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換代不換芯!蘋果iPhone14系列將分為雙芯片版本

    刀法精準的蘋果正在砍向芯片,市場傳出消息,iPhone 14系列將分為雙芯片版本,兩臺基礎款機型繼續采用A15處理器,兩臺Pro款機型采用A16處理器。

    從iPhone11系列開始,蘋果放棄了Plus后綴和S后綴的命名方式,一代芯片四款產品的策略延續至今。

    通過圍繞芯片調整外圍參數,在四款產品上做出價格區隔,蘋果成功走出了iPhone X及之前機型定價過高的陰影。

    每一代iPhone都有爆款出現,比如去年的iPhone 12,比如今年的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 Pro。

    只是,失去了芯片的核心升級之后,iPhone的價格策略將會如何變化?更重要的是,在手機行業一年一代芯片的“法則”面前,蘋果iPhone 14劃分雙芯片版本的勇氣和意義何在?

    換代不換芯,蘋果已經在做了

    與安卓廠商大膽激進的作風不同,風評對蘋果的印象更多是“保守”。但如果你對蘋果的產品足夠了解,不難發現,蘋果只是在iPhone上保守,在其它產品上就不一樣了。

    典型的就是Apple Watch。我一直把Apple Watch比喻成蘋果的設計中臺,這里有AirPods Max上的數碼旋鈕,也有Mac Pro上的金屬手把。

    早在2019年,蘋果就在Apple Watch Series 4上使用了LTPO技術,較iPhone 13提前了三年。

    Apple Watch Series 7發布時,蘋果稱新品搭載了S7芯片,但實際上,S7芯片的CPU跟S6相同,從算力上看,兩代手表屬于換代不換芯,真正的“科技以改名為本”。可見,iPhone 14系列采用雙芯片劃分,不是新鮮事。

    02 芯片利用最大化,業內通用做法

    即便是同一代芯片,在基礎款iPhone和在Pro款上也是不同的。iPhone 13和13 mini是4核GPU,而iPhone 13 Pro和13 Pro Max是5核GPU。按照普遍的說法,也就“閹割版”和“滿血版”區別。

    這種區別可能不是蘋果有意為之。

    ?

    我們知道,芯片制程越先進,晶體管數量越多,流片的成功率就越低。

    那么,是不是所有上市的芯片就沒有任何錯誤或者損壞呢?當然不是,A15芯片集成了150億個晶體管,這些晶體管良率并非100%。

    在芯片設計階段,會有冗余和容錯設計,出錯的晶體管和核心可以通過屏蔽掉而保證芯片整體工作正常。

    因此,所謂“閹割版”本質上就是核心被屏蔽掉之后的芯片。這也是CPU、GPU廠商的通用做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片率,又不影響產品使用。

    iPhone 14的雙芯片版本可能只是將這種做法公開化,用命名的方式重新區隔“閹割版”和“滿血版”。

    影響使用體驗的不再是芯片

    當然,更可能的是蘋果4nm的A16芯片確實產能緊張。市場傳聞,臺積電的4nm產能只有15萬片,全部被蘋果包下,而A15芯片的預定產能超過1億顆。

    A15的產能是不是能夠全部被消化,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A15芯片已經是當今最強的移動芯片。

    然而,用戶最關心的iPhone升級卻不在此。每年的發布會上,芯片的介紹已經成為例行的秀肌肉環節,最讓人期待的功能和創新每年都遲到。

    這就造成了,即便mini機型和Pro Max機型價格上相差接一倍,但整體能和基礎體驗卻十分相

    iPhone 14系列的差別不僅在芯片上,還在外觀上。

    有爆料稱, Pro款將采用打孔屏設計,基礎款機型仍然是劉海屏設計。這將進一步拉大基礎款和Pro款的區別,Pro款將更物有所值,基礎款也會價比在線。

    iPhone的新增出貨量已經主要依靠老用戶換機,新的產品策略降低了用戶的決策成本,相信可以進一步激活更多老用戶升級。

    標簽: 蘋果手機 雙芯片版本 芯片制程 劉海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