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花壽命的全球生物地理格局是怎樣的?

    花,自古以來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植物而言,花更是種群延續的必需器官。一朵花從開放到凋謝的持續時間,稱為花壽命,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性狀。植物的花壽命表現出差異,有的“曇花一現”幾小時,有的能徐徐綻放數十日之久。即便是同一科、同一屬或同一物種的不同居群間,花壽命都能表現出多樣的變化。

    花壽命的生態和進化適應機制是植物進化生物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目前人們對植物花壽命的生物地理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還缺乏系統認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樣性研究團隊搜集了全球818種被子植物的花壽命數據,利用相關科學模型探討了以下科學問題:花壽命的全球生物地理格局是怎樣的?花壽命受哪些因素的控制?他們得到了這樣一些有趣結論:

    在所有被調查的被子植物中,平均花壽命為4.5天,其中,最短的僅2小時,最長達33天,相差近400倍;

    花壽命具有較強的系統發育信號,表明親緣關系越近的植物,花壽命越相似;

    隨著緯度和海拔的增加,花壽命明顯延長,赤道附近的平均花壽命為2天,而北緯50°和南緯50°的平均花壽命分別達到4.9天和3.9天;

    每朵花產生的花粉數量越多,花壽命越長;

    在高溫、干旱以及強太陽輻射地區,花壽命傾向于變短。

    這個研究彌補了花壽命在宏觀尺度上的變化格局,系統揭示了花壽命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由于與溫度相關的生理成本(如呼吸和蒸騰)是影響花壽命的主要決定因素,在全球氣候持續變暖以及極端高溫事件頻繁發生的背景下,植物的花壽命可能呈現出縮短的趨勢,進而加劇植物傳粉不足,引起植物種群或地理分布的變化,這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標簽: 花的壽命 生物地理 被子植物 植物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