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天天百事通!武漢利楚被追溯技術服務費,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服務商管理提級

    隨著服務商、渠道方等機構與第三方支付企業關系的深化,為了保障客戶信息安全、資金安全,以及更好地推行反洗錢、反恐等方面的規定,將前者納入持牌經營體系或為一個有效處理。

    近日,武漢利楚等幾家服務商因業務存在“薅平臺羊毛”情況,被騰訊財付通要求退還技術服務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對于被追溯傭金的具體緣由,與武漢利楚等服務商借監管指定的手續費率惠利政策“套利”有關。

    早在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央行聯合印發了《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對非營利性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養老、慈善機構等幾類特別民生行業,給予了全額減免服務費的優惠政策;其他行業的服務費經下調后,大多在交易金額的0.35%。

    與此同時,作為依附于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而生存的商業主體,服務商大多也肩負著“獲客”和“起量”的任務,為了能夠進一步擴大上述特約行業中的滲透率,第三方支付機構往往會通過一定的“技術服務費”激勵其開拓市場,教育商戶技術服務費比例大多在0.2%。

    為了能夠同時滿足這兩項條件,武漢利楚將許多市面上的一般商戶“嵌套”至高校等校園場景內,這樣一來——

    武漢利楚不僅可以從財付通、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手中拿到本不該拿到的0.2%的技術服務費,另外,公司還可以將一般商戶本應正常向央行繳納的0.35%的手續費截留下來,兩邊疊加起來最大化公司利益。

    只不過,武漢利楚在與商戶洽談合作接入時并不會直接采用0.35%,而是會按照0.15-0.2%的優惠條件執行。通過低費率的刺激,武漢利楚快速擴大了商戶合作規模。

    但武漢利楚董事長王朋否認了這種說法。他向《豹變》解釋到,被追溯技術服務費的根本原因是:“微信支付調整了業務規則,比如之前的校園費率以后只能用于學費繳費和公立食堂;一些食堂里的超市等場景雖然可以使用,但是不再給技術服務費了。”

    《豹變》從權威人士處獲悉,財付通目前確實對已達成合作的服務商進行了一輪交易數據巡查,并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包括武漢利楚在內的幾家服務商存在“薅平臺羊毛”的行為,因此要求這幾家服務商根據核算結果退還技術服務費,并采取相應措施。

    與此同時,作為財付通對外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公司計劃進一步完善服務協議以及違規商戶處理規則,以規范服務商業務行為。

    此前,市場曾傳被追溯的技術服務費金額上千萬,但《豹變》多方了解到,這個額度在月度幾萬元的檔位。此外,除了財付通,市場并未聽到支付寶方面相關動作。

    根據財付通2022年內現行的技術服務費政策,平臺對“教育相關的微信支付商戶提供技術服務的服務商”給出的技術服務費政策大致如下——

    針對校園-食堂消費場景商戶、全國高等學校(教育部公布)、公立學校,技術服務費=有效交易訂單金額*0.2%;單筆訂單的有效交易金額≥50元時,按50元計算;

    針對民辦學校,渠道商技術服務費=有效交易訂單金額*0.09%,普通服務商技術服務費=有效交易訂單金額*0.1%;

    針對教育培訓機構,技術服務費費率=商戶手續費率-0.2%。

    《豹變》從一些與財付通合作的服務商處了解到,財付通也同時上線了其他場景的技術服務費,一般情況下根據服務商報名的政策所對應的技術服務費實施。

    嚴格意義上,服務商、第四方支付并不屬于官方術語,業內人士還將其稱為“聚合支付”,即在沒有支付許可牌照的情況下,通過聚合各種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銀行、合作電信運營商及其他服務商接口等多種支付工具的綜合支付服務。

    換言之,這類企業本質上并不屬于支付機構,同時也不會碰觸到資金清算等環節,因此并不直接接受金融監管,而是通過備案制度來獲得經營許可。不少第三方支付巨頭也愿意通過入股、戰投等方式,控制一些第四方支付平臺。

    “隨著服務商、渠道方等機構與第三方支付企業關系的深化,為了保障客戶信息安全、資金安全,以及更好地推行反洗錢、反恐等方面的規定,將前者納入持牌經營體系或為一個有效處理。”一位金融行業資深從業人士如是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豹變”(ID:baobiannews),作者:王么么,編輯:張子睿,36氪經授權發布。

    標簽: 技術服務費 第三方支付 交易金額