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企造芯片的偽命題
來源:中關村在線
?
2021-10-11 07:02:09
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環境下,宣稱造芯的車企新勢力們都是在嘩眾取寵。事實上,傳統車企比新能源車企更加缺少芯片,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接近11%,采購量小反而能夠被優先供應。因此,目前造車新勢力們是制造差價的絕佳時間,至于造芯片,那是產業鏈上游的事情。
芯片短缺是全球性問題
不只是國產車缺少芯片,其他車企一樣受到波及。造芯片已經是一個戰略問題,因此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在通過投資進行布局,芯片是其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但是芯片制作工藝和分工已經十分成熟,在目前的技術下,芯片制作形成產能至少需要三年時間,現在開始自研芯片的車企,自給自足恐怕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
另外,從國內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來看,現在自研芯片是完全無法跟上用戶需求的一件事。即便強大入特斯拉,也需要代工廠三星來制造芯片。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技術仍然處于早期階段,雷達和視覺方案的爭論一直從未停歇,因此相關的芯片向哪個方向傾斜都沒有定論。沒有方向就去研發芯片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芯片企業流血上市的現狀
芯片燒錢,研發芯片更燒錢。面對持續虧損,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時候,很多造芯片的初創企業都在尋求上市。所謂流血上市就是通過上市的方式緩解自身焦慮,另外也反映了行業整體盈利前景并不明朗。
此外,從技術層面來看,國內芯片制造的成套工藝并不成熟,依賴代工廠是唯一的選擇。造車新勢力們如同熱血青年,但是需要補的課還很多。譬如,特斯拉和三星聯手就如同蘋果一樣,為了在產業鏈中盡早獲得議價權。
寫在后面:汽車行業僅占半導體需求的 10%,但它在供應緊縮中首當其。先造芯片還是先做生意,我想車企們比我們想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