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村遺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來源: 科技日報
?
2022-04-11 14:05:42
4月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由該校科技考古實驗室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北村遺址中的陶器、紅燒土和碳化植物遺存開展了系統的年代學分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第四紀地質年代學》上。
北村遺址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2021年發掘的一處良渚文化早期的聚落遺址,目前已發現龍首鐲、玉璜、玉蟬和石鉞等重要玉器和石器,為研究良渚社會的發展、階級分化和探索良渚古城的崛起背景提供了最新的資料。自20世紀牛津大學在陶器中使用熱釋光方法以來,釋光技術在考古領域的應用得到了迅速發展。單片再生法、單顆粒等光釋光技術已被用于測定陶器、瓷器、石器(受熱燧石)、燒土、爐窯、磚瓦、煉渣等考古材料的年代,但是受熱考古材料中礦物的釋光性質尚未開展系統的研究。
為確定北村遺址的絕對年代、探索良渚古城外圍遺址的相互關系,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并確認了受熱考古材料中石英的中組分特殊信號與600—800℃加熱歷史的相關性。針對北村遺址采用了獨立的釋光測年程序,基于R語言統計模型,測算了陶片與紅燒土的釋光年代,其結果與燒土中分離出的微量灼燒炭屑的碳十四年代一致。
研究結果表明,在規范采樣及針對性測試條件下,釋光測年技術應用在埋藏陶器、燒土類受熱考古材料的年代學研究中具有高準確度的優勢,并有望確定最后一次考古受熱事件,如祭祀、焚燒、烹煮等的高精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