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氣溫升高疫情會消失?專家解惑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蔓延的勢頭已經(jīng)得到一定控制。如今,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人們對疫情退去更加充滿期待。氣溫升高會導致新冠病毒的消失嗎?對此,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3月5日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炎熱可能對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最終防控和天氣誰的作用更大,還不好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此前,已經(jīng)有多位專家就這一問題進行過表態(tài)。今年1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病毒本身對外界抵抗力不強,56攝氏度下30分鐘可以有效滅活病毒。此外,她還表示,到五六月份天氣熱了以后,病毒容易減少,春節(jié)前后、冬春季病毒感染容易發(fā)生,這個也是一個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除了合理的隔離防護措施,天氣變暖有利于發(fā)病率下降。

    事實上,17年前流行的SARS疫情就是在夏天到來之后消失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也把天氣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2006年WHO出的《SARS這場國際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書中指出,一是病例通報透明公開,二是各國都盡最大努力控制了患病人員流動,三是天氣回暖。因此,人們普遍期待,當前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能重蹈當年SARS病毒的覆轍。

    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院長王培玉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對天氣升溫與疫情好轉之間的關系做了系統(tǒng)闡釋。他表示,從以往的規(guī)律來看,天氣暖和以后,的確對病毒傳播不利,但我們不能完全依賴這一點。

    王培玉解釋稱,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病毒在外界環(huán)境中、土壤里是沒法繁殖的,只有在活體比如人體和動物體內(nèi)才能繁殖,所以RNA病毒不是很穩(wěn)定,在環(huán)境中可能會被破壞、分解。而隨著氣溫升高,RNA在環(huán)境里更容易被分解、破壞。因此,相對來說,流感等都是在冬天鬧得兇,等天氣暖和以后就有所緩解。

    但王培玉同時表示,天氣稍微暖和以后,對新冠病毒有多大的殺滅作用,還不好說。“現(xiàn)在像廣東省、新加坡這些暖和的地方,照樣有病例,所以要消滅新冠病毒不能完全依賴溫度。”

    怎么解釋當前非洲的疫情相對較輕的現(xiàn)象?王培玉承認,氣溫高也許對非洲疫情相對較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這也可能是因為非洲相對來說和疫情高發(fā)國家的人員來往較少,”他認為,目前還“不能準確地說二者間有多大關系。”

    王培玉介紹,傳染病的流行要滿足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播途徑、傳染源以及易感人群。氣溫升高以后,除了對傳染源有影響,對易感人群同樣也有影響,因為在天氣暖和以后,人們呼吸道的抵抗力相對來說會高一些。因此,從易感人群這一角度看,這也是為什么天氣冷時呼吸道疾病容易流行,而氣溫相對暖和以后,形勢得以好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