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省會”打造“動力之核”——蘭州市“鏈長制”提升創新能力
2000萬元
蘭州市將在全市人才創新創業項目中設立“青年科技人才專項”,支持45歲以下科研人員主持承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力爭每年支持科技人才及團隊開展項目研發100項以上,支持資金2000萬元以上。
“未來5年,甘肅省要把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四強’行動作為主要抓手,以重點地區和關鍵領域為突破口,推動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整體躍升。”近期閉幕的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將“實施強科技行動”提到了“四強行動”的首位,并將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強省會”必須要“強科技”賦能助力。
蘭州作為省會城市,正在積極推動“強科技”行動早見效、見大效,加快構建要素齊全、載體有力、企業主導、轉化暢通的創新體系,全力為“強省會”打造“動力之核”。
“鏈長制”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我們成功實現了水下多相流量計的國產化。”近日,記者來到海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默科技),技術中心經理趙月前向記者分享了這項喜訊。
記者了解到,水下多相流量計作為水下生產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是油田數字化和智慧化的重要基礎,亟待國產化。
“這一突破為我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趙月前說。
以海默科技為代表,蘭州市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大力創新發展,形成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新企業,為“四強行動”注入強大生命力。
“從蘭州高新區雁灘園區2600多平方米的廠房到如今在定連園區擁有超2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目前我們已成為全國高端醫療器械領軍企業。”蘭州西脈記憶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蘇金霞說,公司歷經二十多年在生物制品醫療領域的探索,聚焦產品和技術的多元研發,最終成功攻克人工瓣膜技術壁壘,并于2019年被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年,公司旗下的人工機械心臟瓣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西脈醫療是蘭州市建立健全“鏈長制”的一個成功案例。據了解,目前蘭州市建立健全“鏈長制”科技支撐服務體系,靶向扶持“鏈主”企業、“盟主”企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靶向引進“高精尖缺”人才
如何健全科技領軍人才發現機制和項目團隊遴選機制?蘭州市的主要做法是靶向引進一批“高精尖缺”人才。
在甘肅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紫光公司)科技展廳,該公司研發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文旅等萬物互聯智慧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車道機、車牌識別儀、地磁車輛檢測器等設備已廣泛應用于省內外高速公路。而其自主研發的交通視頻云聯網平臺,使甘肅省內高速公路、國省干線、水運、客運視頻資源實現了上云匯聚和聯網。
“甘肅紫光公司之所以能夠堅定不移地走好自主創新之路,來源于公司對于人才引育的重視。2022年初,甘肅紫光公司的戰略研究機構紫光研究院正式成立,引領公司打開新業務增長的快速通道。”紫光研究院院長劉其武說。
甘肅紫光公司對于人才的引育是蘭州市打造科技人才高地一系列舉措的一個縮影。
技術要創新,人才是關鍵。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威特)副總經理張克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中農威特是專業從事研發、生產、經營獸用生物制品的企業,是動物疫病防控領域攻堅克難的主力軍,是國家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口蹄疫疫病防控方面貢獻卓越,曾被評為“中國動物保健品十強企業”“中國十大技術突破獸用生物制品品牌”。
中農威特之所以能在專業領域打出品牌影響力,人才隊伍的建設不可或缺。張克山介紹,近年來,中農威特加強企業和高校院所的融合創新,聯合蘭州獸醫研究所和蘭州大學,加快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聯合推進非洲豬瘟亞單位疫苗產業化建設,構建了包含上游基礎理論創新、中游技術平臺和下游產業鏈的完整科技創新生態鏈。
據了解,蘭州市還將試點開展“強工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市人才創新創業項目中設立“青年科技人才專項”,支持45歲以下科研人員主持承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力爭每年支持科技人才及團隊開展項目研發100項以上,支持資金20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