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名片全能王、啟信寶背后公司沖刺科創版:為何突然從巨虧到盈利?

    很多人并沒有聽過“合合信息”這一公司名稱,但說起其產品卻并不陌生——啟信寶、名片全能王、掃描全能王。近日,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掛牌上市。合合信息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其符合科創屬性要求,擁有的核心技術包括復雜場景文字識別、智能圖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大數據挖掘等。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合合信息2018年到2021年一季度營收分別為1.96億元、3.4億元、5.78億元和1.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871萬元、-1.96億元、1.29億元和4300萬元。這也就是說,公司從2019年的虧損1.96億元搖身一變實現整體盈利1.29億元。

    突然的盈利如何產生?是否可持續?財務、業務維度之外,合合信息是否還有別的隱憂?

    突然盈利的秘密

    細讀招股書,這虧與盈之間的三億元差額背后實際上是以下兩點共同作用造成的:

    • 一方面,2019年其實并沒有“虧”那么多——合合信息在2019年進行了總額約1.44億元的無等待期股份支付,剔除掉這部分股份支付,公司2019年扣非后歸母凈虧損約為5195萬元。

    • 另一方面,2020年合合信息在實現收入端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公司營業成本并沒有同比大幅上漲。

    圖源:合合信息招股書

    “收入大幅提升,成本卻未同步大幅上漲”是多少企業夢寐以求的發展方式,合合信息主營業務橫跨了C端和B端:

    C端業務包括旗下的掃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啟信寶3款產品。招股書顯示,今年3月合合旗下3款App月活合計約1.2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合合信息C端3款APP掃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啟信寶在App Store與Google Play應用市場的全球用戶累計首次下載量合計已超過6億。

    從招股書披露的細分項來看,公司2019年-2020年整體營收增加了約2.38億元,其中增幅貢獻最大的就是智能文字識別中的C端APP項目——貢獻了約1.86億元增長,增長比例為113.4%。而與之對應的成本端,智能文字識別下C端APP的成本僅從2019年的2969.36萬元,增加至2020年的5305.2萬元,增幅僅為78.7%。

    營業收入圖源:招股書

    營業成本圖源:招股書

    靠C端業務起家后,合合信息抓住了C端和B端兩個市場聯動的邏輯,開始將其在C端積累的技術、客戶、資源向B端轉移。

    招股書顯示,B端業務主要是為企業客戶提供以智能文字識別、商業大數據為核心的服務。現公司已覆蓋了銀行、證券、保險、政府、物流、制造、地產、零售等近 30 個行業的眾多頭部客戶,《財富》雜志2020 年發布的世界500強公司名單中,公司客戶已覆蓋超過 80 家。

    合合信息主營業務范圍圖片來源:招股書

    除了成本與收入并未呈現線性關系之外,合合信息在2019至2020年間,整體經營費用增長比例也遠低于收入增速。

    根據招股書披露,合合信息在2019年體現在期間費用(銷售、管理、研發費用)中的股份支付金額約為1.58億元,剔除掉這部分影響后,公司2019年期間費用約為3.16億元,而2020年扣除股份支付的期間費用為3.71億元,整體增幅僅為17.5%。

    另外,合合信息在2019年末-2020年末,僅員工數量就從547人,增加至710人,增幅高達30%。而這也就意味著,在人員薪酬增加之外,公司在帶寬、設備折舊、差旅、日常辦公等其他方面,增幅要遠低于費用的整體增幅。特別的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最近2年內均未發生變化。

    圖源:招股書

    一場長跑

    實現今天的盈利,合合信息并不容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合合信息都是零收入的。

    合合公司的設立要追溯到2006年,朱林、陳青山共同出資設立合合有限。這里的朱林實際上是幫現合合信息創始人兼CEO鎮立新代持的,因為當時他還任職于摩托羅拉。

    鎮立新1968 年出生在湖北省,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并獲取了中科院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2年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洞庭氮肥廠電氣工程師;1995年至1997年任大連海事大學講師;2000年加入摩托羅拉,此后在摩托羅拉規模最大的摩托羅拉全球實驗室工作,專研 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

    2009年,鎮立新離開摩托羅拉,正式進入合合信息。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的公司股權結構圖

    合合信息的五位聯合創始人中,有四位都是人工智能專業出身。團隊把AI技術應用到了文檔識別以及名片識別的場景中,能夠將手機拍攝的名片、圖像自動識別,自動分類到手機的通訊錄,專門解決商務人士的痛點。“原來錄一張名片要花上幾分鐘,現在幾秒鐘就可以”,聯合創始人陳青山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這是個數量級的變化,能帶來10倍的好處。”

    不過,2010年智能手機應用市場上涌現出了一批工具性應用,都能夠實現名片的交換、導入和同步,合合信息面臨著不小的競爭。

    比如風靡一時的Bump——Bump主打的是“去紙化”,即人們不用再發紙質名片了, 只需要手機碰一碰,用時間和陀螺儀數據變化來實現名片的交換,競爭對手不少,而當時合合自己的狀況也不太好,公司長達六七年都沒有收入。

    陳青山日后回憶起來當時的情形,認為支撐合合聽過艱難時光的是一種“長期主義”:“其他的企業可能因為只做這一個產品看不到回報,自身難以長期堅持下去。但我們創始人團隊一直想把這件事情長期做下去。”

    最終,市場競爭以及新潮流的不斷涌現熬垮了一批企業。當年的競爭對手Bump因管理和同步的不完善逐漸式微,而瞄準了用戶痛點,將保存、分類、整理、查找、搜索等功能集中在一起的「名片全能王」開始在市場上有所作為。

    合合信息核心產品矩陣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2010年下半年,《華爾街日報》用B6的一整版報道了名片全能王和掃描全能王,公司的用戶量在美國迎來上漲。曝光之后,三星、微軟這樣的跨國公司也開始關注這家來自大洋彼岸的企業。Google的開發平臺、蘋果的開發平臺也開始推名片全能王等產品。

    不過這也為公司今日之隱憂埋下了伏筆——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合合信息境外及港澳臺收入分別為7073.43萬元、9308.11萬元、1.83億元和6535萬元,占公司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6.08%、27.35%、31.67%和38.21%。

    2020年1月5日,美國禁止企業及個人與8家中國應用軟件進行交易,其中就包括掃描全能王;2020年6月,印度封殺59款中國應用程序,掃描全能王及名片全能王在印度主流應用市場被迫暫時下架。

    招股書提到:“海外業務經營的合規風險方面,盡管公司自從事海外經營以來未受到過收入來源地的處罰,隨著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司境外業務涉及的法律法規規制環境將會更加復雜,如果未來公司未能完全遵守產品銷售地的法律或法規,則可能面臨相應的處罰, 進而影響其在當地的經營。”

    時局瞬息萬變,行業競爭同樣激烈,剛剛進入狀態的合合還能跑多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作者:張嘉豪,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