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打造“AI生態圈”
上海(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不久前正式揭牌,這是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自去年以來,人工智能上升為上海優先發展戰略,此后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上海徐匯濱江、張江人工智能島、楊浦長陽創谷等集聚效應明顯。
今年8月2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再次激蕩黃浦江畔,上海也將以大會為契機,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和產業發展。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發展人工智能,一定要有站在國家層面、全市層面的戰略定位,把人工智能作為上海抓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合作的一面旗幟。”
人工智能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不少公司已經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黑科技”距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不遙遠。
在上海世博源,有一家Fashion fox時尚體驗店。進入門店,就會看到一排排的衣服,顧客只要輕輕拿起衣架,在衣服上方的屏幕上,就會顯示衣服的各種信息,比如尺寸、價格等。
這并不是最神奇的。記者了解到,Fashion fox時尚體驗店的背后,是一家叫上海吉汭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支撐。公司創始人陳嘯告訴記者,門店內都是智能衣架,只要把衣架輕輕提起,除了能看到衣服的基本信息,屏幕上方還會顯示,這件衣服穿在模特身上的真人效果。此外,店里還有個智能拍攝間,只要采集了顧客個人的身高等信息之后,然后用制作好的本人的形象,就可以在這家店的APP上,試穿各種衣服,讓自己體驗一下當模特的感覺,“不用說十幾件了,幾百件衣服都是可以的。今后,顧客不用出家門,也能試穿最新款的衣服”。
陳嘯告訴記者,這種“黑科技”主要用了一項真人CR技術,“這項技術我們進行了8年的研發,主要的原理是,用一張顧客真人的照片,以及服裝的真實照片,將兩者用一個統一的算法進行組合,來生成試穿的效果。”他說,CR技術是一個應用很廣泛的技術,后續他們會向影視、動漫、游戲、廣告等領域進行拓展,目前以這項“黑科技”為依托,公司已經走向日本、芬蘭等國家的市場。
據統計,全國已有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人工智能核心企業已超過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梯隊。微軟、亞馬遜、BAT、科大訊飛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在上海布局;商湯、寒武紀、云從、地平線、云知聲、達闥等企業落地發展;依圖、智臻、優刻得、深蘭、流利說等本土人工智能企業加快成長;極鏈、圖麟、西井、燧原、氪信、虎博等初創企業迅速壯大。
頂層設計層面,上海正在打造“AI朋友圈”: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為行業搭建政、產、學、研、資、用資源協同平臺;成立人工智能產業領導小組,16個委辦局共同為AI產業發展“護航”;設立人工智能專項資金,2018年兩批共83個項目獲得支持,產業投資基金已形成組建方案……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AI生態圈”已初步形成,未來必將釋放出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