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利用數字工廠與裝配式工藝,浙江碳銀用「搭積木」式建造綠色鄉村房屋丨早期項目

    文 | 賈博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輯 | 蘇建勛

    建筑行業是僅次于工業、交通的第三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建筑業自身增加值約占全國GDP比重的7%,而建筑業全過程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卻達到51%,建筑降耗減排迫在眉睫。

    目前,在城鎮及公共建筑中,節能理念已實行多年,但在廣袤的農村地區,大部分自建房仍舊以現澆混凝土為主要施工方式,磚混+鋼筋為主要結構,不僅施工周期漫長,由此產生的建筑垃圾和二氧化碳排放,還給鄉村環境和資源保護帶來很大壓力。這一背景下,發展鄉村綠色建筑,成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點之一。

    36氪近日所接觸的「浙江碳銀」,打造了一套數字化建造平臺,其采用“搭積木”式的工藝,公司研發團隊開發新型建筑模塊材料及裝配工藝,并交由制造廠商進行標準化的批量生產,最后公司安排專業人員在現場完成組裝。可最大程度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物料損耗,減輕了粉塵等環境污染,同時實現循環利用,極大減少了建筑垃圾,做到了“綠色可循環”。

    「浙江碳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城鄉綠色產品開發和多場景應用,重點發展戶用光伏及鄉村綠色建筑的數字化服務業務。浙江碳銀創始人俞兆洪告訴36碳,公司成立之初便將重心放到“碳銀潔能智造一體化云平臺”的搭建上,提供產品供應鏈的倉儲、配送、信息化、標準化等支撐。

    2018年,浙江碳銀首個戶用光伏電站建成并網,僅兩年時間營收就破億,到2022年6月,公司已為全國3萬多家農戶提供分布式光伏電站和綠電解決方案。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人口開始“回流”鄉村,鄉村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高漲。根據中科院和農業部的數據,全國宅基地總共約有2.7億畝,每年新建農村住房達到300萬棟。

    2019年,浙江碳銀成立研發團隊,正式啟動“鄉熙”項目,在綠色鄉村建筑的工業化模塊體系、光伏建筑一體化、低碳近零能耗等方面進行探索,公司發展重心轉向鄉村綠色產業的數字化服務與智能制造。

    為了實現低碳環保,浙江碳銀自主研發了“BFD一體化模塊”材料,B為承重模塊,采用鍍鋅冷彎薄壁型鋼材料,結構強度及抗震性能更強,F為功能模塊,采用聚氨酯發泡、氣凝膠等材料,更加防火、隔熱、隔音、保溫,D是裝飾模塊,用戶可實現裝飾面板面料的個性化定制。

    客戶可以通過“碳銀潔能智造一體化云平臺”自主選擇合適的模塊,實現了裝飾面板面料的個性化定制。另外,該平臺從產品管理、建造管理再到物料管理、銷售管理,都實現了完全的線上化運營。

    具體來說,在接到客戶訂單后,就會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出相應的數字化產品模型,匹配平臺上標準化模塊材料及裝配工藝,再加上碳銀提供的個性化設計方案,生成建筑所需材料和部件,后臺獲取訂單信息后,自動關聯和上傳信息給制造廠商,同步生產出所需材料及部件,再智能匹配運輸時間、路徑和方式,各建筑模塊運輸到現場后,由碳銀公司團隊負責裝配及產品交付,最大程度減少生產周期,同時更保證房屋建造的質量。

    俞兆洪告訴36碳,在碳銀的數字化生產體系下,一套農村綠色建筑的生產周期僅為28天,加上15天主體結構的裝備交付,整個流程一般控制在60天,效率大大提升。同時,在建筑的屋頂上,安裝了碳銀自家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系統,搭配自主研發的APP服務,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實現了全家綠電供應,墻體的創新保溫材料也降低了房屋的能耗。

    “我們的解決方案涵蓋了模塊化設計、工業化智造、裝配化精工、數字化運維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可以應用于鄉村民居、民宿、文旅等場景。訂單都是直接面向C端銷售的,另外會跟政府合作做新農村搬遷改造項目。市場帶動下,公司有望實現每年30%~50%的增長目標。”他表示。

    目前,“鄉熙”產品體驗中心已在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開工建設,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打造了一個集產品體驗、會展、智能生活展示于一體的鄉村“綠色旅居”智能制造展示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有望成為浙江乃至全國典型的“鄉鎮綠色產業振興和鄉村旅居度假”的典型案例,有助于推廣、普及碳銀的鄉村綠建數字化解決方案。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的“鄉熙”樣板房

    同時,「浙江碳銀」在開化當地實現了近1000萬的綠建訂單營收,生產與交付正在推進中。

    創始人俞兆洪畢業于鄭州大學法律系,公司團隊成員200多人,將近50%都是研發人員。

    9月底,「浙江碳銀」完成由杭實基金和誠合資本共同領投的8000萬元A輪融資,下一階段公司將針對綠建這一場景,繼續進行產品研發及技術迭代。

    “產業規模擴大之后,我們還要全程參與建筑材料的設計與生產、房屋模塊的建造及安裝,相關業務正在推進。未來3~5年,我們聚焦在農村綠建業務上,希望把它做成工業化、可快速復制和批量生產的形式。”俞兆洪表示。

    標簽: 綠色建筑 的個性化 研發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