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長寧6.0級地震發生后 成都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 倒計時預警
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在17日的宜賓長寧6.0級地震發生后,成都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 倒計時預警,其中成都高新區60個。
“四川是全國多地震省份之一,成都高新區重點項目多、人口密度大,建議在成都高新區人員密集場所全面安裝地震預警裝置。”早在2017年1月,成都高新區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民生工程項目意見建議時,就有市民通過成都高新區公眾信息網提出加強地震預警的建議。
成都高新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合作,在60個社區全面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占成都高新區社區總數的80%。樓頂建有地震預警“大喇叭”的社區,將在地震波及社區前,通過廣播提前預警,從而保障社區民眾安全、有效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與此同時,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還將通過手機短信、電視等途徑向社區居民發布預警信息,實現多途徑、廣覆蓋的地震預警服務。
電視預警
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該系統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地震預警監測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民眾據此及時避險以減少傷亡,重要工程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
此外,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成都還有180個學校和13個區(市)縣啟用預警系統。
就在今年5月28日,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簽署了地震預警接收“最后一公里”深化合作協議。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地方可以實現電視預警。
目前,電視地震預警延伸到四川所有地震區所有13個市州,覆蓋79個區縣,占四川省地震區區縣60%。
王暾表示,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合作伙伴研發的地震預警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形成中國地震預警技術、地震預警網的建設、地震預警的應用、各領域地震預警的應用策略等,填補了中國面向公眾、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的系列空白,使我國成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而且我國地震預警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