這稿子還真的不好寫。你應該無法理解,今年老干爹要是輸了,我們得有多難受。”

    讓二追三的劇本沒有上演。

    曾經的Ti有一個巧合,中國戰隊每逢偶數年就能奪冠。巧合延續了三次,Ti2、Ti4和Ti6,三個不同的中國戰隊分別捧起冠軍盾牌。到了Ti8,巧合沒能繼續,再到今年,巧合也沒能回歸。那個走到最后又最終折戟的隊伍,恰好都是LGD。

    離場時,人群中不時能看到紫色外套,那是老干爹在Ti9時穿的隊服同款。當年讓老胡傷心的背影照里,老干爹的五位隊員正穿著這件紫色外套,所以他一眼就認出來了。

    四年時間,三屆TI,LGD都沒能如愿,老胡和阿黃也是。

    情懷之外,CN-DOTA是否還有未來?

    往年每次TI賽事結束后,刀斯林們的復健熱情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今年,老胡把游戲群名改了,去掉了DOTA這個詞。“這種輸法,真的難受住了。”另一名群友直接在群里發言:“本群禁止討論遺跡之守護。”

    無法平復的難受源自無法言說的遺憾。

    老胡從大學時代開始打DOTA,一直到現在還在打中軍局。但往常,這并不影響他組局,因為他的大學室友們也都在類似的分數段,有些人甚至因為疏于練習變得更菜了,誰也不用嫌棄誰。

    即便是“菜雞互啄”局,DOTA玩家們也能打得有聲有色,開黑分貝不減當年。就算所有大招都放空,也能讓局面看起來電光火石驚心動魄。投入,是DOTA玩家們的基本守則,無論輸贏,不計水平。正因為投入,才讓四年間的第三次失利如此難以接受。

    “贏一把再睡覺”的準則已經不能達成了,即便這個晚上的失利來自TI總決賽,老胡和他的朋友們也不得不帶著遺憾洗漱睡覺。離開校園,睡醒后要面對的不是可以翹掉的早課,而是不得不開的早會和還沒完成的OKR。

    很早以前,DOTA就被稱為dead game,說著說著,玩家們也開始這么自嘲。入門難度高,新手體驗差,是攔在新玩家面前的兩座大山。所以,在詢問CN-DOTA是否還有未來之前,要回答的問題或許是DOTA是否還有未來。

    一邊是新鮮血液少,玩家數量不比當年;一邊是獎金池金額連年上漲。2021年,Ti10獎金池金額超過4000萬美元(約2.58億人民幣),換算成韓元,甚至略高于熱播韓劇《魷魚游戲》中死亡游戲的總獎金。

    高昂的獎金,來源于全球玩家的“信仰充值”。

    相較于其他游戲由主辦方提供固定獎金數額,Ti的獎金池由玩家的消費金額決定。在每屆TI賽前,玩家們會在DOTA官網購買勇士令狀,俗稱“買本”,買多買少由玩家自己決定。這筆費用的25%將被放入獎金池,成為當年TI比賽的獎金。

    阿黃第一次充值是在Ti7時代,那時候買了個兩百多的本子。到今年,他自己充了五百多,女朋友又幫他充了五百多。

    盡管玩家數量不再大幅上漲,但當年入坑的忠實玩家們大多到了工作賺錢的年齡。能花在DOTA客戶端里的時間變少了,但能用來“信仰充值”的錢變多了。

    在一篇DOTA科普文的評論區,一位老玩家解釋自己每年都充值的原因:“DOTA2玩家知道獎金是從玩家消費里充值的,但是義無反顧。沒別的原因,dead game不能在我們身上dead了。”

    阿黃早已接受這個游戲不會有太多新玩家的事實。“DOTA一直都是屬于少部分忠實玩家的游戲。”比起門檻更低的其他游戲,DOTA對于新玩家的吸引力注定不會太強,越來越復雜的規則,除了增強比賽可看性之外,也在不斷提高入門的門檻。

    但頂尖的玩家會一直出現,只要獎金高昂的頂尖賽事一直存在。而每年給這個賽事貢獻獎金,是阿黃這樣的復健玩家對這個游戲最堅固的支持。

    打完決賽第三盤,現場有主持人采訪LGD的教練員小八,大意是問他在0比2落后時跟隊員們說了什么,得到的答案是“輸了一起扛”。全場比賽結束后,這句話或許依然適用。

    失敗不是第一次,Ti還有下一次。

    但老胡說,他今年也不準備打開那箱Ti9買回來的紀念麻將。“等明年吧,看明年我們能不能贏。”

    (應受訪者要求,老胡,阿黃均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陳梅希,編輯:園長,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